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方包茶原产于四川灌县,是西路边茶的一个主要花色品种,因将原料茶筑压在方形篾包中而得名。过去西路边茶都用马驮运,每匹马驮两包,故又名"马茶"。方包茶的鲜叶原料比南路边茶更为粗老,是采割1~2年生的成熟枝梢,直接晒干制成。方包茶的毛茶预处理分切铡、筛分、配料、蒸茶、渥堆等过程,然后筑制。方包茶的筑制分称茶、炒制、筑包三道工序。然后进行烧包和晾包而制成。方包茶的规格是蔑包方正,四角稍紧。每包重35公斤,  相似文献   
2.
西藏茶文化     
徐锐 《中国茶叶》2012,(9):36-36
应邀与宗教人士去西藏考察,我兴奋应诺。其实,西藏的神秘,是我很久的向往,那里有通天之路,那里是朝圣之地。"水、花、香、灯、茶、饭",这是藏族人每天起来必做的一件事,藏族人离不开茶,除了每天早上需要用茶碗装上"七碗水"用来敬佛外,煮酥油茶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次旅行,我感受最多的就是藏文化的厚重和神秘,还有雪域高原那绮丽的风光。藏族人品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酥油茶,一种是甜茶。据  相似文献   
3.
藏族人群对砖茶渴求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九寨水     
秦勇 《湖南林业》2014,(2):26-27
天上,婵娟月最美;地下,九寨水最美。 月既不解饮,唯饮一沟九寨水。 树正沟、日则沟、则查洼沟,汇聚成一个“Y”字,就像长在岷江山脉的一棵神树,若非是九寨的藏民,用那剔透的青稞酒,甘美的酥油茶,五彩的经幡,九万年如一日敬奉她,神树就长出仙果,果实便是九寨水?  相似文献   
5.
八月的川西高原,牧草茂盛,牛羊成群,正是一年中的黄金时节.去红原、若尔盖看大草原,看那些在草原上缓缓移动的牦牛、藏马和羊,或走进藏民的帐篷喝点酥油茶,品两口青稞酒,戴上藏民献上的哈达,听藏民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和你交流,或骑马在草原上驰骋,那种兴奋是你在城市里永远体会不到的.  相似文献   
6.
茶事沉浮     
王春华 《茶叶通讯》2009,36(2):54-55
茶性温雅,传递善意。茶香家庭温馨宁静。茶性振作,文人烹茶,诗画并举,词曲飞扬。茶性内敛,佛经禅意借以导入精神空间。茶性普适.能从欧洲宫廷贵妇的时尚消遣品走向劳工大众的日常饮料。茶性宽容,有了茶的参与,人际交流顺畅。举杯之间,不同民族能达成沟通,增进友谊。饮茶的方式在各地变异成奶茶、酥油茶、功夫茶、午后茶;饮茶的礼仪在日本、韩国、东南亚诸地形成具有各自意境、形式繁复的茶道。  相似文献   
7.
绒佐的卓玛     
亚丁 《草原》2009,(3):62-64
把撤下的帐篷折叠好塞进背囊。在河边简单洗漱一下。早餐是扎西打的酥油茶,几勺糌粑,一个半生不熟的烧洋芋。浇灭篝火的余烬,离开宿营地,伴水洛河沿山路继续逆流而上。一带白云恰似哈达漂游在碧  相似文献   
8.
饮茶风俗     
中华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民俗也多姿多彩。而饮茶是中华各族的共同爱好,无论哪个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饮茶习俗。在生活中,即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域,饮茶习俗也各有千秋。不过把饮茶看作是健身的饮料、纯洁的化身、友谊的桥梁、团结的纽带,在这一点上又是共同的。下面,将  相似文献   
9.
10.
拉萨品甜茶     
拉萨,雪域之都,日光之城,圣洁,古朴,厚重。 初到拉萨,漫步街头,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而遍布大街小巷的甜茶馆,更是拉萨的一道人文景观。在拉萨或者说西藏的许多地方,喝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班可以不上,生意可以不做,而太阳不可不晒,茶不可不喝。每个茶馆差不多都有自己较为固定的老茶客,酥油茶、甜茶、清茶各有各的所爱,但价廉味美的甜茶,似乎更受偏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