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9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73篇
林业   51篇
农学   840篇
基础科学   155篇
  167篇
综合类   3180篇
农作物   527篇
水产渔业   230篇
畜牧兽医   3990篇
园艺   95篇
植物保护   174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554篇
  2011年   601篇
  2010年   580篇
  2009年   613篇
  2008年   590篇
  2007年   556篇
  2006年   533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3年   8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测定致羔羊脑炎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的生长曲线,寻求一种快速而准确的方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粪肠球菌数量,并客观评价其毒性强弱及其对小鼠脑组织的影响,试验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和OD-Monitor振荡比浊法(Dλ值法)测定粪肠球菌的生长曲线,探究该菌在合适时间段内的吸光值(D600 nm)与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的活菌数(CFU)的关系。用粪肠球菌感染小鼠,观察记录小鼠的死亡情况,最后采用Karber法计算粪肠球菌感染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用LD50的剂量感染小鼠,及时采集死亡小鼠脑组织,未死亡的小鼠72 h后全部剖杀取脑组织,一部分做涂片染色,制作病理切片,观察病理变化;一部分进行培养,用于PCR方法进行细菌的回收鉴定。结果显示,用两种方法测定此株粪肠球菌的生长曲线基本一致,在2~8 h生长迅速,为对数生长期,8~14 h生长缓慢,为稳定期,14 h之后死亡数增加,进入衰亡期;对12 h粪肠球菌D600 nm与CFU的关系进行探讨,成功建立回归方程:y=20.769x-1.3422,R2=0.997;其感染小鼠的LD50为7.77×1011个活菌。以此剂量感染小鼠,脑组织涂片染色和培养染色,均能看到革兰氏阳性球菌;PCR结果显示,均出现了大小为112 bp的条带。对脑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发现该菌可导致脑组织充血、出血、形成微血栓,脑膜充血。通过生长曲线和其D600 nm与CFU关系的建立,可实时监测粪肠球菌数量,为后期更深入研究粪肠球菌穿越血脑屏障的机制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3.
4.
20 0 2年自入夏以来 ,华北和华中许多地区流行附红细胞体病 ,该病来势之凶猛 ,病状之严重 ,损失之重大 ,在养猪业、养羊业上触目惊心。关于猪附红细胞体的报道比较多见 ,但是 ,小尾寒羊感染附红细胞体病还未见报道。现就定州市某小尾寒羊饲养场发生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羊场共饲养小尾寒羊 12 0只 ,2 0 0 2年 8月 ,有部分羊出现结膜红肿、贫血、黄疸。初怀疑为某种传染病 ,用青霉素、病毒灵、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 2d无效 ,并且病情加重。发病羊不断增加 ,相继死亡 6只 ,遂来我院就诊 ,诊断为附红细胞体 ,经采取紧…  相似文献   
5.
6.
7.
杂交高粱种子的生产取决于胞质核雄性不育性(CMS)的利用。目前广泛采用的高粱CMS资源是来自milo或雄性不育诱导的milo胞质组。载有该胞质的品系的育性恢复急需通过两个基因的互补作用机制来实现;1989年Sehertz等人研究了大量的高粱品系,  相似文献   
8.
9.
1、在短光照或温室条件件下高粱品种出苗~抽穗期日数显著缩短,供试品种平均比对照分别缩短12.5天和13.635天,缩短百分率分别为18.8和20.5;伴随苗穗期日数的缩短,叶片数在短光或温室条件下分别减少3.9和4.275片,减少百分数分别为22.24和24.22;株高分别降低60.15和47.65厘米,降低百分数为25.88和20.5,表明光、温直接影响高粱的生育进程和器官建成的数量与结构。 2、高粱品种生育日数变化主要反映在出苗~抽穗期。出苗~抽穗日数在短光或温室条件下分别减少18.8%和20.5%.而抽穗~成熟日数仅减少5.1%和8.3%,表明高粱出苗~抽穗期是光温反应的最大效应期。 3、不同品种在短光或温室条件下性状变化的趋势一致,但程度明显不同;同一品种同一性状在上述条件下变化程度也不同。根据供试品种对光温敏感的程度划为四大类群,其数量与地理分布如下: Ⅰ、光温敏感型,占试验品种总数的20%.分布在长江以北,辽宁以南地区。Ⅱ、温敏感型,包括温敏感光中度敏感型和温敏感光迟钝型,占25%,分布在黄河以北,北纬45℃以南的山西、内蒙、辽宁、河北北部和吉林南部。Ⅲ、光敏感型、包括光敏感沮中度敏感型和光敏感温迟钝型,占12.5%,分布在黄河(北纬35°)以南,南岭(北纬25°)以北地区。Ⅳ、中度敏感型占42.5%,分布广且没有明显的地带性。试验未发现对光、温都迟钝的类型。北方温敏感型品种较多,短日性较弱,南方光敏感型品种较多,短日性强、感温性中等或较弱。不同光温类型的形成、分布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即光温条件和栽培制度密切相关。 4、温敏感型和光敏感型中早熟品种较多,占86%,光温敏感型品种既有早熟的,中熟的、也有晚熟的,所以光温敏感的品种不一定全是早熟品种,而晚熟品种也并非对光温反应不敏感。中度敏感型品种也有早熟、中熟和晚熟之分。在不同光温条件和栽培制度下,不同光温类型熟性变化的主导因素不同。 5、光、温在形成高粱不同类型过程中的效应是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光、温效应对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类型有主次之分,大小之别;光、温效应在高粱不同发育阶段既是同步性的,又是顺序性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