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4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蓝光对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和分生孢子量的影响。[方法]以蛹虫草为材料,在不同的蓝光照射时间取样,以检测菌丝体中虫草素的含量,并计数蛹虫草分生孢子的产生量。[结果]蛹虫草受蓝光照射后,其虫草素的产生受到了一定的抑制,同时虫草素含量的变化也有一定的波动性;在相同的时间点,受蓝光照射的蛹虫草分生孢子数量比黑暗时的分生孢子数量要多,同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分生孢子数均呈上升趋势。[结论]该研究为系统性的研究蓝光对蛹虫草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甜瓜蔓枯病菌子实体法分离及A型菌株产孢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甜瓜蔓枯病菌(Didymellabryoniae)组织分离法中枯萎病菌污染和单孢分离法操作复杂的问题,采用挑取单个子实体分离纯化获得甜瓜蔓枯病菌A型菌株。该菌株在12h荧光/12h黑暗的常规光照条件下,不能形成分生孢子器,但经过一定时间的暗处理和间歇紫外灯(12h紫外灯/12h黑暗)照射后则能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研究了光照、温度、pH值、培养基、碳源、氮源对产孢量的影响。综合各种因素,A型菌株产生分生孢子的最佳条件为:7d暗培养和4d间歇紫外灯处理的光照条件下,只含有磷酸二氢氨的马铃薯平板培养基,25℃时产生的分生孢子量最多。  相似文献   
3.
竹丛枝病的研究Ⅱ病原菌的形态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菌无性子实体—病枝端部米粒状的假子座,一年中产生三批。分生孢子萌发仅从两端细胞伸出芽管,中间的细胞不萌发。子囊壳埋生于假子座一侧的子座中,较少产生,子囊孢子细长,萌发时在两侧可产生多个芽管,断裂后的子囊孢子也能正常萌发。萌发适温都为25℃左右,分生孢子需相对湿度100%,子囊孢子需92%以上才能萌发良好。它们的萌发力都只能保持在25天左右。  相似文献   
4.
真姬菇风干子实体菌种分离与无性孢子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真姬菇风干子实体上分离到菌种,在普通培养基上(如PDA)均能生长,优良菌株用于生产。在菌丝体上大量产生无性孢子,本文报道了分生孢子和体眠孢子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5.
苹果树腐烂病拮抗细菌鉴定及其抑菌作用效果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开发一种高效低毒的苹果树腐烂病生防制剂,通过对峙培养法、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了苹果树腐烂病菌拮抗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采用离体枝条法测定了拮抗菌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效,并采用显微观察和液体培养法分别研究了拮抗菌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菌机理和无菌滤液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生长的影响。分离筛选结果表明,从甘肃省各苹果产区果园土壤和苹果树枝条上分离得到23株细菌,2株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具有较好拮抗作用,分别为LZ-1201和TS-1203,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9.00%和85.00%。鉴定结果表明,菌株LZ-1201和TS-1203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离体枝条防效测定表明,拮抗菌无菌滤液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效随着稀释倍数增大而降低,原液防效最高,分别为74.43%和77.07%。抑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两株拮抗菌均可导致苹果树腐烂病菌丝膨大畸形、原生质浓缩、释放及溶解。拮抗菌无菌滤液对腐烂病菌生长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无菌滤液对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量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其无菌滤液稀释40倍时对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量的抑制率均高于60%,表明该拮抗菌具有很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6.
用常规方法培养,观察洋葱叶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确定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病菌生长的 pH 值为3~11;光照能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形成;病菌在添加硫酸镁和碳酸钙的 PDA 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多。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中国新纪录种冷杉半帚霉(Leptographium abietinum)与松材线虫的关系及其致病机理,研究了冷杉半帚霉的生物学特性.菌丝生长的最适条件:温度为25℃,半光照半黑暗培养,pH=5.9,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硝酸钾.最适产孢条件:温度为25℃,全黑暗培养,pH=7.0,碳源为蔗糖,氮源为尿素.最适孢子萌发条件: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100%.  相似文献   
8.
黄伞分生孢子对菌丝生长及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采自山西省五台山区野生黄伞的纯化选育菌株WT3为材料,通过对黄伞试管母种、原种及出菇菌袋菌丝生长动态的镜检观察,均发现分生孢子。进一步培养试验表明,该菌株产生的分生孢子萌发菌丝对转管母种的菌丝复壮有促进作用,但在栽培后期产生的大量不易萌发的分生孢子,堆积在菌丝纽结处,对子实体产生却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国内外镰刀菌(Fusarium Link)种类鉴定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山西省三个地区七市县5种作物上采集的5个镰刀菌菌株进行了种类鉴定。鉴定出2个种,其中4个菌株属于镰刀菌属美丽组的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 Schl.),另一个菌株属于镰刀菌属李瑟组的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 Shel-don)。5种作物病原镰刀菌种类分别是:棉花枯萎病菌(F.oxysporum)、西瓜枯萎病菌(F.oxysporum)、黄瓜枯萎病菌(F.oxysporum)、亚麻枯萎病菌(F.oxysporum)和玉米青枯病菌(F.moniliforme)。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杀虫剂吡虫啉是否能直接作用于植物病原菌,通过将其添加至培养基中培养链格孢菌,然后定期测量菌落生长直径、显微观察菌丝生长形态和检测分生孢子的产生,结果显示链格孢菌在添加吡虫啉培养时菌丝生长变慢、菌丝形态纤细,且产孢子较少。这些结果表明吡虫啉对链格孢菌的生长和繁殖均有抑制作用,为其以后用于植物抗病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