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52篇
  免费   1051篇
  国内免费   1732篇
林业   843篇
农学   1539篇
基础科学   1497篇
  6721篇
综合类   7871篇
农作物   769篇
水产渔业   351篇
畜牧兽医   835篇
园艺   632篇
植物保护   1377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538篇
  2022年   739篇
  2021年   779篇
  2020年   833篇
  2019年   903篇
  2018年   635篇
  2017年   958篇
  2016年   1195篇
  2015年   913篇
  2014年   1078篇
  2013年   1420篇
  2012年   1696篇
  2011年   1417篇
  2010年   1041篇
  2009年   1047篇
  2008年   859篇
  2007年   1027篇
  2006年   892篇
  2005年   773篇
  2004年   537篇
  2003年   478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294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于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增加养分有效性有重要作用。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成土壤结构的最小单元,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形成转化过程与土壤固碳过程息息相关,因而研究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关系及团聚体有机碳影响因素对于土壤结构的改善和土壤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总结,明晰了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关系,阐述了土壤类型、施肥方式、土地利用和矿区复垦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并从生物质炭的长期定位研究和复垦矿区的土壤修复两方面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研究进行展望,研究结果可为合理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地采用马铃薯连作模式,设置3个施肥处理,即:单施化肥(T)、有机肥配施化肥(YTF 1/2)、全量有机肥(YTF)。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马铃薯农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马铃薯产量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土壤指标有土壤容重、孔隙度、饱和导水率、有效磷。YTF处理较T处理可分别显著(P<0.05)降低土壤容重16.8%,增加土壤孔隙度12.7%,提升饱和导水率25.3%。YTF处理可显著提升土壤有效磷含量43.0%,但各处理间土壤pH、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之间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同时,较之T处理,YTF处理亦可显著提升土壤团聚体含量。YTF和YTF 1/2处理可分别较T处理提升马铃薯产量24.6%和12.8%。因此,施用有机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物理性状,亦能促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以亚麻籽油、大豆油、菜籽油与葵花籽油为原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氧化并测定其不同时间的同步荧光光谱,分析同步荧光光谱及荧光物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种植物油不同温度下的同步荧光光谱峰变化主要集中在300~415 nm内,且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存在波动现象;在50℃和150℃加热氧化条件下,300,330,375,415 nm这4个峰都存在明显的波动现象;二维相关分析表明,这4个峰的荧光强度变化速率不同,不同油变化差异较大;同种油在不同温度下,4个峰的波动情况、相互关系、变化速率均有明显差异。这些峰的变化与油脂氧化过程中荧光物质和油脂氧化程度的变化有关,可以利用同步荧光光谱的变化特性作为监控油脂氧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番茄褪绿病毒在湖南省首次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7月在湖南省蔬菜病害调查中发现,4种茄科蔬菜表现出叶脉间褪绿、叶片黄化等症状,疑似被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 CV)感染,同时叶片背面聚集了大量烟粉虱。采用To CV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对采集的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样品和烟粉虱样品进行RT-PCR检测,均扩增出目标条带,且扩增序列与北京番茄To CV分离物(KC887999.1)部分序列相似度为99.0%,确认采集样品被To CV感染。4种茄科蔬菜To CV的感染率达70%~100%;发病叶片上烟粉虱的带毒率为66.7%~87.5%;鉴定出烟粉虱的生物类型为MED烟粉虱。这是湖南省首次确认该病毒,需要引起关注和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我国南方栗仅宜于菜用,加工极易开瓣和糊化,经过几年的筛选和加工试剂,永荆3号品种可生产B-E级标准的糖水栗子罐头。  相似文献   
6.
Mid-storage hydration-dehydration treatments with medium-vigour lettuce seed very effectively reduced physiological deterioration in storage and ultimately showed better field emergence and final yield. Soaking-drying treatment of high-vigour lettuce seed was not effective. Pre-sowing treatment of medium-vigour lettuce seed, though less effective than mid-storage treatment, gave better field performance, but high-vigour seed did not benefit from the treatment. For carrot, both mid-storage and pre-sowing seed treatments proved beneficial, with the former showing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latter. Unlike lettuce, well-preserved carrot seed responded positively to the pre-sowing treatment.  相似文献   
7.
Abstract. A two year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a semiarid Mediterranean area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n soil erosion of adding different urban organic wastes: a stabilized municipal waste (compost), an unstabilized municipal waste, and an aerobic sewage sludge. All the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reduced soil erosio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soil. The soil amended with compost was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reducing soil loss by 94% and runoff by 54%.  相似文献   
8.
赵强基 Garr.  DD 《作物学报》1993,19(5):402-411
在菲律宾的雨养旱地、雨养低地和灌溉田种植制度研究基点上,分别对各种农民和拟推广的实验种植方式,进行了生物量及其组成、作物分器官的 C、N、P、K 含量与分布比率、作物残茬燃烧后 C、N、P、K 损失测定。从添加与取走两个方面,分三种添加与取走情况,计算了土壤N、P、K 的部分养分平衡与有机质平衡。结果显示:在当地施肥水平下,即使归还全部残茬,很难维持 N、P、K 的养分平衡,但能较好满足土壤有机质平衡。为维持土壤有机质的年平衡,雨养低地和雨养旱地需分别归还1400和1900公斤生物物质/公顷.年。并对当地维持养分平衡的途径作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猪场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及其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彭里  王定勇 《家畜生态》2003,24(2):67-69,72
规模化养猪场所产生的废水污染,已成我国农村面临污染的重要来源。针对这种污染,近年来出现了多种养猪场废水处理法,其中研究和应用最广的是生物处理法。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猪场废水生物处理法的现状分析后认为:用生物处理法处理猪场废水是今后猪场废水处理的发展方向;而生物处理法自身的发展方向是混合处理法;计算机和生物工程技术将进一步与生物处理法相结合运用于猪场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10.
Campylobacter numbers on broiler carcasses can increase dramatically during defeathering because of leakage of contaminated gut contents in the feather-picking machine. Food-grade organic acids have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in killing bacteria. Placement of organic acids into the cloaca prior to defeathering was tested to determine if such a treatment could lower the number of Campylobacter that escape and contaminate broiler breast skin during automated feather removal. Campylobacter numbers on the breast skin of treated carcasses increased during defeathering but resulted in numbers that were only about 2% of those observed on control carcasses. Placement of food-grade organic acids in the cloaca of broiler carcasses may be useful as a means to lessen the impact of automated defeathering on the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of carcasses during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