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24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7篇
  11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沥青路面的水损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沥青路面的水损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并提出了预防水损害具体措施 ,对指导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要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易文  陈冬梅 《森林工程》2003,19(6):45-46
路面施工的好坏关系到整条道路的使用质量 ,本文通过介绍水泥混凝土施工路面施工的要求 ,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道路铺装设计是城市中心广场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创造出生态性的城市中心广场道路铺装景观,在分析城市中心广场道路铺装材料在生态性设计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城市中心广场道路铺装材料生态性设计的原则及要点,即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尽量实现生态性要求,多应用透水、透气的环保铺地材料,遵循经济节约的原则,循环利用部分铺装材料,并以合肥万达广场道路为例,详细叙述了其道路铺装材料的基本形式和存在问题,进一步提出具体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4.
透水性铺装地面是雨水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文通过建立透水砖铺装地面物理模型,采用3种透水砖铺装形式(垫层由不同厚度的无砂混凝土、碎石、中砂组合而成)和1种不透水砖铺装(对照),研究不同垫层结构的透水砖铺装地面在降雨条件下的产流与入渗规律。结果表明:3种透水砖铺装地面系统对地面产流均具有明显的削减作用;在模拟降雨强度为59.36 mm/h的情况下(相当6年1遇1h降雨量),无砂混凝土10 cm和石子15 cm垫层结构的入渗效果最优,此时无地面产流,其径流系数比不透水性铺装对照处理减小85%。  相似文献   
5.
基于松软地面的复合材料铺面板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荷载作用下基于松软地面的铺面板的力学特性,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选取水田和沙滩两种典型松软地面,对六种工况下铺面板路面系统的沉降、变形以及应力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各种工况下,铺面板的应力没有超过玻璃钢的许用值,能够满足重载车辆的交通保障需求,玻璃钢是理想的路面器材材料。  相似文献   
6.
沥青路面对城市大气受热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云层的不同对路面有效辐射公式的系数进行修正。通过实测数据计算得到沥青路面和草地1 d内对大气热量输出值,对比不同时段沥青路面和草地对大气的热量输出情况。得到的结论表明,沥青路面辐射是热岛效应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如果降低路面温度就可以大大降低路面辐射,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世界范围内路面管理系统的研究,总体介绍了路面管理系统的各发展阶段,并详细阐述了路面管理系统的实现、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公路路面工程管理与质量管理的经验和体会,阐明了要做好质量管理,必须从组织、人员、制度三方面抓起,并建立健全全面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9.
针对履带拖拉机旋耕机组在坡道上行驶稳定性问题,利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建立某型履带拖拉机车体和旋耕机组的三维模型,在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Track(LM)中建立履带行走装置模型,并建立整机静态稳定性数学模型。针对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ground模块提供的3种土质路面进行整机稳定性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整机在黏土、砂壤土及干沙土最大爬坡角度分别为31°、23°和18°,在黏土、砂壤土的爬坡稳定性高于干沙土;整机在黏土的侧向坡道沿等高线行驶时,土壤附着能力大于砂壤土和干砂土,速度波动最小。最后进行了爬坡稳定性的试验验证。该研究为履带拖拉机旋耕机组行驶稳定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A review of non-chemical weed control on hard surfac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ed control research to date has mainly focused on arable land, especially regarding herbicides, but also regarding non‐chemical methods. Some of these experiences can be applied to hard surface areas. However, weeds on hard surface areas cause problem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n arable land. Additionally, crop tolerance does not need to be considered when choosing an appropriate weed control method on these areas. 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describe current knowledge of weeds and weed control methods on hard surface areas and reveal potential ways of advancement. One of the shortcomings of non‐chemical weed control on hard surfaces thus far, is a lack of proper definition of efficiency of the weed control methods. To obtain effective control, more frequently repeated treatments are required than chemical weed management, thereby increasing the costs of labour and fuel. One way to reduce costs can be by adjusting the level of control to the required visual street quality. Weeds are adapted to the hard surface environment and may be less susceptible to certain control methods. This review indicates that for efficient weed control on hard surfaces there is a need for combining weed control techniques, applying sensors for detecting weeds, adapting the energy dose to type of weed flora and prevention of weeds by improved construction of new surfa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