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正山小种是福建武夷山茶区小种红茶的佼佼者,原产地在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一带,这里地势高峻,冬暖夏凉,年均气温摄氏18度,年降雨量在2000毫米左右,春夏之间终日云雾缭绕,且土质肥沃。由于正山小种红茶其独特的品质特征,茶树生长地桐木关的特殊环境,加上特殊的加工工艺,所以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19世纪70年代远销欧美各国,被誉为"茶中皇后"。现在正山小种红茶在国际市场上倍受欢迎,远销英国,荷兰,法国等地。老茶师,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高品质抗电磁辐射木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_(27)(3~(13)),真空磁控溅射镀膜,试验分析了封闭剂、真空度、镀膜温度、镀膜时间及交互作用等因素对镀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桐木单板应用MF3封闭剂(固体质量分数为50%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及内含溶液质量分数1%KH-560硅烷偶联剂,添加5%(按质量计)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组成)、真空室的真空度10~(-2)~10~(-4)MPa、靶材温度200℃、溅射时间100 s条件下,工艺效果最为理想。经电磁屏蔽效能检测,镀膜厚度达到30μm以上时,在30 MHz~1.5 GHZ频段之间,电磁屏蔽效能达到30~60 d B中等屏蔽效能等级,镀膜单板屏蔽效能随着电磁波频率的提高呈缓慢下降之势。镀膜木材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老化强度有微弱下降,但对镀膜与薄木的结合无影响。镀膜后的薄木可用于高端电磁屏蔽、导静电装饰性木材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桐木加工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桐,国内倍受冷落,国外却宠之有加。着重论述了桐木独特的加工工艺和利用现状,并分析桐木的潜在利用优势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萍乡桐木乡源泉社现有已经垦复的油茶林600亩。几年来,这些茶林产油量上升极快,三年增产四倍以上。1957年平均亩产茶油高达27.8斤,其中有50亩平均亩产80斤。其增产速度是: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下,既要保证农村生态、历史、文化和民俗传承充满活力的和谐特性,也要满足景观生态要求。合理进行景观空间布局,增加与稳定其景观异质性,做到可持续发展。以长沙市桐木河为例,运用景观生态规划原理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新农村景观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梧桐兼指梧桐(青桐)与泡桐(白桐)。《庸阝风.定之方中》云:椅桐梓漆,爰伐琴瑟。清代陈启源《毛诗稽古篇》卷二十八云:《定之方中》之桐,白桐也,……名泡桐。泡桐易生速长,纹理通直,材质优良,易于剖析、雕斫,适用范围非常广;古代的桐木制品一般是取材于泡桐,笔者将有系列考论。  相似文献   
7.
浅议桐木家具材料的开发利用前景行淑敏(西北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1概述泡桐是我国的优良速生用材树种,广泛分布于黄、淮、海和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因其生长迅速,8~10年胸径可达40cm以上,材性优良,普遍用于家具和建筑材料。合理利用桐木资源,...  相似文献   
8.
2009年正月初,在朋友家的客厅里,我品到了类似神话般传奇的金骏眉,举杯啜饮之后,难免神情惊讶;2009年5月2日,我在厦门至上海的列车车厢里,听到几位闽  相似文献   
9.
寻茶桐木关     
正据传:明末清初时时局动乱不安,桐木关是外地人入闽的咽喉要冲。一个采茶的季节,一支北方军队路过庙湾时驻扎在茶厂,睡在茶青上,待军队开拔后,茶青已经变红,茶农心急如焚,把茶叶揉搓后,用当地盛产的马尾松柴块烘干,烘干的茶叶呈乌黑油润状,并带有一股松脂香味,因当地人一直习惯于饮用绿茶,不愿饮用这另类茶,因此烘好的茶便挑到距庙湾45公里外的星村茶市贱卖。没想到第二年便有人给2—3倍的价钱订购该茶,并预付银两,之后红茶便越做越兴旺。  相似文献   
10.
张佳 《茶叶》2012,38(4):256-259
本文实地记录了福建福鼎和武夷茶区的白茶、红茶、乌龙茶考察之旅,重点记录了中国白茶之乡——福鼎、世界红茶发源地——桐木关、茶树品种的“王国”——武夷山的茶业现状及历史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