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高要市区沿国道324线向白诸镇出发,驱车不到20公里,一处“世外桃源”便映入眼帘:水泥路曲径通幽,两旁竹木深深、青影扶疏,山涧中的田块错落有致。村庄里,绿意盎然处,一幢幢新建的楼房掩映其中。这方灵动可人的“世外桃源”,就是高要市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示范点——白诸镇高岗围自然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三、小麦 品种名称:云麦47(原编号3F6-12358)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78天,株高86.2cm,最高分蘖42.16万,有效穗20.29万,单株分蘖3.58个.穗长11.44m,每穗结实率56.6粒,千粒重50.4g,单穗重2.84g,属大穗大粒型品种.该品种耐肥抗倒,高抗白粉病和秆锈病,轻感叶锈病,中抗条锈病.  相似文献   
3.
宁蒗县跑马坪乡大白芸豆生产示范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农业》1994,(4):12-12,16
  相似文献   
4.
溪坂村位于福建省漳浦县漳浦北大门的南溪畔,国道324线穿境而过,是闽粤主要交通要道,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故又称马口。随着近年漳浦县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今溪坂村已成为东南花都和漳浦县台湾农民产业园的核心区,全村97%的农户从事花卉苗木种植,花木种植面积1万亩,2011年实现花木总产值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5年之前不足1000元到现在的6.57万元。历经17年的发展,溪坂村实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5倍的跨越。  相似文献   
5.
周丕才  孙永海 《杂粮作物》2006,26(5):360-362
通过饲用型蚕豆品种云豆90-271的高密度栽培研究,摸索了高密度的不同行比栽培条件下的植株生长动态,各经济性状的变化情况。基本弄清了在高密度下饲用型品种的最佳种植结构。不论是采用大行距还小行距,都以30.0万株/hm2的栽培密度最好,既有利于个体的生长,也有利于群体的发展,从节本增效的角度。种植行距以50 cm最利于个体稳健生长。  相似文献   
6.
7.
<正>1试验设计1.1参试品种凤01010、凤03135、彝豆一号、云豆06、保山大白豆(对照),共5个品种。1.2小区设置试验采用顺序排列,不设重复,每个处理面积300m2,处理间沟宽40cm,深30cm,密度18万株/hm2,四周设保护行。2试验实施2.1试验地点试验田位于保山市隆阳区永昌街道办事处的白塔  相似文献   
8.
螺阳镇位于惠安县城南郊.国道324线、县道308线横贯其中.全镇总面积49.5平方公里.人口7.6万多人.下辖25个行政村.共铺设水泥路面22.5公里.早在2007年就实现了“村村通”.是个交通便捷、经济较为发达的乡镇。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9.
坚持科学种田,开动脑筋算经济效益帐,在自家二公顷承包田上种了一公顷清种玉米,一公顷玉米间种带白云豆。清种玉米公顷实产9495.14公斤,纯收4541.11元;间种白云豆地块玉米公顷实产9522.80公斤,白云豆实产1250公斤,纯收入8313.24元,由此可见,玉米田间种白云豆得到了产量、经济效益双丰收。他们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0.
泉州市324国道泉州至塘头段路旁土壤中重金属来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泉州市324国道泉州至塘头段路旁土壤中14种重金属元素Sc、V、Fe、Mn、Co、Ni、Cu、Zn、As、Cd、Sn、Sb、Pb、Bi的含量,用富集因子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可能来源。结果表明,Pb、Sn、Sb、Cd、Ni、Zn、Sc、Cu和Bi的含量均超过泉州市土壤背景值,污染较严重;Ni、Sb、Sn的高富集系数说明其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上述14种元素主要有3个来源:Sn、Sb、Pb、Bi、Ni、Cu、Zn、Cd主要来源于交通污染;As、Sc、Fe来源于人类工业活动;而Co、Mn、V主要来源于土壤母质。聚类分析的结果也验证了因子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