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7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占斌  赵德明  刘红  毛薇 《中国饲料》2012,(6):22-24,30
以毛泡桐皮为原料,通过乙醇提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分别得到毛泡桐皮黄酮的粗提物和纯化物。利用油脂酸败法,测定油脂的过氧化值(POV)和诱导期(IP),计算抗氧化系数(PF)。根据抗氧化系数的大小,确定毛泡桐皮黄酮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大小。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毛泡桐皮黄酮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大小为:毛泡桐皮黄酮纯化物>粗提物>原粉;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大,其存在着剂量效应关系;0.1%毛泡桐皮黄酮纯化物的抗氧化系数大于2,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0.1%毛泡桐皮黄酮纯化物的抗氧化能力与0.02%BHT的抗氧化能力相当,0.06%毛泡桐皮黄酮纯化物的抗氧化能力与0.05%维生素C的抗氧化能力相当。  相似文献   
2.
利用患丛枝病的豫杂一号泡桐组织培养苗,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其幼苗形态和蛋白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素类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发病的症状,但不同种类的生长素对其减轻的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ABA减轻效果甚微.此外,经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的患丛枝病豫杂一号泡桐幼苗叶片蛋白质凝胶电泳中出现了在对照幼苗叶片中观察不到pI 6.3,31 kD的蛋白质(多肽).这意味着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对患丛枝病泡桐苗木的基因表达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泡桐一年生埋根苗生长、干物质积累、储存/结构分配、同比物分配等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并结合不同群体结构的研究,优化了育苗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年生长周期中,泡桐一年生埋根苗的叶面积增长和干物质积累规律均符合Logistic 方程,净同化率和比叶面积为单峰曲线,相对生长率和叶面积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储存/结构分配的变化规律与净同化率一致:而同化物的分配在各生长时期不同,生长初期主要分配给根系和叶片,速生期主要分配给叶片和茎,生长后期主要分配给茎和根系.同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和分配具有交替节律性。密度影响单株叶面积、叶片的解剖结构和光能的分布,从而影响净同化率。随着密度的增大,净同化率降低,单株生物量减小。密度对储存/结构的分配没有显著影响,但它影响同化物在各器官间的分配。通过优化方法,确定育苗密度以每亩555株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杨哓娟 《北京农业》2012,(21):12-13
以兰考泡桐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种抗氧化剂对兰考泡桐芽诱导和褐化的影响,在附加PVP和Vc的培养基上,当PVP浓度为7.0g/L时,芽诱导率最高,达到了81.85%,适宜浓度的DTT能够促进兰考泡桐叶片芽的诱导,芽诱导率最高的DTT浓度是10.00mg/L。  相似文献   
5.
根据1995-1998年杂交泡桐在我省试验研究的结果,对5个泡桐参试品种的适应性,生长特性等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3号和4号杂交种表现性状景好。  相似文献   
6.
INTRODUCTIONPaulownia is one of important species with fastgrowth and high yield oriented to industry uses inChina, paulownia wood is widely used in furniture-making, decorating materials, musical instrumentsmanufacture (Jiang Jianping 1990), etc. Brown orblack stain often appears on the surface of paulowniawood during processing and using. Discolorationseriously affects paulownia utilization, and it cancause huge loss due to low grade and price causedby stain (Cheng Junqing 1983a, 1983b…  相似文献   
7.
用FTIR、ESCA等波谱分析方法,对真菌侵蚀的泡桐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真菌侵蚀后,泡桐材的木质素含量相对比例增加、半纤维素含量降低、纤维素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提取木豆叶片基因组总DNA,通过克隆,测序木豆丛枝植原体海南株系质粒(pPPWB-Hn)的完整DNA序列,并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质粒全长序列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pPPWB-Hn质粒全长4 218 bp,含有4个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Rep、dnaG、threonine synthase和未知蛋白。其中,Rep是2次跨膜蛋白,dnaG是单次跨膜蛋白,Rep和dnaG均与质粒自主复制有关。Rep和未知蛋白可能分布在细胞质中,dnaG可能定位到细胞膜上或膜外,Threonine synthase可能定位到线粒体膜上或线粒体内腔。系统进化树显示:pPPWB-Hn与植原体16SrⅡ组的pPNWB(AY270152),pTBBperi(DQ119297)及pTBBcap(DQ119296)处在同一进化分支。  相似文献   
9.
胸苷酸激酶是d TTP从头合成和补救途径的关键酶,催化d TMP形成d TDP,在DNA复制和生物的生存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从泡桐丛枝(Pa WB)植原体中获得的的3个同源蛋白TMK-a-1、TMK-a-2及TMK-b与已报道的小麦蓝矮(WBD)、洋葱黄化(OY-W)植原体的TMK-a、TMK-b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和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Pa WBPS TMK-b与WBD TMK-2和OY-W TMK-b之间的相似性分别为95.65%和99.03%;Pa WBPS TMK-a-1与Pa WBPS TMK-a-2的相似性为90.57%,且二者与WBD TMK-1和OY-W TMK-a之间的相似性为87.32%-94.26%;而Pa WBPS、WBD、OY-W三种植原体的TMK-a与TMK-b之间的相似性仅为22.22%-25.95%。构建了Pa WBPS TMK-b、TMK-a-1、TMK-a-2的p ET28a原核表达载体,对Pa WBPS TMK-b、TMK-a-1、TMK-a-2 3种蛋白进行了原核表达,经Ni-NTA柱纯化后,利用双酶法进行了胸苷酸激酶催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Pa WBPS TMK-b具有较高的胸苷酸激酶活性,为85.96±0.74 U·mg-1,而Pa WBPS TMK-a-1和TMK-a-2几乎没有胸苷酸激酶活性。本文为进一步研究胸苷酸激酶在植原体繁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设计引物并 PCR扩增河北平山株系 PaWBPs 和江西吉安株系 PaWBJan 的 tmk 基因,直接和克隆测定tmk序列,利用DNAMAN,MEGA等软件进行序列多样性、序列变异、蛋白功能域、系统进化等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 PaWBPs和 PaWBJan中克隆测序的93条和41条 tmk-a中,分别有52和24种不同的序列,tmk-a ORF 可被划分为2类,tmk-a-1为639 bp,tmk-a-2为627 bp,PaWBPs株系tmk-a-1与tmk-a-2序列条数的比值约为2.5,而PaWBJan株系为3.3; PaWBPs有5个相同的 tmk-a-1序列与 PaWBJan的一个 tmk-a-1序列及枣疯植原体 tmk-Y 序列完全一致。因多位点突变,PaWBPs含假基因比例达48.1%,PaWBJan的为41.7%; tmk-b基因为单一序列,两株系的 tmk-b核酸序列相似性为99.8%,编码蛋白仅有一个氨基酸差异。TMK-a和 TMK-b中都具有胸苷酸激酶的3个保守功能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泡桐丛枝植原体的2个株系的所有tmk-a序列都与枣疯植原体tmk-X和tmk-Y等聚为一个进化枝Ⅰ中;而tmk-b与小麦蓝矮tmk-2等聚为另一进化枝Ⅲ,基于tmk-b序列和基于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一致,tmk-b有助于植原体16Sr组水平的分类,而 tmk-a可用于植原体株系变异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