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湖北宜昌自古产茶,属于我国茶树原产地的东部延伸地带,也是古代茶向东部演进的重要区域。宜昌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茶馆、茶楼、茶行、茶坊等已成为宜昌茶  相似文献   
2.
二百年前的清代制茶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大川 《中国茶叶》2003,25(2):32-33
近代的中国,开放开埠最早的当属广州,当上海还是一片荒芜泥泞的滩地时,广州街上已走着许多高鼻蓝眼的外国人。当中也有独具慧眼热衷于中国文化者,便向中国订购一些有中国风景的水粉画。应运而生,广州街头也就出现了一些专供外销水粉画的画室。这些画室绘制的精美水粉画被国外精心保存,历二百余年依然色彩鲜艳精美绝伦,而在绘制的源地中国却无人知晓。近年,美籍华人黄时鉴和何进在美国马塞诸塞州赛伦市的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发现了一套19世  相似文献   
3.
西乡产茶历史悠久,“始于秦汉,盛于唐宋”,明代曾为茶马交易重地,名躁西北。至清代中末,天灾人祸,兵慌马乱,民不堪负,遂毁茶弃园,茶叶锐减。西乡地处水陆交通要塞,西出秦关,东下襄樊,南通四川,东区以茶为主的山货都要在此集散。始于清末民初的茶盐交易,  相似文献   
4.
龙须茶     
程修江 《中国茶叶》2005,27(6):54-54
龙须茶是由江西省修水县漫江乡宁红村采用独特工艺创制而成的特种工夫红茶,在清道光年间与“宁红”同时兴起。因其成茶“身披红袍、外形似须”而得名。龙须茶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风格独特,品质优异。以往漫江各茶行(厂)每年要在出口的第一批优质“宁红”茶箱(俗称贡箱)里放5~24个龙须茶盖面,作为彩头和标记,产品畅销苏俄及欧美各国。  相似文献   
5.
《广东茶业》2010,(1):59-59
2010年3月21日上午,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与广州市荔湾名茶交易中心福东茶行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并举行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福东茶行自2008年开始接收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茶艺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开展顶岗实习。此次签约挂牌仪式必将进一步确立福东茶行和科贸学院的校企业合作关系,同时对于科贸学院茶艺与贸易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缓坡山丘地新建茶园茶行种植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地丘陵地茶园在全国茶区占有很大的面积,过去茶树种植行一直采用水平等高线种植,实际生产中出现不少问题,主要集中在:1.通风透光不畅大山区,多因地形形成空气上下流流动。水平等高种植阻碍了冷暖气流的上下流动,不利于茶树防冻,  相似文献   
7.
王振忠 《中国茶叶》2008,30(2):36-37
安溪茶叶源于唐,兴于明清。清初安溪创造乌龙茶制法,一些茶贩把茶叶精制加工后,贩运到闽南、粤北销售。雍正五年(1727)清政府废南洋贸易禁令,准福建、广东商船前往南洋各国贸易。安溪凭着侨乡的优势,很快就把乌龙茶销售拓展到海外,一些茶贩也成为闻名遐迩的茶商,梅记茶行创始人王三言(笔者的曾祖父)就是其中一员。因年代久远,谱牒文革期间化为灰烬,先贤开拓海外茶叶市场的有关史料极为缺乏,聊将收集到的点滴材料综述于后,从一个侧面,探寻安溪乌龙茶清代贸易史。  相似文献   
8.
汪裕泰茶庄     
久负盛名的汪裕泰茶庄,是安徽绩溪县上庄镇余川村汪立政、汗振时、汪振寰祖孙三代历时120年创立发展起来的,他们先后在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开设了茶庄、茶行和别墅20余家。1911年至1939年是汪裕泰茶庄发展的鼎盛期,  相似文献   
9.
杭州产茶历史悠久,唐代陆羽《茶经》中已有杭州产茶的记载。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的炮舰外交使上海成为通商口岸,我国茶叶外贸的口岸由广州移到了十里洋场的上海。由于沪杭交通方便,而杭州既是龙井茶的产地,又是浙、皖、赣、闽茶叶运销集散地,还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于是杭州的茶行、茶号逐渐兴起,一跃成为城市商业中非常兴盛而有特色的行业。  相似文献   
10.
李朝敏 《福建茶叶》2009,32(4):35-35
一盘春茶行位于南安市梅山镇,是一家面积不大的自产自销茶庄。1997年开始经营茶叶,已有13年的店史。自有基地面积300亩,在安溪县盘云寨,主要产制铁观音。目前已发展连锁店20多家,大部分是加盟店。一盘春是一头“小麻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通过解剖,了解一些共性的东西,表达一点切身的体会,也算是13年的个人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