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硝酸还原酶与氮素利用的关系及其遗传特性和在作物育种中应用的某些最新进展。氮吸收、利用等性状的生理和遗传特性极其复杂,受环境影响很大,对其进行遗传改良需考虑多种指标。对硝酸还原酶活性(NRA)与品质性状和产量的关系的争论很多,有些研究表明 NRA 可作为品质、产量性状的选择指标,有些则相反。逆境条件下 NRA 的变化非常敏感,NRA 可能与抗逆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不同抗逆诱导剂对水稻细胞PBZ 1 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水稻品种中花8号的悬浮细胞为试材,分别研究了真菌激发子和盐激发子对用稻瘟灵(IPT)和脱落酸(ABA)预处理24 h的水稻悬浮细胞中PBZ 1 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单独用IPT、ABA处理可以诱导细胞中PBZ 1 基因表达;只用真菌激发子和盐激发子处理的细胞中也可以检测到PBZ 1 基因的表达,但两种激发子对PBZ 1 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在真菌激发子处理后的0~3 h之间PBZ 1 基因表达逐渐增强,而在盐激发子处理后的0~3 h之间则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到第3 h就检测不到了;用IPT预处理24 h后,再分别用真菌激发子和盐激发子诱导,水稻细胞中PBZ 1 基因表达强度都显著高于单独用IPT处理的细胞,而且在处理后的第0.5~3 h期间一直保持较强的表达;ABA+盐激发子处理使细胞中PBZ 1 基因表达推迟且短暂,只在处理后第1~2 h之间可检测到,ABA+真菌激发子处理使细胞中PBZ 1 基因在0.5~3 h期间一直保持较强的表达,明显强于单独用ABA处理的细胞。可见,IPT和ABA都可以诱导抗病基因PBZ 1 的表达,PBZ 1 基因也可由盐激发子诱导表达,说明PBZ 1 基因对除病害以外的非生物逆境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小麦幼苗分别进行低温(4℃)、高温(42℃)、高盐(800 mM NaCl)及干旱(20%PEG)4种非生物胁迫,从麦苗生长表型及其根、茎、叶片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方面分析不同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种胁迫处理后,小麦幼苗生长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抑制状态,高温、高盐和干旱胁迫下植株干枯明显,低温下植株明显较对照矮小;高温胁迫后幼苗根长仅5 cm左右,比正常植株短8~9 cm,高盐、干旱及低温条件下植株根长比正常植株短4.83 cm;4种胁迫下叶片长度也明显小于正常植株。胁迫直接导致了小麦根、茎和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同程度的增加,根中总蛋白含量较茎和叶中低,根对胁迫也最为敏感,高温胁迫12 h后,根中总蛋白含量达到最大3.92μg·mg~(-1),高温胁迫24 h后,茎中总蛋白含量接近15μg·mg-1,而叶片中总蛋白的含量却保持72 h持续增长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从VA菌根能扩大宿主植物根的吸收面积,增强矿质营养吸收,提高抗逆性、抗病性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对植物的有益作用,展望了VA菌根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油菜素内酯提高植物抗逆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近二十多年来,油菜素内酯类(BRs)在农林业上的应用逐渐增加,并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报导。但对BRs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研究报道较少。介绍了油菜素内酯类(BRs)物质对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抗旱性、抗冷抗寒性、抗热性、抗盐性、抗药性、抗毒性)的作用以及对植物衰老的调节作用,并从含水量、细胞保护酶活性、脯氨酸累积、光合作用、丙二醛和细胞膜透性等抗逆性指标方面对BRs提高植物抵抗环境胁迫的机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评。  相似文献   
6.
蔬菜作物VA菌根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综术字近年来国内外有关VA菌在蔬菜上的生长发育,矿质营养吸收(氮、磷及微量元素)、抗逆性(干旱、盐害、低温)及抗病性4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VA菌根在蔬菜上的应用前景,以期为VA菌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木豆是世界第六大食用豆类,用途非常广泛。木豆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植物种质资源特性与其抗逆性密切相关。本综述重点介绍国内外木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抗逆生理生化指标及机制研究进展,同时对木豆产业化研究提出展望,为后期开展木豆抗逆研究及抗逆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金叶女贞、大叶黄杨、紫叶小檗的抗性强弱,于2011年7~8月和2011年10~11月取样,系统地测定了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和植物组织含水量6项抗性生理指标,并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叶黄杨0.635紫叶小檗0.613金叶女贞0.467。大叶黄杨和紫叶小檗的抗性相近,均优于抗性最差的金叶女贞。以这3种园林灌木建造的彩色绿篱地段,应注意对金叶女贞的管理养护。在当地园林建设中,不宜大面积地应用金叶女贞。  相似文献   
9.
崖州扁豆(AmphicarpaeatrispermaBakerexJackson)是植株矮小的半缠绕性草本豆科作物,分布在海南西南部沿海地区,为海南特有的农家品种。崖州扁豆叶片具有敏感的感光性膨压运动特性,能够调节叶面水分蒸腾强度,根系发达,根瘤丰富,种子萌发迅速,这些性状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旱、耐瘠和抗病虫草害的能力。崖州扁豆播种后不需管理,100d后可收获。崖州扁豆种子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其茎蔓可作为饲料或绿肥。发展崖州扁豆生产,可以充分利用海南西南部秋冬旱季土地。崖州扁豆的多项特殊性状可能是常规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时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10.
草坪草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转基因技术在草坪草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迅速,植株再生、基因的遗传转化和筛选都已经形成较成熟的系统方法。抗逆育种是当前草坪草基因工程的研究热点,也是草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与传统育种相比,转基因育种具有周期短、可以定向改良物种的显著优点,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建立稳定、高效的转化体系,准确选择目的基因,快速鉴定转入基因,提高转基因幼苗的大田成活率,以及建立育成品种的生态功能综合评价体系和转基因育种的成本核算。草坪在生态建设中的使用日益广泛,通过生物技术培育传统育种不能获得的优良草坪草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