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周麦19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品种来源周麦19为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以周麦13/陕优225//PH82-2三交选育而成,系谱号99345S-1-37-12-1-3。属半冬性、强筋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2005年8月通过河南省审定,已获国家品种权保护。2特征特性该品种半冬性,幼苗半匍匐,苗期叶宽直,叶色浓绿,苗势壮,抗寒。中早熟,较对照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叶面喷雾法分别测定6种药剂对仙客来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结果表明: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和225 g/L异菌脲悬浮剂的防效最好,EC50值分别为15.49 mg/L和19.50 mg/L,田间防效分别为87.50%和84.38%,建议在今后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大区示范的方式,研究地恩地微生物菌肥对烤烟品种CF225产量及质量的影响,以施用地恩地微生物菌肥为处理,以不施用该微生物菌肥作对照,在烟苗移栽时将烟苗根部(基质下部)蘸上适量菌肥后移栽,同时观察大田长势,进行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相关数据的测定。结果表明,施用地恩地微生物菌肥在烟株团棵期内能促进烟株缓苗,促进根系发育;在烟叶经济性状方面,施用地恩地微生物菌肥的烟田中上等烟比例高,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4.
杂交晚籼新组合"荣优225"的选育及高产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优225"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2008年在江西省区试中2年平均单产7 016.25 kg/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6.56%;2009年在南方稻区区试中平均单产7 602.75 kg/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8.46%.米质达国优2级,且稻瘟病抗性和稻米品质均优于对照,2009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该组合高产的原因:一是在生育期适当延长的基础上显著提高日产量;二是单位面积穗数和单穗重的协同增加,其中以单穗重的贡献率更大,单穗重的提高主要是每穗总粒数的增加所致.最后还对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恢复系225系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大穗型高产品种“矮秀占”为母本,以多穗型优质抗病品种“丰富占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配合力高、恢复性强、大穗、米质优、抗病的籼型水稻恢复系.  相似文献   
6.
陕优 2 2 5在首届中国面包小麦品种鉴评会被评为优质面包小麦。其品质相当于澳大利亚优质硬麦和加拿大西部超强红春麦的水平。在陕西关中补充灌区、渭北旱肥地及郑州市周边平原水浇地、豫西黄土丘陵区种植 ,其品质优良而稳定。对陕优 2 2 5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配套性研究 ,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产业化开发研究。针对陕优 2 2 5的品质性状和推广种植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8.
吉优12是江西省天仁种业有限公司以吉丰A为母本、R12(836-1/明恢63//广恢3550)为父本,选配的晚稻杂交组合。该组合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优,于2013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赣审稻2013005)。介绍吉优12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小麦新品种平麦998选育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平麦998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以陕优225为母本,西农287-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2008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8008。  相似文献   
10.
不同栽培密度对博优225产量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博优225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晚稻产量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显著影响晚稻的产量,其主要原因是提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叶面积指数、单茎叶面积、冠层间的光照强度及干物质积累量和协调库源关系。在栽培密度0.2 m×0.3 m条件下,施氮180 kg/hm2的增产效果最好,达到8.682 t/hm2;不同栽培密度显著影响晚稻氮利用效率,其中在栽培密度0.2 m×0.3 m下施氮180 kg/hm2,氮肥效率、氮素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48.23、53.85 kg/kg。因此,适宜的栽培密度有利于改善晚稻库源关系,提高产量、氮肥利用率与氮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