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9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293篇
林业   156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172篇
  1676篇
综合类   474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4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Abstract. A two year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a semiarid Mediterranean area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n soil erosion of adding different urban organic wastes: a stabilized municipal waste (compost), an unstabilized municipal waste, and an aerobic sewage sludge. All the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reduced soil erosio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soil. The soil amended with compost was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reducing soil loss by 94% and runoff by 54%.  相似文献   
2.
喀喇昆仑山盖孜河水文水资源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喀喇昆仑山河流自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 ,近 10年洪灾发生频率明显高于以往 ,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程度也大幅度增加。在分析了盖孜河流域的径流及气候多年变化过程后 ,认为洪灾频发的原因是近年来流域内降水及气温呈上升趋势 ,导致高山冰川退缩 ,河流径流增加 ,洪灾增大、频率增高 ;小区域多年气候变化过程从侧面印证了我国西北地区气候由暖干向暖湿变化。  相似文献   
3.
沙尘物质的来源与防治途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分析了沙尘暴形成的自然过程和危害特征,并探讨了内蒙古沙源区土壤颗粒物质的含量,指出沙尘暴的沙尘来源主要是退化草原、活化的沙地和裸露坡耕地等。同时根据风沙流运移规律及其和土壤颗粒的关系,提出了防治沙尘暴的关键技术原理,并探讨了有效控制沙尘暴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合成雨水模拟试验,设计了4个不同结构的透水铺装,测试了它们在不同污染物浓度及不同降雨强度下的雨水径流脱氮能力.结果表明:在低强度降雨条件下,各试验组的脱氮效果均较好,但在中等和高强度降雨条件下,与代表普通透水铺装的试验1相比,基层中添加了木屑层和饱和层的试验2具有良好的氨氮和硝酸盐去除性能;添加了沸石层的试验...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资源短缺,季节性雨水资源比较丰富。城市雨水资源化既能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又能减少洪涝灾害,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关系,以期促进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为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水文数据为2005-2020年流域焉耆站、同古孜洛克站、卡群站、西大桥站、阿拉尔站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土地利用数据为1980-2015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数据。结果表明:(1)1980-2015 年,土地利用面积比例变化为-1.07%~1.16%,耕地面积增幅为 1.16%,沙地面积增幅 0.30%,草地面积降幅1.07%;(2)流域内各主要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22.99×109~76.46×109m3,多年平均输沙量63.20×104~3470.00×104t;开都河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24 kg/m3,其余河流平均含沙量均大于4kg/m3;塔里木河流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呈现下降变化趋势,且年输沙量的变异性(40.89%~73.11%)大于年径流量(15.54%~35.37%);(3)各主...  相似文献   
7.
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小流域森林植被变化对径流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植被的变化可以调节森林水文过程。本文以广元市碗厂沟的5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水位资料,分析了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流域径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森林植被的不断恢复,(1)流域降水转化为径流的数量(即径流系数)降低;(2)在相同的雨量级与相似的雨强情况洪峰得到削弱,洪峰时间延长;(3)在相似的降雨历时的条件下洪水过程线历时增长。  相似文献   
8.
透水性铺装地面是雨水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文通过建立透水砖铺装地面物理模型,采用3种透水砖铺装形式(垫层由不同厚度的无砂混凝土、碎石、中砂组合而成)和1种不透水砖铺装(对照),研究不同垫层结构的透水砖铺装地面在降雨条件下的产流与入渗规律。结果表明:3种透水砖铺装地面系统对地面产流均具有明显的削减作用;在模拟降雨强度为59.36 mm/h的情况下(相当6年1遇1h降雨量),无砂混凝土10 cm和石子15 cm垫层结构的入渗效果最优,此时无地面产流,其径流系数比不透水性铺装对照处理减小85%。  相似文献   
9.
王家庄人工湿地(面积12 000 m2)位于云南滇池东岸呈贡县,湿地进水来自5条农业区汇水干渠,经矩形堰均匀布水后流过湿地。湿地于2002年8月起运行,初期优势植物为茭草(Zizania latifolia)、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菖蒲(Acorus calamu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水芋(Calla palustris),7个月后,莲藕完全被水花生所替代。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湿地对农业径流中磷去除的季节性规律。结果表明,2002年10月至2004年6月,湿地具有良好的拦截进水磷的能力,有效降低了农业区农业径流对滇池的污染。进水总磷(TP)负荷为241(旱季,每年10月至翌年4月)和199(雨季,每年5月至9月)g.hm-.2d-1,TP浓度为0.04 ̄3.21(旱季)和0.00 ̄1.44(雨季)mg.L-1。出水TP浓度沿程1/3处为0.03 ̄0.49(旱季,每年11月至翌年4月)和0.03 ̄0.71(雨季,每年5月至10月)mg.L-1,沿程2/3处为0.00 ̄0.68(旱季)和0.00 ̄0.73(雨季)mg.L-1。TP去除率沿程1/3处为-73.7% ̄82.8%(旱季)和-215% ̄79.3%(雨季),沿程2/3处为-367% ̄100%(旱季)和-262% ̄93.1%(雨季)。受雨水稀释和停留时间变短的影响,雨季的TP去除率低于旱季。受滇池水位和湿地出水水位的影响,旱季时湿地TP的去除呈现“V”字型规律,雨季时湿地TP去除率沿程降低。总体而言,来水中的磷、有机质和速效铁以沿程逐渐降低的方式分布于湿地表层土壤中。秋末冬初时(每年11月至12月),菖蒲的含水率和生物量(鲜重)均比春季(每年3月至5月)的低,而生物量(干重)比春季的高。菖蒲从11月到12月仍在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基于呼图壁河石门水文站1956—2011年的年径流数据,采用Morlet小波分析和R/S分析方法,对新疆呼图壁河流域径流周期、变化特征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呼图壁河1956—2011年径流量的分析发现,径流时间序列存在5 a、10 a、18 a和28 a左右的震荡周期,18 a尺度震荡周期最强,其次是28a尺度。18 a时间尺度上的震荡在56 a研究时段内均较强,且存在4个丰水期和5个枯水期;28 a震荡周期在56 a尺度时段内相对较强,存在3个丰水期和3个枯水期,目前处于偏丰期;(2)利用R/S分析呼图壁河径流量序列,Hurst指数为0.6442,存在明显的赫斯特现象,这就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的径流量与过去具有同样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