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467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6篇
  76篇
综合类   264篇
农作物   27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约1000块样地资抖,系统地研究了黑龙江省落叶松人工林的地位指数级导向曲线模型。通过林业统计分析软件Statistica6.0对各落叶松人工林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比较,结果为:从拟合精度、曲线走向与散点分布趋势、残差分布等综合考虑,舒马切尔曲线函数比较适合落叶松人工林地位指数级导向曲线模型的拟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了落叶松人工林抚育后径级结构特征。试验表明,抚育后的林分在一定密度条件下,其密度遵从Weibull分布,并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不变;其密度较大,Weibull参数值在2~3间变动,b值在6~8间变动;稀疏时不能用Weibull分布模拟。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福建省速生丰产林持续优质发展,系统分析了与营造速生丰产林相关的种苗基础和种苗问题,提出了与发展速生丰产林相适应的种苗对策.  相似文献   
4.
采用解析木导向曲线法编制了辽东地区日本落叶松地位指数表。在此基础上,对落叶松地拉指数与立地因子及落叶松栽植代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不同栽植代数对落叶松人工森地位指数影响差异显,落叶松连作造成立地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5.
利用36块落叶松一样树混交林标准地调查资料,研究其幼龄期林分Ⅰ级木单位面积株数与林分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Ⅰ级木的株数并非随密度的增加而直线递增,而是趋向“二阶常数”分布,且在同一年龄阶段,在较低的密度范围(2325~4800株/hm2)或较高的密度范围(4801~6750株/hm2).Ⅰ级木的株数变动幅度不太大。  相似文献   
6.
日本落叶松在四川引种栽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日本落叶松在四川20多年来的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证明引种是成功的。并进一步探讨了日本落叶松在四川各地的引种效果和树种生态适应性,提出了按四川自然地理分区和森林分区为基础的引种适生区划分标准。综合分析认为日本落叶松应成为四川省中山地带和高山峡谷区低海拔地带主要速生丰产造林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肥料种类和施肥剂量对秃杉人工林进行施肥对比试验。观测胸径、树高和蓄积生长量,分析不同肥料种类和施肥剂量对秃杉人工幼龄林高、粗和蓄积生长量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施肥措施对秃杉人工林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年高生长增加34%,粗生长增加26%,蓄积生长增加35%。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北方茶园黑刺粉虱发生规律, 2016年—2017年于山东烟台系统研究了日光温室盖保温被?日光温室及露地3种栽培模式茶园黑刺粉虱发生规律?结果表明, 3种栽培模式茶园黑刺粉虱均以若虫在叶片背面越冬, 1年发生4代, 世代重叠严重?日光温室盖保温被栽培模式越冬代成虫羽化较日光温室和露地栽培发生早28 d左右, 日光温室和露地栽培模式下黑刺粉虱发生期差异不显著?3种栽培模式茶园黑刺粉虱成虫全年均有4次发生高峰期, 第1次高峰期日光温室盖保温被栽培模式较日光温室早20 d左右, 日光温室较露地早30 d左右?黑刺粉虱发生量依次为日光温室>露地>日光温室盖保温被, 均于10月上旬陆续以3龄若虫在叶片背面越冬?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植被指数时序特征是否有利于落叶松人工林提取,以孟家岗林场为研究试验区域,根据落叶松人工林季相和物候特征,利用Landsat8OLI影像数据提取研究区内5种植被的归一化植被指数(I NDV)、差值植被指数(I DV)、比值植被指数(I RV)、增强型植被指数(I EV),构建相应的植被指数时序特征。采用最大似然和随机森林两种方法对单一时相影像和加入植被指数时序特征的影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影像中加入植被指数时序特征后,最大似然算法的分类总体精度为89.53%,Kappa系数为0.87,比单一时序特征的影像分类精度提高了13.35%;随机森林算法的森林类型分类总体精度为93.22%,Kappa系数为0.92,比单一时序特征的影像分类精度提高了19.8%。因此,加入植被指数时序特征后能得到更高的落叶松人工林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森林抚育措施对华北落叶松生长的影响,在宝鸡市马头滩林业局选择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作为研究对象,对经过抚育措施后影响华北落叶松生长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林分进行抚育后平均胸径和生长率都是增加。 2、华北落叶松林分进行抚育后平均胸径和生长率增长的年数不同,在抚育后2-3年达到了最大值,林分进行抚育后生长率变化规律是先增加后下降,呈正态曲线的变化趋势,说明其生长速度由于生长空间增大而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