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613篇
农学   65篇
基础科学   33篇
  68篇
综合类   422篇
农作物   7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适应力强、能够防火等特性。本文从选择良种壮苗、林地规划(林地选择、整地设计、密度设计)、定植、基础设施建设、松土除草及间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油茶造林的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油茶造林业主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
舒城县油茶低产林类型与综合改造技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城县是安徽省油茶重点发展县,油茶产业开发走在全省的前列。本文阐述了舒城县现有油茶低产林类型、改造模式及其技术措施,对分类实施油茶低改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连续3年在广西柳州市对5年生油茶人工林进行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后,处理Ⅱ的树高、地径和冠幅的增长量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即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直接施入油茶林地最有利于营养生长,而处理CK(不施肥)各项生长指标的增长量最低。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各指标的影响差异较大,经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得出土壤综合肥力的高低顺序,其中处理Ⅲ(即无纺布包装有机—无机复混肥)施肥后对油茶林地土壤综合肥力的提高最显著,其次为处理Ⅰ(即有机栽培肥料),不施肥处理CK的土壤综合肥力则显著降低,土壤质量退化严重。  相似文献   
4.
不同比例的茶籽壳和木屑组合成5个试验配方,比较不同配方对菌丝生长、子实体经济性状和生物转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个配方中,配方4(棉籽壳50%、茶籽壳15%、木屑5%、麦麸20%、玉米粉7%、石膏1%、磷肥1%、石灰1%)为优选配方。  相似文献   
5.
对云南省辣木(Moringa oleifera)种植区域的生产状况及适宜性进行了调查和评价。根据气候条件适宜性,综合考虑年平均气温、≥10℃积温、极端最低气温和指示植物等因素,初步把种植区按县划为适宜区、次适宜区及不适宜区。结果表明,云南辣木适栽区域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澜沧江、红河、怒江、依洛瓦底江和南盘江等水系的低热河谷区。这为云南省辣木种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寻影响油茶高接换冠后枯桩的相关因素,为今后油茶高接换冠技术改良提供理论依据,调查研究了嫁接方法、接穗品种、砧木粗度、留截高度和嫁接方位等因素对油茶高接换冠后枯桩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因素对油茶枯桩程度影响极显著。其中,采用插皮腹接、砧木直径2~6 cm枯桩程度最低;采用‘华硕’和‘湘林XLJ14’其枯桩程度显著低于其它品种;留截高度越低枯桩程度越低;嫁接方位在外侧枯桩程度最低。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留截高度对油茶枯桩程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嫁接方法、砧木直径和嫁接品种;而嫁接方位对油茶枯桩程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7.
By using RACE (rapid amplification ofcDNA ends) based homologous cloning strategy, we have successfully isolated the genomic and full-length cDNA sequences of a gene encoding typical DFR (dihydroflavonol-4-reductase) from black-seeded Brassica campestris L. var. oleifera DC.. The gene, designated BcDFR here, is 1 722bp in length and harbors 5 introns with typical splice sites of plant DFR genes. BcDFR cDNA is 1311bp in length with a 1 158bp ORF as well as a 25bp 5‘ UTR and a 128bp 3‘ UTR. The encoded BcDFR protein is 385 aa with a calculated Mw of 42.85kD and a pI value of 5.55. The nucleotide and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this gene share extensive homologies to plant DFR genes of wide origins especially high similarities to Cruciferous DFR genes. Sequence analyses such as phylogenetic analysis, conserved domain search and substrate specificity region detection all indicated that BcDFR gene is a quite potentially biofunctional gene. Its cloning enables us to further dissect the possible relatedness between DFR gene and Brassica seed coat color traits and to create transgenic novel yellow-seeded rapeseed germplasm through antisense- or RNAi-suppression of DFR gene expression in black-seeded elite cultivars.  相似文献   
8.
油茶幼林结实与果枝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油茶自花授粉全同胞子代、无性系间控制授粉全同胞子代、半同胞子代和无性系四种不同群体的结果枝特性和开花结实特点等主要经济性状的研究,揭示了四种群体及其优良林分的结实特性和产量规律,为油茶杂交组合、优良家系和无性系等良种的生产应用和栽培技术、以及进一步开展杂交和选择育种研究积累了必要的技术和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9.
油茶作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之一,在林业产业和山区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 地位。近年来,毕节将油茶产业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大力发展。文章介绍了毕节 市近年推进油茶产业的一些主要做法,并指出了当前发展油茶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问题,提供 了现阶段的一些对策,以期为促进全市油茶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辣木的染色体制片优化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木分生组织为材料,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制片,探讨不同取材部位、预处理方式和酶解时间对辣木染色体制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以期为辣木的起源、演化及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以辣木新枝茎尖为最佳取材部位,用饱和对二氯苯预处理2 h,再用4%纤维素酶和5%果胶酶混合物酶解4 h,制片所得染色体效果最佳。核型分析表明,辣木染色体属于小染色体,有28条,核型公式为2n=2x=2n=28m,属于1B类型,核型不对称系数60.29%,核型对称程度较高,这表明辣木在进化中可能处于比较原始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