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33篇
  8篇
综合类   184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取产后两天内25℃保存的桑蚕卵为材料,精制酯酶A_4。将滞育卵中精制的酶液置5℃下冷藏,冷藏初期酶活性极低,大致在12~13日达最大值。以后迅速降低,体外保存的温度条件与酯酶A_4活性有关,较高的保存温度能促使酶活性峰提早出现:而低温保护能延缓酶的活化进程。酯酶A_4精制过程中,通过Sephadex G-25凝胶过滤,将大部分物质分段与酶分离排除,在5℃条件下,酶活性峰出现以前的任何时候加入排除分段物质,都可以停止酶的活性化,只有当重新除去所加的排除分段物质时,酶的活性化进程才得以继续。  相似文献   
2.
Nine different strains of the two-spotted spider miteTetranychus urticae Koch (Acari: Tetranychidae) were collected on cotton from Adana, Antalya, Izmir, Manisa and Urfa in Turkey. Their responses to bifenthrin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conventional bioassay and biochemical assays. LC50 and LC90 values of bifenthrin were determined for all strains by using a residual bioassay with a petri dish-spray tower. Resistance ratios were determined by comparing the samples with a standard susceptible strain, GSS. The resistance ratios of the strains ranged from <1 to 669-fold (at LC50). Of the investigated field strains, only three (two from Adana and one from Urfa) were resistant to bifenthrin. Ther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esterase enzyme activity and bifenthrin resistance according to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microtiter plate assays in the three resistant strains. http://www.phytoparasitica.org posting May 17, 2005.  相似文献   
3.
褐飞虱经甲胺磷处理后 ,酯酶活性首先表现为受到抑制 ,然后上升 ,到达最大值后再下降并停留在一个相对对照较高的水平。在 1次处理的基础上 ,第 3天和第 7天再次处理 ,酯酶的变化进程与 1次处理相同 ,但最后的停留水平均高于 1次处理 ,分别为 1次处理的 1.35倍和 1.63倍左右。敏感性测定同样表明再次处理可以导致敏感性进一步下降 ,第 3天和第 7天再次处理 ,敏感性分别比 1次处理下降了0.35 1、0.696倍。  相似文献   
4.
5.
卢曦  刘艳芬  刘铀 《畜禽业》2008,(2):54-55
通过对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研究,确定了其最佳处理条件,并探讨了几个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固定液用2.5%戊二醛的效果要优于甲醛-丙酮混合液;用pH值5.8~6.2的孵育液孵育1.5h,甲基绿复染1~10s效果最佳。变化各因素的处理条件对最终的观测效果和结果都有影响,其中以甲基绿复染时间过长影响最大。同时,该染色法应用于贵妃鸡的T淋巴细胞计数中,4次重复的结果表明,贵妃鸡酸性α-醋酸萘酯酶阳性细胞率为37.86±1.89%,各重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辐射选育小麦易位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辐射处理六倍体小黑麦黑杂266×普通小麦克79F3-392的F0种子,通过一定的选育程序,选出了龙辐麦4号,龙辐10946和龙辐10877 3个易位系,经Giemsa-C带技术鉴定,其易位形式分别为6BS/6RL,2AS/2RL和7RL/7AL。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分析表明,3个易位系和黑杂266具有共同的特征酶带。试验证明,3个易位系具备双亲的优良特征特性,其中龙辐麦4号已由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栉孔扇贝在不同浓度铅(Pb2 )胁迫下血清与血细胞中非特异性酯酶(NSE)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当Pb2 浓度在0.02mg·L-1和0.05mg·L-1时,血清中的酯酶活力和血细胞中以α-丁酸萘酯为底物的酯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当Pb2 浓度达到0.1 mg·L-1时,酶活力均低于对照组;血清和血细胞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变化随着Pb2 浓度的升高呈现较明显的抑制-诱导-抑制规律.栉孔扇贝血淋巴中两种酶对水体中Pb2 污染反映比较灵敏,可以作为检测海洋早期铅污染的一个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有机磷农药与小麦酯酶作用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以小麦为植物酯酶的酶源,α-乙酸萘酯为底物,考察了小麦酯酶与有机磷农药之间作用的关系,建立了10个以吸光值变化表示的酶活性与有机磷农药浓度对数之间的线性方程,并确定了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相似文献   
9.
以外源DNA处理蚕豆萌动种子,观察根尖,芽尖分裂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分析根芽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和脂酯同工酶(EST).结果表明。DNA 处理能引起落后断片、染色体桥等染色体畸变,畸变率的多少与 DNA 的浓度无关。DNA 处理也使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数及酶活性有增加的趋势,脂酶同工酶的活性却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对来自6处不同生境的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L.)和栽培品种黄莺(Solidago goldenwings)进行了酯酶同工酶测试、分析;并通过对酶谱特征进行数量化分级,根据欧氏距离及类平均法(UP-GMA)对6个供试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个样品都具有2条迁移率分别为0.62和0.66的酶带;(2)供试样品间共出现8种不同带型的酶谱表型差异显著,其中不同生境加拿大一枝黄花均聚成一组,显示其酶谱表型与生态型也一致,而栽培品种黄莺则单独成为1组.(3)加拿大一枝黄花与园艺栽培品种黄莺的亲缘关系较远.因此,采用酯酶同工酶测试方法,可以鉴别来自不同生境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及栽培品种黄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