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70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218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8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根粉处理对杉木扦插生根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杉木穗条生根过程中的生根特征与穗条内源激素含量的相互关系,探明穗条内源激素对杉木扦插生根影响,以杉木优良无性系020半木质化穗条作为扦插材料,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ABT1~#生根粉浓度、穗条长度和切口类型对杉木优良无性系穗条生根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生根率最高和最低处理穗条在不同生根时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在250 mg/L ABT1~#、穗条长度为10 cm和60°斜切口条件下,穗条生根率最高,达86.68%。在穗条生根过程中,内源吲哚乙酸(IAA)含量逐渐增加,并在不定根形成时期(20 d)达到峰值,随后下降,并且T9处理(生根率最低)内源IAA含量极显著高于T5处理;而内源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含量则随着扦插时间的增加而不断降低,而且T5处理穗条的ABA和ZT含量显著低于T9处理。上述结果表明,外源生根粉处理通过影响穗条内源激素的水平,进而调控穗条生根,过高的IAA、ABA和ZT浓度均不利于杉木穗条的生根。  相似文献   
2.
苹果试管苗不定根起源及其发育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经琼脂生根培养基诱导产生的长富—2苹果 (Malus pumila Mill.) 试管苗的不定根起源于维管形成层。这种不定根发育不良,根表面缺乏根毛,内部解剖构造为典型的初生结构。为避免因不定根吸收、运输能力差而影响试管苗移栽成活,宜采用通透性良好的基质进行瓶内或瓶外生根,可诱导出优质不定根。  相似文献   
3.
4.
以防风的有活力的种子为材料,通过栽种土培苗,比较不同来源外植体愈伤组织的形成能力,并通过不同激素配比调整,研究愈伤组织分化生根、生芽的适宜条件,进而建立防风组培苗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以幼叶为外植体所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分化情况最佳,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1.5 mg/L 2,4-D+0.5 mg/L 6-BA,诱导率达86.6%;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6 mg/L NAA,增殖倍数为3.2;最佳诱导丛生芽培养基为MS+0.3 mg/L 6-BA,生芽率为100%;最佳诱导不定根最佳培养基为MS+0.2 mg/L 6-BA+0.4 mg/L IAA,生根率为46.8%。  相似文献   
5.
冯东  张宇 《河北林业》2006,(4):46-46
荷花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 荷花的根为须状不定根,主根退化,不定根成柬状环绕排列在地下茎节的四周,长约8.20厘米。在生长期根呈白色或褐色,藕成熟后根为黑褐色。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了解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发育的机理,对苹果砧木M26试管苗不定根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解剖观察,利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M26试管苗在接入生根培养基前后,不同时期表达的蛋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定根原基形成和发育的阶段性过程中,茎基部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出现明显差异。生根培养后,在继代苗茎基部表达的5条蛋白条带减弱或消失,其分子量分别为26.8 kDa、37kDa、40.3 kDa、43 kDa和66 kDa;明显表达了4条新的蛋白条带,其分子量分别为26 kDa、27.7 kDa、32.5 kDa、和45 kDa,同时有4条蛋白条带(38.5 kDa、42 kDa、53.2 kDa和55.5 kDa)其表达丰度提高。多种蛋白条带的消失和出现,可作为M26试管苗不定根产生的生化标志。在不定根原基逐步形成发育的同时,有3条蛋白条带的表达丰度也逐步提高,可作为不定根形成过程表达的特异标记蛋白带。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乙烯利和吲哚丁酸对蓝莓组培苗不定根生长的影响,以兔眼蓝莓品种灿烂组培苗为材料,用不同浓度乙烯利和吲哚丁酸溶液进行单一或复合处理,然后在30、50、70 d时测定蓝莓的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生根力指数。结果表明,在乙烯利单独处理时,浓度在40 mg/L时促生根效果最好,50 d时生根率达100.0%,70 d时生根力指数达11.48;吲哚丁酸单独处理时,浓度在400 mg/L时促生根效果最好,50 d时生根率65.6%,70 d时生根率为100.0%,生根力指数17.69;乙烯利和吲哚丁酸共同处理时,某些组合协同效应明显,400 mg/L吲哚丁酸+10 mg/L乙烯利组合促生根效果最好,50 d时生根率100.0%,70 d时生根力指数21.03。  相似文献   
8.
不定根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许多因子在这个过程中起调控作用。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基因表达、内源激素水平、酶的活性以及多胺水平影响不定根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茶树插穗生根速度,本试验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基质组成、环境温度、植物生长调控剂等因素对插穗生根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茶树插穗生根效率的数学模型,获得了茶树插穗最佳生根培养条件,3次验证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非常接近.综合生产实际,试验认为茶树插穗最佳生...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纸荚豆不定根培养体系,本研究利用从纸荚豆无菌种子诱导的不定根探究了吲哚丁酸(IBA)、蔗糖浓度和培养时期对纸荚豆不定根增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 mg/L的IBA下,不定根根长、根数及生物量最高;蔗糖浓度对不定根生长也有很大影响,在蔗糖浓度为30 g/L时,不定根可达到最优的生长效果;当培养周期为50 d时,不定根生物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