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1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77篇
林业   89篇
农学   224篇
基础科学   38篇
  227篇
综合类   1167篇
农作物   314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278篇
园艺   175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解中国不同麦区小麦种质资源籽粒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LOX)活性相关基因TaLox-B1的差异和分布,利用小麦4B染色体上的功能标记LOX16LOX18对7个麦区的436份种质资源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3种TaLox-B1基因等位变异类型,分别为TaLox-B1a(与高LOX活性相关)、TaLox-B1b(与低LOX活性相关)和杂合型,其频率分别为19.0%、70.4%和10.6%。小麦LOX活性基因不同变异类型在各生态区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基因型TaLox-B1a在黄淮冬麦区、北部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分布较多,其比例分别为21.1%、19.8%和17.6%;基因型TaLox-B1b在西南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分布较多,比例分别为87.9%、72.5%;杂合型仅存在于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与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比例分别为14.2%、12.4%和9.8%。利用标记LOX16LOX18对53个自选高代品系进行分子检测,发现自选品系仅有TaLox-B1b与杂合型两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TaLox-B1ab有32个,比例为60.4%。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有利于快速鉴定小麦籽粒LOX活性,加速LOX的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宜河南省信阳市种植的抗青枯病花生品种,对27份花生品种青枯病田间病圃进行鉴定,计算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从而进行抗病性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27个供试品种中,中高抗品种共10个占总数的37%,3个品种类型各筛选出2个抗病品种。6个抗病品种发病规律表明,7天和14天病情指数增长较快,21天后基本无变化。高油型花生‘远杂9102’和‘信花425’,高油酸型花生‘信花14号’和‘驻花11号’,普通型花生‘远杂21号’和‘豫花149号’为适宜信阳种植的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3.
野生洛巴伊口蘑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采用3种不同分离方法和3种不同培养其鉴定了洛巴伊口蘑野生子实全分离菌株,结果表明,不同的分离菌株与培养其结构,其菌丝生长势与长速差异显著,根据形态特征和培养特性,所分离的菌株被鉴定为洛巴伊口蘑。  相似文献   
4.
RAPD标记鉴定果树芽变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在综合分析果树芽变的遗传特点以及RAPD标记技术的原理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报道,对RAPD标记应用于果树芽变鉴定中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对于不同的果树芽变类型,RAPD标记技术表现出不同的鉴定可行性。同时,对某些有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别检测动物源性饲料中的牛羊源性成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防止海绵状脑病疫区和痒病疫区反刍动物源性饲料进入我国 ,非常有必要对贸易往来中的肉骨粉品种来源进行鉴定检测。我们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从动物源性饲料中鉴别检测牛、羊特异性线粒体DNA的片段 ,并用限制性内切酶SspⅠ对PCR产物进行酶切鉴定及DNA序列测定。该方法的灵敏度可达 0 .12 5 % ,具有灵敏度高、快速和特异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PCR方法鉴别肉骨粉中的动物成份种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防范疯牛病传入我国,有必要鉴别肉骨粉中动物成份的种类。针对牛、羊、猪和鸡四种动物的特异性核苷酸序列,分别选用和设计了四对特异性引物,用试剂盒提取四种动物的肉骨粉或者处理过的肉组织中的DNA,然后进行PCR扩增,所扩增的目的片断大小分别为271bp、199bp、196bp、148bp,运用PCR技术建立了鉴定这四种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结果分别扩增出四种动物的特异性条带,证明该PCR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且成本低廉,简便易行,因此可以作为鉴别肉骨粉种类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7.
To identify antigens which may be important for stimulating immunity to pneumonic pasteurellosis, a bovine antiserum to whole P. haemolytica was used to screen a recombinant lambda gt11/P. haemolytica expression library. One of the recombinant bacteriophage clones identified with the bovine antiserum, SW20C, expressed a fusion protein which was also recognized by rabbit antiserum to partially purified P. haemolytica culture supernatant and was found to be immunogenic in guinea pigs. The guinea pig antibody recognized a 100 kDa protein in P. haemolytica cell lysates.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cloned DNA from SW20C identified a fragment of 1443 bp with a small open reading frame that was contiguous with the lacZ sequence. The 153 bp P. haemolytica-specific open reading frame encoded a polypeptide of approximately 6kDa. Homology searches of Genbank and the EMBL data bases revealed no homology of this open reading frame with any other bacterial sequences including P. haemolytica leukotoxin and Ssa1. Evaluation of sera from calves that were scored either susceptible or resistant to experimental pneumonic pasteurellosis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 (P < 0.001)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nsity of the antibody response to the SW20C antigen and resistance to disease.  相似文献   
8.
从某鸡场发病鸡中分离出一株细菌,经过病原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实验室方法,初步鉴定为副鸡嗜血杆菌。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对该病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新望  王惠萍 《作物学报》1995,21(2):215-222
对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功能叶几种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水平(以丙二醛含量表示)的研究结果表明,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吐絮前呈波动上升,吐絮盛期争剧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吐絮前缓慢上升,吐絮后明显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结铃以前随叶片发育而上升,结铃后急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始终呈上升趋势。进一步对POD同工酶进行电泳发现,其酶谱构成随生育进程而变化,早熟品种在开花期酶带条数最多  相似文献   
10.
火鹤花穿孔线虫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勇  王宏毅 《植物检疫》2002,16(2):78-80
从进境火鹤花根组织和椰糠介质分离的穿孔线虫群体 ,经形态观察和测计 ,结果表明该线虫为香蕉穿孔线虫。并就穿孔线虫属的分类鉴定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