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麦16“灌浆快”与颖果显微结构和内源生长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麦16是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具有灌浆速度快、粒重高等特点。为探明扬麦16"灌浆快"与颖果结构和内源生长素的关系,以宁麦13为对照,显微观察了扬麦16颖果维管束、胚乳细胞和传递细胞发育的变化特征,测定了千粒重和生长素含量。结果表明,扬麦16胚乳中淀粉体和蛋白体发育好,胚乳充实饱满,最终粒重高;灌浆过程中扬麦16颖果内源生长素水平高,促进了同化物向籽粒的调运和胚乳细胞的分裂;扬麦16颖果维管束发达,筛管面积大,韧皮部卸载能力强;扬麦16颖果传递细胞分化早,细胞壁内突结构发达,养分转运能力强。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氮处理对水稻颖果灌浆和呼吸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研究施氮量和施氮时期对水稻颖果生理活性的影响,以一籼一粳两个水稻品种为材料,施用分蘖肥和孕穗肥,并在施氮总量相同的条件下设置了前高后低和前低后高两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增施氮肥维持了水稻颖果灌浆后期较高的含水率,延长了颖果灌浆充实的时间;维持了水稻颖果灌浆充实期尤其是灌浆后期较高的呼吸速率,并且使颖果维持较高呼吸活性的时间延长;延长了颖果各组织维持脱氢酶活性的时间。其中孕穗肥较高的施氮处理比分蘖肥较高的施氮处理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施氮时期对扬稻6号颖果发育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相同施氮量下不同施氮时期(分蘖期和孕穗期)对扬稻6号颖果发育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增施氮肥(尿素)特别是孕穗肥能显著提高稻米精米率、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降低垩白粒率和直链淀粉含量;在分蘖期和孕穗期施氮肥能明显影响颖果发育,提高粒重,而后者的效果更为明显;在颖果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增施氮肥能显著降低颖果的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但对支链淀粉含量影响较小;不同时期增施氮肥特别是孕穗肥对淀粉体和蛋白质体的发育及结构均有显著影响,能显著改变籽粒中不同部位特别是腹部淀粉体和蛋白质的分布、数目和形状。与对照相比,淀粉体和蛋白质体的排列更紧密、相互间空隙较少、数量增加、密度增大,淀粉体形状多数呈晶状体。  相似文献   
4.
镉污染严重着威胁农业的健康发展,如何有效抗镉减毒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然而目前缺乏高效的抗镉药物及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本实验借助Lorke法为基础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析方法,检测了油酸、化香树果序、黄连素等不同潜在的抗镉化合物的减毒作用。通过改良后的Lorke法测定不同抗镉药物对小鼠的径口镉LD50的影响。结果显示,与200mg/kg维生素C相比,在灌胃200mg/kg油酸、化香树果序、黄连素能够减轻镉的毒性,提高镉的LD50。对照的LD50由140-160mg/kg分别上升至300-320mg/kg(油酸组),280-300mg/kg(化香树果序组)和320-340mg/kg(黄连素组)。以上结果表明,以Lorke法为基础的LD50分析方法,能够评价出油酸、化香树果序、黄连素的减镉毒作用,及其剂量-效应关系。以上结果同时证明了相同剂量下黄连素效果要优于油酸、优于化香树果序。  相似文献   
5.
四个不同粒重水稻品种颖果发育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粒重差异较大的4个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树脂切片、酶解胚乳细胞和显微观察等方法,比较研究了品种间在颖果生长、胚乳细胞增殖、果皮和胚乳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了影响颖果生长的因素。 大粒品种颖果发育时间较小粒品种长,其胚乳细胞数、胚乳干质量及单个胚乳细胞平均干质量均高于小粒品种。在粒重相近的情况下,籼稻颖果发育和淀粉积累快于粳稻。与小粒品种相比,大粒品种子房壁细胞中淀粉粒多,子房壁细胞生长的持续时间长,果皮及背部维管束衰亡迟。 小粒品种胚乳外层细胞在花后7 d已转化成糊粉层细胞,大粒品种胚乳外层细胞要在花后10 d才转化成糊粉层细胞。 大粒品种的库容大和生理活性期长是其颖果能显著增大的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6.
小麦颖果腹部维管束韧皮部细胞的超微结构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小麦颖果发育过程中韧皮部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颖果发育的早期和中期,韧皮薄壁细胞与伴胞、中间细胞间,以及韧皮薄壁细胞之间都有丰富的胞间连丝。筛分子(SE)与伴胞(CC)间、SE/CC复合物之间、筛分子与韧皮薄壁细胞间缺少胞间连丝。但SE和CC与中间细胞间、以及中间细胞相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两个优质籼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优质稻颖果在发育进程中蛋白四组分、赖氨酸、色氨酸含量的累积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颖果干重和蛋白质含量从开花后6—21d期间持续增长,尤以花后前16d更甚,两个品种颖果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干重变化金晚1号呈“S”形曲线,金优1号呈抛物线,蛋白四组分在开花后8-11d期间都有很高的生成速率,赖氨酸的百分含量随颖果成熟度的提高而降低,色氨酸的百分含量变化则相反。  相似文献   
8.
China is one of the leading nations in production as well as consumption of rice. Almost more than half of Chinese people live on rice. But most of the widely grown rice is of low quality, especially with high amylose content [1]. The higher level of amyl…  相似文献   
9.
10.
云南6种竹子种子萌发和贮藏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马来甜龙竹Dendrocalamus asper (J. A. et J. H. Schult) Backer ex Heyne、黄竹D. membranaceus Munro、巨龙竹D.sinicus Chia et J. L. Sun、“大白竹”Schizostachyum sp.、灰香竹Chimonocalamus pallens Hsueh et Yi和筇竹Qiongzhuea tumidissinosa Hsueh et Yi等6个坚果状颖果、典型颖果和浆果状颖果3类竹子种子进行了萌发和贮藏试验。6个竹种种子均未观测到明显的休眠期,新鲜的成熟种子播种后5~15 d内发芽,约15 d内完成整个发芽期。场圃发芽率以坚果状的马来甜龙竹(发芽率84.0%)、黄竹(81.0%)表现较好;典型颖果类中,巨龙竹(43.3%)和大白竹(73.5%)种子发芽率差异明显;而浆果状的筇竹的发芽率最低(25.0%)。MS+BA0.5+NAA0.2的培养基适合于竹类种子萌发。室温(20~25℃)层积的发芽率明显高于4℃层积的发芽率。浸种10 d后黄竹、马来甜龙竹、大白竹、筇竹的种子的发芽率降至0~5.5%。在4℃冷藏或室温阴干贮藏条件下,三类竹子种子发芽率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急剧下降,贮藏3个月后,发芽率下降到0~4.0%;种子拌土对延长其种子寿命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