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32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14篇
  41篇
综合类   254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得到了两类混合变元中立型微分方程的解的某些新的振动准则,大大改进了〔[5,7-9〕的结果.并推出了变系数的混合中立型方程.  相似文献   
2.
以蝴蝶兰鲜切花为试材,对切花花被不同生理阶段3种酶活性的变化进行测量分析,以期为蝴蝶兰切花寿命的延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萼片和花瓣中的过氧化物酶(POD)从花苞期到半开期酶活性变化不明显,从半开期到衰老期酶活性显著升高。花瓣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从花苞期到半开期酶活性升高,从半开期到衰老期酶活性显著降低;萼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不显著但也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花瓣中的中性蛋白酶(NP)从花苞期到半开期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半开期到盛开期呈下降趋势,盛开期到衰老期呈上升趋势;花萼中的中性蛋白酶从花苞期到盛开期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从盛开期到衰老期呈上升趋势;总体来看中性蛋白酶的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辐射法和中性2,2,6,6-四甲基哌啶-1-氧化物(TEMPO)自由基氧化工艺来预处理竹浆纤维素,之后用超声波机械处理制备微纤化纤维素。实验结果表明,在60℃下,TEMPO用量为0.15 mmol/g(以绝干浆计,下同),Na Cl O2用量为10 mmol/g,Na Cl O用量为1 mmol/g,微波氧化2 h,其羧基含量最高到达0.729 mmol/g,氧化效果最佳,超声波处理后微纤化纤维素得率高达85.7%。FT-IR分析表明纤维素氧化后引入羧基官能团;XRD结果揭示纤维素氧化反应只发生在纤维素的无定型区或结晶区表面;纤维素氧化前后的聚合度(Dp)结果表明相对于碱性氧化,微波辐射和中性TEMPO氧化对纤维的降解程度低,从而有效地保持了纤维素原本的长度。  相似文献   
4.
植物种在群落多样性格局组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一直是生态学重点关注的问题。2010 年在吉林蛟河建立面 积为21.12 hm2 的近熟林监测样地,样地中记录到DBH 1 cm 木本植物32 405 株, 共计50 种木本植物。利用单物 种-面积关系模型分析了样地内30 种木本植物对局域群落多样性格局的影响,利用完全空间随机化模拟计算植物 对局域多样性促进或抑制的显著性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ISAR 模型没有考虑竞争的非对称性,在相同取样 面积下,同一树种的mISAR 值普遍低于ISAR 值。不同树种的mISAR 曲线更加分散、区分度更为明显,且具有明显 的尺度依赖性。2)在0 ~50 m 空间尺度上,簇毛槭、黑樱桃、翅卫矛、稠李、大果榆、花楷槭、毛榛和青楷槭为多样性 促进种;水榆为中性种;红松、色木槭、胡桃楸在绝大多数空间尺度上表现为抑制种;其余树种绝大多数在小尺度上 表现为促进种。3)在中小尺度上,促进种决定了局域群落多样性格局组建; 在较大尺度上,促进种和中性种共同作 用于群落多样性格局的组建,并且随机过程的影响相对更强。因此,促进种和抑制种所代表的确定性过程与中性 种所代表的随机过程共同作用于森林群落多样性格局构建过程, 并且二者起作用的空间尺度不同。   相似文献   
5.
Low selenium (Se) in soil and forage can adversely affect on the quality of animal-derived foods, and hence on human health. Lambs grazed on mixed pastures of alfalfa (Medicago sativa) and tall fescue (Festuca arundinacea) were supplemented with five levels of Se [0, 3, 6, 9 and 12 µg/kg body weight (BW)]. The intake of dry matter (DM) and organic matter (OM) varied with the level of Se supplementation, with a peak at 6 µg Se per kg BW (p ≤ 0.05). Gross energy (GE) intake, digestive energy (DE) intake and metabolic energy (ME) intake were higher at 6 µg Se per kg BW than at other Se levels (p < 0.01); in addition, methane energy (CH4-E) output was lower at 6 µg Se per kg BW. Supplementation with S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nitrogen (N) intake, faecal N and urine N, for which the peak values were 20.2 g N/, 5.62 g N/day and 7.92 g N/day, respectively, at 6 µg Se per kg BW. Se intake, blood Se, faecal Se, urine Se and retained Se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forage crude protein (CP) content (p < 0.001) but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tent of neutral detergent fibre (NDF) (p < 0.001) and acid detergent fibre (ADF) (p < 0.001). Thus, we recommend the addition of 6 µg Se per kg BW to sheep grazed on pastures in regions with low soil Se.  相似文献   
6.
This paper empirically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of China Neutral Technology by Embodied Spillovers from North America, and the effect on China economic growth. The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effects of technology spillovers on both the innovating and the receiving economies depend on SS and AC. The three sectors spillovers of North America can improve China's Hicks-neutral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ut only the third industry can increase the output of same industry of China, and decrease the output of other two industries. Based on the simulations, some advices are given on China trade policy.  相似文献   
7.
张玲  王延秀  高清华  段可 《园艺学报》2017,44(6):1049-1060
在草莓蔗糖碱性/中性转化酶家族基因(Fa.A/N-Inv)成员序列分析的基础上,以‘申阳’和‘红颜’草莓为材料,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了Fa.A/N-Inv家族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果实发育过程中A/N-Inv酶活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果实发育阶段糖分积累规律。结果表明:(1)Fa.A/N-Inv是由8个成员组成的多基因家族;(2)4个Fa.A/N-Invs不仅具有组织特异性,还具有果实发育阶段特异性和品种特异性表达特点;(3)4个Fa.A/N-Invs的表达受细胞分裂素(BA)、赤霉素(GA)和生长素(IAA)诱导;(4)蔗糖和葡萄糖作为A/N-Inv酶促反应的底物和产物,分别对4个Fa.A/N-Invs转录表达起正、负反馈调节作用,此外蔗糖还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诱导Fa.A/N-Invs表达;(5)‘申阳’草莓A/N-Inv酶活性在绿果阶段低于‘红颜’,其余阶段均高于‘红颜’;(6)成熟果实中蔗糖含量‘红颜’(50.7 mg·g~(-1) FW)约为‘申阳’(23.2 mg·g~(-1) FW)的2倍。  相似文献   
8.
以泾惠渠灌区为例,针对井渠结合灌区地下水超采及地下水位上升而导致的农田灌溉水环境等问题,从水位调控水量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地下水位合理埋深的水资源调控模式。在确定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和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地下水位合理埋深上下限的基础上,结合PSO-RBF神经网络对地下水位埋深预测的结果,设计了基本、节水两种水资源联合方案,对不同保证率下的灌区水资源进行了联合调控。结果表明:泾惠渠灌区地下水位合理埋深上限介于1.76~3.50m,下限介于8.7~25.0m,不同水文地质单元、植被类型的水位埋深上下限值差异较大;水资源联合调控时,局部地区出现地下水超采,需加强节水灌溉和多水源的联合调控。  相似文献   
9.
唐学芳  孙辉  罗英  唐亚  祝其丽 《土壤通报》2008,39(2):270-274
研究了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沿绒布河谷海拔4400~5550m的夏季土壤中水解酶类脲酶、中性磷酸酶活性,并探讨了这两种土壤酶与土壤有机质和海拔高度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升高,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活性呈高低波动变化,在研究区域出现多个峰值,总的趋势是上升的,其最大值分别出现在海拔5500m和5450m处。(2)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脲酶活性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活性与海拔的相关性不具显著性意义,中性磷酸酶活性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在建立农业高科技投资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农业高科技投资项目风险评价模型,并运用实例对其进行了训练和预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说明该模型能较为准确地按照专家的评价方法进行工作,为农业高科技投资项目提供了现实可用的风险预测及风险控制工具,同时进一步显示出神经网络模型在现代农业经济非线性领域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