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86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APMV-I鹅源分离株YG97鸡源分离株Y98和NDV强毒株F48E8感染SPF鸡,运用透射电镜观察该2株病毒分离株对机体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3株禽副黏病毒均引起机体肝、胰、脾、肾、心、胃、十二指肠和直肠等实质器官组织细胞的超微病变,如黏膜上皮细胞多处受损,表面微绒毛脱落;实质细胞核固缩、凝聚、凹陷、核多形性,线粒体嵴断裂、空泡样变、膜溶解,粗面内质网扩张、囊泡变,细胞浆的囊泡内及细胞浆内存在有囊膜的成熟病毒粒子等,但YG97和Y98对不同实质器官的组织细胞超微病变程度不一:胃、肝、胰、脾、肾超微病变比心脏的超微病变严重。电镜观察结果还表明:3株禽副黏病毒引起宿主细胞的超微病变有2种形式:坏死性病变和凋亡性病变。  相似文献   
2.
鹅副粘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来引起各种年龄鹅发病并致死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目前,本病在我国许多省市流行,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从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毒的组织嗜性、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性状等方面对鹅副粘病毒病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致麻鸭产蛋下降的副粘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从浙江省某麻鸭养殖基地产蛋锐减的病鸭生殖器官分离到1株致产蛋下降、不致鸭死亡的病毒株(YH99V)。该病毒易感蛋鸭,经SPF鸡胚传至第9代时致病性突然增强,第11代出现对鸡红细胞的血凝特性,通常在42~80h致死SPF鸡胚,EF15EID50为10^1.8。经磷钨酸负染电镜观察,YH99V粒子呈现圆形、杆状形、葫芦状形等多形态,直径70~400nm不等,病毒外表有囊膜,囊膜外层有排列整齐的纤突。病毒粒子和包涵体位于细胞浆内。病毒抵抗力由弱到强依次为:0.2%甲醛、24h-56℃、45min→紫外线、1h→乙醚≈氯仿≈37℃、16h—pH9→pH5→1%Try。对人眼结膜易感,鸭眼结膜不易感。接种传代细胞BHK-21、IBRS-2均能引起细胞病变。YH99V株与同样引起鸭产蛋下降的AIV、鸭源EDSV无抗原相关性,而能被禽副粘病毒Ⅰ型阳性血清中和。根据试验结果,初步将YH99V判定为鸭副粘病毒。  相似文献   
4.
以大量提取的鹅副黏病毒(GPMV)H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VAXⅠ-HN和空载体pVAXⅠ肌肉注射BALB/c小鼠。利用MTT法检测免疫小鼠的T细胞增殖活性,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GPMV抗体,观察GPMV H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VAXⅠ-HN在小鼠中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小鼠血清中GPMV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ELISA试验结果OD492值分别为1.360 0±0.101 7和0.358 0±0.018 1;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刺激指数(SI)差异不显著,其SI值分别为1.181 2±0.030 1和1.119 1±0.035 5。由此说明,GPMV H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可以诱导小鼠产生明显的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5.
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HN)是鹅副粘病毒诱导体液免疫的重要靶抗原。经pMD18-T-HN阳性质粒扩增了HN基因,亚克隆至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lueBacHis2A,并将其与线性化的杆状病毒共转染对数生长期的sf 9细胞,得到重组杆状病毒rBv-HN,试验表明,HN在昆虫细胞中得到表达,且产物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GPMV SF02株M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通过RT-PCR扩增JS/1/97/G0株M基因主要抗原位点片段M1,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所扩增的M1基因核苷酸长为444 bp,共编码148个氨基酸.将M1同载体PGEX-6P-1连接后,转化入E.coli BL21(DE3)PlysS,经IPTG诱导表达出目标蛋白,与预计相符.对表达的M1蛋白进行Western blot鉴定,表明所表达的M1蛋白可以与GPMV SF02株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GPMV SF02株的N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采用RT-PCR扩增出与预期设计的1470bp大小相符的片断,将此扩增产物克隆入PMD18-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扩增的NP基因的核苷酸长为1 470bp,共编码490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JS/1/97/Go与国内的SF02株的NP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8.6%,氨基酸同源性为99.6%.由此可见,鹅副粘病毒JS/1/97/Go分离株与SF02株的亲缘关系较近,同属于新城疫Ⅶ型基因.而其与LaSota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5.2%,氨基酸同源性为90.8%.说明该毒株相对于经典的NDV在NP基因上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8.
鸭副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军  丁巧玲  袁生  袁圣丹  万碧燕  朱晓玲 《中国家禽》2006,28(24):135-136,139
从广东省某鸭场的病死番鸭肝脏中分离一株病毒,该病毒对雏鸭、种鸭、蛋鸭均可引起发病。接种鸭胚传至第6代时病毒对鸡红细胞的血凝性稳定,通常在72h开始致死非免疫鸭胚,死亡率为80%。经磷钨酸负染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多呈现椭圆形,长轴为167~264nm,短轴为131~139nm,病毒外表有囊膜,囊膜外层有排列整齐的纤突。病毒与禽流感病毒无抗原相关性,能被禽副黏病毒I型阳性血清所中和。根据试验结果,初步将分离的病毒判定为鸭副黏病毒。  相似文献   
9.
2005年在山东地区部分肉鸽养殖场出现鸽子大量死亡现象,从死亡鸽中分离到三株鸽Ⅰ型副粘病毒(SD05027,SD05028,SD05029),其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分别为69h,69.6h,81.6h;鸡脑内接种指数(ICPI)为1.31,1.43,1.48,证明此次分离的三株病毒株均属速发型新城疫病毒。应用RT-PCR技术对F基因重要功能区片段扩增后进行序列测定,分析表明,F蛋白裂解位点处的序列(112R/K-R-Q-K-R-117F)与新城疫强毒在这一区域的序列相符。与多株已报道的NDV参考株相应片段进行序列比对和基因进化树分析,将其鉴定为基因VIb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