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73篇
  免费   740篇
  国内免费   1138篇
林业   1495篇
农学   1150篇
基础科学   786篇
  1773篇
综合类   6076篇
农作物   608篇
水产渔业   530篇
畜牧兽医   1031篇
园艺   304篇
植物保护   598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519篇
  2021年   561篇
  2020年   471篇
  2019年   601篇
  2018年   329篇
  2017年   581篇
  2016年   711篇
  2015年   616篇
  2014年   770篇
  2013年   842篇
  2012年   1079篇
  2011年   1040篇
  2010年   833篇
  2009年   760篇
  2008年   634篇
  2007年   750篇
  2006年   547篇
  2005年   441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SUMMARY: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dwarf ayu Plecoglossus altivelis altivelis in the pelagic waters of Lake Biwa was evaluated from June to September in 1995–97 from eight acoustic surveys using a quantitative echosounder. In each survey, echoes from a depth range of 3 m to the sea bottom were collected at a station every 2.7 s for 24 h together with measurements of vertical profiles of water temperature and chlorophyll-a. The ayu's echoes were identified using an underwater video camera. The ayu were observed near the maximum chlorophyll-a depth and above the thermocline. Their density was highest at depths of 4–11 m with 2–4 individuals/m 3 and was almost zero below 20 m. Echo signs were recorded as having a frequent duration of more than 1 h at night, whereas were of a shorter duration in the day. The fish stay in the epilimnion during the day without any clear vertical migration, but are distributed more uniformly at night. The advantages of remaining in the epilimnion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food availability and predator avoidance.  相似文献   
2.
运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分析评价夏播花生区试品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对2007年河南省夏播花生区试品种进行了多因素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周花4号评价指标是0.7089,综合表现最优;其次是W9847—1—3—4—1,其综合评价指标是0.6352;豫花6号评价指标是0.3630,综合表现最差。此结果与试验地实际表现基本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综合效能的计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车克钧  傅辉恩 《林业科学》1992,28(4):290-296
以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建立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综合效能的评价模型:E=E_d+E_e+E_s;以E与生产投资I的比值为计量水源林的效能指数T,T=E/I。并以祁连山寺大隆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实测资料和社会调查数据为计量评价参数,确定其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计量系统。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综合效能指标为11.93;其中生态效能和社会效能分别是直接经济效能的4.51倍和6.05倍。说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现行的保护、发展和综合利用的经营方针是正确的。建议河西各受益部门应按水资源效能总收入的0.5%缴作水源林再生产费,以确保国民经济建设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4.
岳阳市观赏植物造景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岳阳市城市观赏植物区系、植被与群落调查基础上,对观赏植物进行了园林应用分类,并对秋色叶植物和观果植物进行应用评价,提出了观赏植物造景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结合现行经济学理论界对森林价值的评估,针对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特征,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两方面对北京市高保护价值森林的价值评估方法进行探讨.结合效用论、边际效益论等理论,根据实地情况,运用支付意愿法、补偿法、替代法等,从森林的实用价值和精神文化价值等方面作了评估方法概述.  相似文献   
6.
在对昆明市区16座立交桥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该市区立交桥绿化中主要的3种绿化模式,即乔 灌 草型;灌 草型及单纯地被型。运用唐东芹等人提出的园林植物景观评价AHP(层次分析法)模型与方法,对此3种绿化模式的景观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乔 灌 草型、灌 草型绿化模式的景观效益价值远大于单纯地被型,而乔 灌 草型的景观效益略大于灌 草型,前2类绿化模式的观赏价值也较高。  相似文献   
7.
中日水稻品种的食味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日本稻米品质和食味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国,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稻米食味研究逐渐展开,为了给中国优质食味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从1998年开始对中日品种进行食味比较研究,以食味理化特性及品尝鉴定试验研究结果为依据,分析了中国水稻品种食味特性,即低直链淀粉含量和低蛋白质含量兼备的品种很少,结果导致食味品尝试验各项目的平衡性不好,综合评价不如日本优良食味品种。  相似文献   
8.
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长期过量的磷肥投入导致土壤磷素水平增加,进而加大了土壤磷素流失风险,造成农业非点源磷污染,同时这也成为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识别和管理农业非点源磷的流失风险关键区,成为面源污染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磷指数模型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评估农田磷流失潜力和指导磷管理决策的重要工具之一。根据研究区特点,美国众多学者在各州设立了不同的磷指数指标体系,优化了磷指数的组成因子、计算方法和分级标准。本文对美国各州磷指数模型评价体系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指出了磷指数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改进方向,以期为我国磷素管理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朝阳地区主要经济林树种1958~2005年资料为基础,对山杏、大扁杏和大枣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评价。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3种主要经济林树种未来10年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笃斯越橘、蓝靛果、树莓、黑加仑4种特色寒地浆果滋味特点,及其滋味形成的特征性物质组成,该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QTOF-MS)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分别对4种浆果的非挥发性和挥发性物质进行鉴定和筛选,并进行公因子分析;同时进行4种浆果的电子舌分析及感官评价,得出4种浆果滋味品质模糊综合得分。结果显示:笃斯越橘糖酸比为4.41,特征性挥发性物质为α-松油醇和苯甲醛,电子舌酸味响应值最强;黑加仑糖酸比为3.80,特征性挥发性物质为苯乙醇和乙酸,各滋味响应值相当;蓝靛果糖酸比为3.37,总酚含量最高,特征性挥发性物质为正己醇和3-己烯-1-醇,咸味和鲜味响应值最高;树莓糖酸比为8.19,特征性挥发性物质为乙酸和α-紫罗酮,甜味和苦味响应值最高;经筛选鉴定及统计分析得出4种浆果的非挥发性物质中有显著差异的化合物有10种,分别为塔格糖、乳酸、阿洛酮糖、草酸、柠檬酸、天冬氨酸、茜草苷、6α-甘露二糖、蔗糖和异槲皮素。滋味感官模糊综合评分由大到小为树莓、蓝靛果、笃斯越橘、黑加仑;因子分析结果表明4种浆果滋味组成得分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黑加仑、蓝靛果、笃斯越橘和树莓。该研究结果可为4种寒地浆果的产品开发滋味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