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探明春季低温(倒春寒)导致小麦减产的细胞学机理,以扬麦15为材料,在小麦幼穗处于雌雄蕊分化期至药隔期之间时,设置-3 ℃低温处理,通过树脂半薄切片对颖果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在颖果发育早期,低温促进了颖果的长度生长,抑制了宽度生长;与对照相比,低温处理组小麦颖果发育进程缩短;(2)低温处理组颖果果皮发育早,中果皮降解速度快;(3)低温处理增加了胚乳淀粉体的积累量,降低了蛋白体的积累量,发育后期胚乳充实度显著低于对照组;(4)与对照相比,低温处理后颖果韧皮部面积和珠心突起传递细胞面积增大。以上结果表明,春季低温处理更有利于养分运输组织的发育,使得灌浆时间缩短,最终导致淀粉积累量增加及颖果早熟。  相似文献   
3.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研究 Ⅳ.病叶细胞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稻条纹叶枯病叶超薄切片的电镜检查中,可见一些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有不同程度的降解和淀粉粒累积,一些细胞不同程度坏死,叶肉细胞、维管束鞘细胞以及伴胞的细胞质或液泡中有一个或多个蛋白体存在,一些伴胞中有特异性的非外壳蛋白存在,一些细胞中有一些不定形的粒状内含体或砂状结构,而在病株的不同叶位,这种砂状结构数量不同,以+1叶所见最多.研究结果还佐证了前文有关叶绿体中淀粉粒的过量累积可能引起叶绿体的破坏及其后叶片褪绿病斑形成的假说,并推测这可能是同化产物的运输通道受到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郑易之  高扬 《大豆科学》1996,15(2):114-118,T001
本实验采用电镜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了酸性磷酸酶在发育中大豆子叶细胞内的亚细胞学分布。酸性磷酸酶除分布在细胞核内的部分染色质上,内质网膜上,质体胞质小泡和胞质中,主要积累于蛋白体内。  相似文献   
5.
6.
花生荚果发育过程中,子叶贮藏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皆发生一系列明显的变化。果针入土0-30天,子叶贮藏细胞不断形成分化,体积变化较小,细胞中脂体和蛋白体形成少,而造粉体则形成较多,并大量积累淀粉粒。果针入土30-45天,子叶贮藏细胞迅速生长,脂体、蛋白体大量形成和增大,充满整个细胞。而淀粉粒形成少。果针入土45-68天,子叶细胞生长减慢,脂体则进一步发育,蛋白体持续形成和增大,60天以后蛋白体趋于解体,间质充挤于脂体间隙。未期,子叶细胞停止膨大,并可能因失水而体积略有减小。结果表明,花生子叶细胞的生长发育,是种仁和荚果形态发育的基础;种仁油分和蛋白质的积累则是其体内脂体和蛋白体不断形成和发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应用水稻种子生物反应器开发口服重组胰岛素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通过分子设计保证重组胰岛素原在人体肠道内的自主加工成熟,根据水稻密码子偏爱性人工合成了霍乱毒素β亚基和人胰岛素原的融合基因(cholera toxin B subunit fused with human proinsulin,CTBIN),并在C末端添加内质网滞留信号KDEL。通过PCR技术从粳稻品种日本晴全基因组中克隆谷蛋白启动子及其信号肽序列pGluB1sig(GluB1 promoter and its signal peptide)用于驱动融合基因CTBIN的表达,插入载体pCAMBIA1302,构建了水稻种子蛋白体靶向表达口服重组胰岛素原的载体pCAMBIA1302-pGluB1sig-CTBIN-Nos。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日本晴,获得了46株转基因水稻植株,Western杂交检测到CTB-人胰岛素原融合蛋白在水稻种子中表达。  相似文献   
8.
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糊粉层细胞蛋白体有明显的结构变化。本实验所采用两个品种的蛋白体消融方式不同。高赖氨酸玉米中,蛋白体的消融以多点式进行,而在普通玉米中,表现为蛋白基质均一的撤退,并伴有蛋白体膜和球状亚单位膜的较早消失。  相似文献   
9.
水稻胚乳细胞发育中的蛋白体的形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水稻胚乳细胞发育中蛋白体的形成. 花后5天, 胚乳细胞粗面内质网(RER)数量迅速扩增, 蛋白体开始形成. 蛋白质在RER上合成后, 分别以不同的方式积累在RER和液泡中, 形成蛋白体Ⅰ和蛋白体Ⅱ. RER槽库膨大积累蛋白质和形成环状RER积累蛋白质是形成蛋白体Ⅰ的主要方式; 在内表面积累有蛋白质的大液泡出芽和  相似文献   
10.
小麦胚乳发育过程中贮藏蛋白的积累和蛋白体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小麦品质育种提供参考,采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观察了小麦品种扬麦12号胚乳发育过程中贮藏蛋白的积累和蛋白体的形成.结果表明,花后8 d的淀粉胚乳细胞开始出现贮藏蛋白颗粒.贮藏蛋白在粗内质网上合成后,有些经过高尔基体形成浓密小泡,有些直接在粗内质网腔中积累,脱离内质网形成蛋白体;浓密小泡和蛋白体进入蛋白贮藏液泡(PSV).早期的蛋白体较小,呈球状;随着胚乳发育,蛋白体可以相互融合,扩大体积.后期的蛋白体相互融合形成蛋白质基质,单个蛋白体不再存在;接近成熟期的胚乳,胚乳细胞被贮藏物质淀粉粒和蛋白质基质所充实,蛋白质基质分布在淀粉粒之间的空隙内.试验结果说明,贮藏蛋白从内质网到PSV的转运有两种途径:依赖高尔基体途径和内质网衍生出蛋白体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