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17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4篇
  19篇
综合类   550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370篇
畜牧兽医   32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小琴  覃仙凤 《安徽农业科学》2020,(17):115-117+121
为研究重金属Cu2+对棘腹蛙蝌蚪的急性毒性效应,通过单一变量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其在室内条件(温度16~20℃、湿度88.5%左右)对棘腹蛙蝌蚪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根据寇氏法原理,得到Cu2+对2月龄棘腹蛙蝌蚪在24、48、72、96 h时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160、1.136、1.191和0.870 mg/L。依据安全浓度计算公式,计算出安全浓度为0.087 mg/L。根据毒性评价标准,比较了Cu2+对不同种类蝌蚪的毒性程度,发现棘腹蛙蝌蚪的耐受性较弱。该研究可为水环境监测以及其他相关重金属离子的毒性研究提供参考,为更好地保护棘腹蛙蝌蚪提供基础数据材料。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评价淫羊藿提取物的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选取20只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未检测出半数致死量(LD50),另选取20只小鼠一次性灌服淫羊藿提取物(20 g/kg·BW)进行最大耐受量试验.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20、10、5 g/kg·BW),除空白对照组外,连续30 d...  相似文献   
3.
四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急性毒性及初级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饲喂管法和点滴法,分别测定了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啶虫脒4种原药及其制剂对意大利蜜蜂成年工蜂的急性毒性,并采用危害商值(HQ)法进行了初级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饲喂管法测得97.3%吡虫啉原药、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96%噻虫嗪原药、30%噻虫嗪悬浮剂、97%噻虫胺原药、5%噻虫胺可湿性粉剂、96%啶虫脒原药及4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的经口毒性48 hLD50值分别为有效成分8.04×10-3、9.46×10-3、7.04×10-3、4.64×10-3、11.8×10-3、5.25×10-3、5.22和6.31μg/蜂;点滴法测得各药剂的接触毒性48 h-LD50值分别为有效成分2.46×10-2、1.33×10-2、3.63×10-2、9.27×10-3、1.52×10-2、2.21×10-2、5.82和5.07μg/蜂。按《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毒性等级划分标准,啶虫脒原药及其可溶性粉剂对蜜蜂的急性毒性均为中等毒,其他6种药剂对蜜蜂的急性毒性均为高毒;根据危害商值(HQ),啶虫脒对蜜蜂为低风险,吡虫啉、噻虫嗪和噻虫胺对蜜蜂均存在高风险。  相似文献   
4.
用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二氯异氰尿酸钠、溴氯海因、敌杀死对鲶鱼 (9~ 1 1cm )的急性毒性试验 ,结果表明三种药物的安全浓度分别为 0 1 8mg/L、 0 56mg/L、 0 0 0 4mg/L。  相似文献   
5.
通过药浴方式,进行了癸甲溴铵对褐牙鲆的急性毒性试验;采用二倍稀释法,进行了癸甲溴铵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的体外抑菌试验;探讨了癸甲溴铵对鳗弧菌引起的褐牙鲆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19.0~21.0℃和24.5~25.5℃时,癸甲溴铵对褐牙鲆的24、48h半数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分别为6.35、4.84、0.84和2.43、2.14、0.5mg/L。通过对中毒死亡褐牙鲆的病理组织学观察表明,癸甲溴铵对褐牙鲆的鳃损害最严重,其次是肝脏,对肾脏的损害相对较轻,特别是对鳃的损害与鱼的死亡有很大的关系。在24和32℃,癸甲溴铵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0、20和5、10mg/L。防治效果试验表明,癸甲溴铵0.3mg/L浓度药浴可有效防治鳗弧菌引起的褐牙鲆细菌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5种常用水产药物对胭脂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常用水产药物对胭脂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方法]在室内常温、半静水条件下,采用硫酸铜、甲醛、氰戊菊酯、三唑磷和敌百虫开展对胭脂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分别在试验24、48、72和96 h后记录胭脂鱼幼鱼死亡数和试验药液的安全质量浓度。[结果]硫酸铜、甲醛、氰戊菊酯、三唑磷和敌百虫对胭脂鱼幼鱼96 h的LC50值分别为1.96、80.0、0.002、0.049和16.0 mg/L。胭脂鱼幼鱼对硫酸铜、甲醛、氰戊菊酯、三唑磷和敌百虫96h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57、27.2、0.009、0.013和6.9 mg/L,5种药物对胭脂鱼幼鱼的毒性大小依次为氰戊菊酯、三唑磷、硫酸铜、敌百虫、甲醛,胭脂鱼幼鱼对氰戊菊酯、三唑磷、敌百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结论]该研究为胭脂鱼人工苗种繁育过程中合理用药防治病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氨氮和亚硝酸氮对南美白对虾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用通常的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了氨氮和亚硝氨氮对体长5cm南美白对虾的急性毒性试验。在海水pH8.15、水温T=27℃、盐度S=20.0‰条件下,求得了两种物质对南美白对虾24h、48h、72h、96h的半死浓度,提出总氨氮和非离子氨氮对南美白对虾的安全浓度分别为2.667mg/L和0.201mg/L,亚硝酸氮的安全浓度为5.551mg/L。氨氮对南美白对虾的毒性强于亚硝酸氮,并提出降低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之江菌素小鼠口服LD50为1 153.8 mg/kg,属低毒类物质.亚慢毒性试验中,大鼠饲喂含之江菌素饲料200 mg/kg 和400 mg/kg连续28 d,对生长发育、饲料利用率、血液及生化指标、病理组织学观察均无明显影响.但高剂量(800~1 600 mg/kg)连续饲用,影响动物生长.大鼠主要表现为生长延缓,肝、肾、脾绝对重量和脏器系数增加,肾肝组织颗粒变性,脾组织郁血病变等.因此,在该试验条件下,400 mg/kg之江菌素可视为安全剂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不同暴露时间下铜离子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建立了不同暴露时间下Cu2+浓度与日本黄姑鱼死亡概率的回归方程,暴露时间分别为24 h、48 h、72 h和96 h时,Cu2+对日本黄姑鱼死亡概率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8.907 5 X+0.526 3、Y=9.439 2 X+0.601 2、Y=9.805 6 X+0.683 5和Y=10.558 X+0.574 3,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得出Cu2+对日本黄姑鱼的相应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178 mg/L、2.924 mg/L、2.755mg/L和2.63 mg/L。根据化学品对鱼类急性毒性的危害分级标准,Cu2+对日本黄姑鱼的危害级别为高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Pb2+对波纹巴非蛤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水生动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3.0~7.0mg/L)Pb2+对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的急性毒性,分别对96 h半致死浓度(4.119 mg/L)和安全浓度(0.041 mg/L)下0~120 h各组织中Pb2+的蓄积量进行了测定。[结果]Pb2+对波纹巴非蛤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187、5.788、4.646和4.119 mg/L,安全浓度(SC)为0.041 mg/L。铅对波纹巴非蛤的毒性级别为高毒级(LC50为1~100 mg/L)。在96 h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下,120 h波纹巴非蛤各组织Pb2+的蓄积量从大到小均依次为鳃、内脏、肌肉。[结论]食用波纹巴非蛤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