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40篇
林业   24篇
农学   561篇
基础科学   4篇
  263篇
综合类   1241篇
农作物   445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97篇
园艺   134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空间诱变后的水稻SSR标记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经过卫星搭栽的水稻品种抗倒丝苗种子及后代进行了微卫星标记分析和有关性状研究.随机选用151对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微卫星引物对抗倒丝苗及其21个突变株系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发现突变株系与原种相比都存在多个标记座位的突变.突变标记座位的多少随突变系与原种间差异大小而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可使水稻的DNA分子在多个区段发生重复或缺失等结构性变异,从而使水稻的表型及生理指标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4.
木本植物维管组织发育对木材形成意义重大。本研究利用石蜡切片法和光学显微技术,研究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叶绿素缺失突变体(chlorophyll deficient mutant,CDM)幼苗不同部位的维管组织结构,观察及测量导管分子、筛管分子的孔径和密度等,分析了维管组织和形成层的特点。结果表明,CDM幼苗的根、茎、叶柄和叶主脉维管组织中的木质部和韧皮部的结构均发生改变。与正常苗相比,CDM幼苗中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和韧皮部筛管分子的孔径和面积减小,密度增大;根和茎维管组织中形成层厚度减小,层数减少;CDM茎中的维管组织相比于根显示出更强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木本植物维管组织发育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鉴定纽荷尔脐橙疑似耐寒突变体是否发生了遗传性状变化,评价其耐寒能力是否较野生型增强。【方法】以纽荷尔脐橙突变体与野生型为试材,观测比较春梢叶片性状和果实外观性状,分析比较果实内在品质,应用SSR分子标记鉴定遗传变异,石蜡切片观测比较叶片组织结构,分析比较-6℃低温处理叶片的电解质渗出率、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抗寒性相关指标。【结果】纽荷尔脐橙突变体春梢叶片、翼叶、叶柄等性状,果实形状、果皮颜色、果实大小、油胞等性状与野生型没有差异;果实含酸量连续2 a(年)较野生型低24.7%~38.6%;1对SSR引物扩增显示突变体与野生型在250 bp左右存在2条差异带;突变体叶片细胞结构紧密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均极显著大于野生型;突变体叶片的电解质渗出率未低温处理以及-6℃处理2~10 h均低于野生型,-6℃处理8 h的电解质渗出率相当于野生型叶片-6℃处理6 h的水平;突变体叶片中脯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野生型,-6℃低温处理使突变体与野生型叶片脯氨酸含量差异增大;突变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未低温处理(0 h)和低温处理2 h至10 h均显著高于野生型。【结论】该突变体...  相似文献   
6.
构建突变体库是植物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途径。为了解析优异粳稻品种‘辽星1号’高产、优质的分子机制,用化学诱变剂EMS (Ethylmethane sulphonate)对‘辽星1号’进行诱变处理,构建突变体库,M1代单株收获,M2代种植3 500个株系,通过全生育期调查,鉴定表型变异,M3对变异性状的稳定性进行重复鉴定。结果表明,‘辽星1号’经EMS处理后变异类型非常丰富,M2代共获得突变体336份,突变频率为9.6%,包括叶色、叶型、株高、茎秆、穗型、粒型和胚乳淀粉等性状。M3代大部分突变体能够纯合且稳定遗传,只有单蘖、寡蘖突变体在M3代仍处于分离状态。同时,株型突变常常伴随着穗部性状和分蘖性状的突变,可能存在一因多效的功能。该突变体库的构建有助于阐明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并为水稻遗传改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硝酸盐营养缺陷型突变体(nit)和多菌灵抗性为遗传标记,在5个所选菌株中设计了3个玉蜀黍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的杂交组合,使各菌株之间进行杂交,从而诱导有性重组体。从各杂交组合的后代中任意挑选出3个有性重组体,比较了这些有性重组体与其亲本在无性和有性阶段的主要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玉蜀黍赤霉中的nit基因及对杀菌剂多菌灵的抗药性基因可以通过有性杂交的方式重组,即发生了有性重组。有性重组体与其亲本在菌落生长、培养性状和致病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某些有性重组体中,产孢量和产子囊壳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总体看来,有性重组体仍然保持了较高的适合度。因此,可以认为有性重组在玉蜀黍赤霉群体对多菌灵抗药性发生发展以及群体遗传进化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分子标记提高筛选普感水稻抗病突变体的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丽江新团黑谷(LTH)是一个云南地方粳稻普感品种,对全球近2 800多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均表现为感病表型。本研究为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LTH种子,分单株收获M1代种子。对M2和M3代植株分别进行稻瘟病的自然诱发筛选和人工喷雾接种筛选,以期从LTH中筛选获得抗性提高的突变体。在突变体筛选过程中,我们发现突变体的遗传背景受到零星异交或混杂干扰,这种情况在其他本底抗性水平较高的抗性突变体筛选中往往容易被忽略。为了确保突变体遗传背景的真实性,我们利用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在粳稻LTH与籼稻品种间存在多态性的In/Del标记,分析候选抗性植株是否为LTH纯合背景,以排除杂合假抗性个体。通过两种不同的筛选策略,最终从M3代植株中分别鉴定出1份和4份抗性突变体,为进一步研究LTH普感特性奠定基础。将其中一个LTH抗病突变体分别与野生型LTH和籼稻普感品种CO39进行杂交,获得的F2群体人工喷雾接种稻瘟病菌后调查抗、感植株的分离情况,分析结果显示,该突变体性状符合单个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规律。另外,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诱变育种工作中,不仅要做到充分隔离,还需借用分子标记辅助剔除零星意外串粉造成的杂合假突变体,以提高水稻突变体筛选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作为黏膜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免疫佐剂是一类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而非特异性地增强机体对抗原免疫应答的活性物质,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免疫佐剂种类众多,利用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作为黏膜免疫佐剂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研究较多的是霍乱毒素(CT)和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LT),从研究效果看,LT比CT更为理想.但是LT和CT一样本身具有毒性,这是其作为黏膜佐剂的主要缺点.目前,国内外研究工作者对其突变体做了大量研究,以期找到具有黏膜佐剂活性但低毒或无毒的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突变体.文章对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分子及其突变体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纯系蛋用黑羽鹌鹑与朝鲜鹌鹑(栗羽)按照公母比例1∶2进行正(反)交试验,选取F1代鹌鹑进行自交,并对F1代和F2代羽色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正反交试验组的F1代均为不完全黑羽,其公母比例均为1∶1,而正反交试验组的F2代均出现了黑羽、不完全黑羽和栗羽3种羽色,其比例为1∶2∶1.控制黑羽性状的基因h位于常染色体上,野生型H对黑羽基因h为不完全显性,该基因座(H/h)与Z染色体上的2个羽色基因座B/b和Y/y具有互作关系.黑羽的出现是在有色基因B存在下,黑羽基因座H/h与Y/y互作的结果,黑羽基因座隐性纯合时(hh)与栗羽基因Y互作使栗羽变为黑羽,黑羽基因座杂合时(Hh)与Y互作使栗羽变为不完全黑羽,该基因座显性纯合时(HH)与Y互作可产生野生型栗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