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8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174篇
林业   964篇
农学   355篇
基础科学   5篇
  190篇
综合类   1769篇
农作物   120篇
水产渔业   136篇
畜牧兽医   127篇
园艺   314篇
植物保护   20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文探讨了不用编制削度表直接建立高精度立木干曲线的方法.当采用干曲线是3次多项式时,通常根据10分法测定树干各部位直径,用最小二乘法求出该方程式的参数.从数学角度,只要知道树干任意3个部位的直径,就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或联立方程式求解干曲线参数.本文以樟子松为例,探讨用树干哪3个部位直径拟合的干曲线最接近实际干曲线,为建立立木干曲线提供有效方法.利用9个部位半径(方法Ⅰ)和利用其中3个部位半径(方法Ⅱ,28种组合)分别拟合干曲线,结果表明方法Ⅱ的6种半径组合的精度良好,其中的3种组合,(r1.3,r0.3,r0.7),(r1.3,r0.4,r0.7)和(r1.3,r0.4,r0.8)是拟合现实干曲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论思茅松林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思茅松林分系统在地球上形成确定的地理分布区域, 其包含幼林、中林、成熟林、过熟林等许多林分,在各地位级上形成“正态分布”, 表达了林分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状态。外界环境是非均匀分布的“能量”和“物质”、即多样性的“立地环境”。因此思茅松的不同地位级、不同密度、不同年龄的许多林分, 与环境进行能量、物质交换的规律都表现为由幼林走向过熟林的多种“坐标序列”, 每一条“坐标序列”产生的净生长量, 都大于耗散掉的死亡量。不同“立地环境”、不同初始密度的林分, 由初始郁闭走向过熟林分的演变过程,都可以用y=A D±B的数学模型来描述, 它揭示出林分系统的“周期行为”; 进入过熟林分以后, 林分结构变为多个“世代”组成的“异龄林分结构”, 而各个“世代”发生的“株数递减/蓄积量递增”过程都不同。“世代更迭”的行为不遵守“时间倍增”规律, 而是更为复杂的自组织行为, 因此称为“非周期行为”。“周期行为”趋向复杂的“非周期行为”是一条演化通路, 表达出思茅松林分系统在时、空中的“物质流”。这种“物质流”必定是与外界环境的“能量流”进行能量、物质交换所产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引起糖甜菜细菌性叶斑病的萎蔫短小杆菌新致病变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在内蒙古临河市新发现了糖甜菜细菌性叶斑病,从病斑所分离的10个细菌菌株经柯赫氏法则验证,均确系该病的病原菌。采用形态观察、表型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数值分析、血清学反应、细胞化学成分分析、DNA G+C mol%和DNA-DNA同源性测定进行了鉴定,并与植物病原棒形细菌15个标准菌株进行了比较。该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细菌,不规则短杆状,有一根鞭毛、亚极生或侧生,结合其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化学成分和DNA G+C mol%和DNA-DNA同源性测定结果,认为应属于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的萎蔫短小杆菌(Cur. flaccumfaciens),数值分析也支持这一结论。此外,据血清学反应结果及其对短小杆菌属的其它植物寄主的致病情况,认为该病原菌应是萎蔫短小杆菌种下的一个新的致病变种,定名为Curtobacterium flaccumfaciens pv. beticola pv. nov. Chen et al.,2000(萎蔫短小杆菌糖甜菜致病变种)。  相似文献   
4.
人工樟子松母树林经营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人工樟子松母树林,要精选母树,进行疏伐,加强修枝、截顶、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管理,促进母树生长和提高结实量.  相似文献   
5.
山杏种皮黑色素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杏种皮黑色素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杏种皮黑色素可以显著抑制β-胡萝卜素的氧化褪色,其清除自由基活性具有量效性,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无显著差异而高于抗坏血酸(VC),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超过BHT和VC.山杏种皮黑色素既可以作为氢供体,清除DPPH自由基,但清除能力低于BHT和VC,也可作为电子供体,其还原能力高于BHT和VC.  相似文献   
6.
红檵木叶色变化的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红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在春季新叶初发时,花红叶红,且叶片红艳可人,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随着叶龄的增大,叶色发生较大变化,在初夏叶色变为暗红色,到了盛夏高温季节,叶色几乎变成了绿色,出现了生产上称之的"高温返青"现象.  相似文献   
7.
Zn超富集植物长柔毛委陵菜对Cd的耐性与富集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和营养液培养,证明Zn超富集植物长柔毛委陵菜(Potentilla griffithii var.velutina)无论在自然条件下还是营养液培养条件下,都对Cd具有很强的耐性和富集能力,是一种潜在的重金属Cd超富集植物。自然条件下生长于铅锌矿区的长柔毛委陵菜,其根系土壤Cd总量为101~1331mg·kg-1,平均320mg·kg-1;植物Cd含量叶片为39~765mg·kg-1,平均178mg·kg-1,叶柄为64~1422mg·kg-1,平均280mg·kg-1;Cd转运系数为0.64~1.18,平均值0.84;生物富集系数为0.22~1.68,平均0.80。营养液培养条件下,长柔毛委陵菜在Cd浓度≤20mg·L-1的介质中能够正常生长;植物叶片、叶柄及根部Cd含量随介质中Cd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叶和柄中Cd含量在60mg·L-1的Cd处理时都达到最大,分别为1604和6145mg·kg-1;不同组织的Cd含量顺序为根>柄>叶;体内累积的Cd有60%以上储存在地上部。营养液培养的Cd转运系数小于自然状况。  相似文献   
8.
作者主要对红刺玫细胞染色体计数,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红刺玫的染色体为三倍体,2n=3x=21;核型公式为2n=3x=21=18m 3sm,属于2A型。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腐殖酸水溶肥、枯草芽孢杆菌对基质青菜生长的影响 本研究以抗热605青菜为试验材料,共设计6组施肥试验,分别为CK1(有机肥2.5g/盆)、CK2(有机肥2.5g/盆+枯草芽孢杆菌0.5g/盆)、T1(有机肥2.5g/盆+枯草芽孢杆菌0.5g/盆+腐殖酸水溶肥100倍液)、T2(有机肥2.5g/盆+枯草芽孢杆菌0.5g/盆+腐殖酸水溶肥200倍液)、T3(有机肥2.5g/盆+枯草芽孢杆菌0.5g/盆+腐殖酸水溶肥400倍液)、T4(有机肥2.5g/盆+枯草芽孢杆菌0.5g/盆+腐殖酸水溶肥800倍液),研究结过表明:腐殖酸水溶肥配施枯草芽孢杆菌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基质青菜的株高、叶宽、叶长、冠幅及地上鲜重,其中腐殖酸水溶肥起主导作用,枯草芽孢杆菌作用较为微弱,综合各生长指标考量以T2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京郊西兰花小菜蛾的田间防治药剂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虫酰胺、苏云金杆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等5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田间药效,本文采用喷雾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对小菜蛾在药后1~7 d的防效较好;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与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分别按50%推荐用量组成的1∶1的混配剂,药后1 d的防效仅在60%左右,速效性较差,但是药后3~7 d的防效较好。其中,混配剂药后3 d的防效高达90.7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在药后1~7 d的防效均较差。因此,在西兰花生产上可使用减量的溴氰虫酰胺与苏云金杆菌混配剂进行小菜蛾的防治,以达到农药减量增效防治小菜蛾的目的;在小菜蛾暴发时,可使用溴氰虫酰胺或乙基多杀菌素,以达到迅速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