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copulation, egg laying, 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amino acids and fatty acids in Neptunea arthritica cumingii during embryogenesis were studied to understand the embryo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in the early life pha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 arthritica cumingii has direct development within the egg capsul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mbryos was classified into five stages: cleavage, egg swallowing, protoconch forming, shell development and juvenile. Embryos develop through the provision of nurse eggs as an extra‐embryonic source of nutrition. As development continued, the body of the embryo began to coil. After about 70–80 days, young N.arthritica cumingii started to emerge through a hole underneath the capsule. Biochem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amount of amino acids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as embryonic development progressed. The content of all nine essential amino acid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egg‐swallowing stage to the post‐larva stage (p < .05). Concentrations of five of the seven nonessential amino acids also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the egg‐swallowing stage to the post‐larva stage; the exceptions were Ala and Gly. Gly is the only amino acid that consistently increased in concentra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Most fatty acids increased after the eggs hatched, except for C20:1, C20:2, C22:5 and C22:6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The data in this study may provide a starting point for the formulation of well‐balanced early‐stage larval diets, although N.arthritica cumingii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ion stage.  相似文献   
2.
李鸣 《节水灌溉》2001,(1):8-11,14
本文讨论水力模型的基本形式和管网中管件的定理,以及在水力分析中的应用。作者提出了管网部件的概念,并给出管件的定义及其组合基本定理。并指出根据基本定理的两个重要参数-管件的比例系数和指数系数,可以唯一确定管件任一断面的幂函数数学。文中也讨论基本定理的应用和管网水力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茄28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loctopunctata Fabricius)的我国茄科植物上的重要的害虫种类.本文以此虫为材料,研究了该虫的交配起始时间与交配持续时间,以及不同的交配持续时间其产卵量和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虫的交配起始时间和交配持续时间变化幅度较大,平均分别为(36.61±3.24) min和(49.87±1.06) min,且两者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雌虫的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与交配持续时间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表明延长交配时间与雌虫贮存的精子数量相适应.同时,结果还表明,该种类至少需要10 min以上的交配才能导致卵的孵化.  相似文献   
4.
锈色粒肩天牛生物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Hope)对我国的重要绿化树种国槐构成很大的威胁。作者通过室内饲养及野外调查,总结分析了锈色粒肩天牛的各虫态历期、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该虫雌雄成虫羽化时间不一,不同个体交尾的时间、次数及交尾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卵的孵化高峰在7月下旬-8月上旬;幼虫蛀食有一定的规律性;蛹期大约在5月上旬-6月下旬。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神农架川金丝猴投食群的性行为及近亲繁殖回避机制,2008年4~11月,采用行为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人工投食猴群的性行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邀配行为次数在性别间差异显著,雌性多于雄性.雌性邀配成功率在年龄间差异显著,成功率顺序由高到低为:成年、青年和少年.交配过程中有其它个体的干扰,干扰形式有4种类型,不同干扰类型的成功率差异显著.雌性存在多次邀配行为,此行为可提高邀配的成功率.性行为的成功率相对较低,表明川金丝猴的交配目的不仅限于繁殖.  相似文献   
6.
高晋华 《山西林业科技》2009,38(3):12-14,36
明纹柏松毛虫(D end rolim us suffuscus illustratus L a jonqu iere)是侧柏树重要的暴发性食叶害虫。该虫在山西省1 a发生1代,以3龄-5龄幼虫越冬,翌年3月底至4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上树取食。幼虫多为8龄,幼虫期133.5 d,幼虫越冬前期和结茧化蛹前期发育历期较长;雌蛾比雄蛾寿命长,雌蛹蛹期21 d,雄蛹蛹期28.5 d。可结合蜘蛛、食蚜蝇、赤眼蜂、平腹小蜂等天敌对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光照处理、捉蛾交配时间两方面探讨与家蚕发蛾整齐度及产卵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以传统的早上5点捉蛾交配最好,而光照处理以深夜0点开始感光,8h以上、16h以内这一时段为好.  相似文献   
8.
对台湾长翅稻蝗雌成虫与台湾长翅稻蝗和小翅稻蝗雄成虫先后进行48h配对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在它们交配以后,有足够使4卵块以上的卵受精的精子进入雌成虫,并贮存于其受精囊内.在雌成虫产下4卵块卵以后,仍具有受精能力.在台湾长翅稻蝗♀×小翅稻蝗♂后,以原台湾长翅稻蝗♀×台湾长翅稻蝗♂;或台湾长翅稻蝗♀×台湾长翅稻蝗♂后,以原台湾长翅稻蝗♀×小翅稻蝗♂,所获得的F1代,均为后来交配雄虫的子代.后来交配雄成虫的精子能取代雌虫受精囊内已有的先前交配雄成虫的精子,并使其受精.台湾长翅稻蝗和小翅稻蝗雄成虫交配后长时间的mounting是一种守卫行动.目的在于阻止雌成虫再与其他雄成虫交配,保护其精子免被取代  相似文献   
9.
使用基于Etho Vision XT11.5软件的视频轨迹分析仪检测了交尾和未交尾的雌、雄小贯小绿叶蝉成虫对茶鲜叶和黄、白、绿色卡的搜寻行为,结果发现:(1)未交尾雌成虫从释放点缓慢地搜寻到叶片,大多时间在叶片之外区域活动;交尾雌成虫从释放点较快地搜寻到叶片,较多时间在叶片上活动;(2)未交尾雄成虫从释放点较快地搜寻到叶片,大多时间在叶片上搜寻,轨迹长而复杂且速度快;交尾雄成虫较多时间在叶片之外区域搜寻,速度稍慢;(3)受到刺激时试虫就会展翅,致体翅面积增大,大于正常体翅面积60%、20%~60%、20%以下的运动状态分别称为狂躁、活跃和静止行为,交尾后雌、雄成虫狂躁历时均显著长于交尾前;(4)交尾前或交尾后,在黄色卡上雌成虫搜寻历时长于雄成虫,而在绿色卡上雄成虫搜寻历时长于雌成虫;(5)交尾之后,雌虫在黄卡区域出现频率和搜寻时间皆略有增加,在绿卡区域出现频率和搜寻时间皆明显减少;相应地,雄虫在黄卡、绿卡区域出现频率和停留时间皆略有减少。分析认为:交尾前,雄虫对茶叶的趋性强于雌虫;交尾后,雌虫对于叶片气味定向性增加,而雄虫对叶片气味的偏好性稍减弱;雄虫稍嗜好绿色,雌虫稍嗜好黄色;交尾稍增强了雌虫对黄色的嗜好,略降低了雄虫对于绿色的嗜好。  相似文献   
10.
家蚕母种继代繁育交配设计对长期稳定化选择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家蚕母种继代繁育中的两种交配设计群体近交系数的估测结果表明,每个小系选留3个蛾区并进行循环配对交配,比只选留2个蛾区的同胞交配可以有效地控制小系内近交系数的极度上升。对两种交配设计群体7个世代谱系资料的分析表明,在相同的稳定化选择下,群体近交系数的极度提高对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影响不大,但对健康性影响较为明显。如选留3或4个蛾区,并进行循环配对交配,可以有效地控制小系内近交系数的极度上升,从而在不影响主要经济性状的情况下有利于保持品种的健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