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CZGL储运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敬峰  武秀岩 《油气储运》1996,15(10):38-40
为解决炼油厂储运系统自动化管理问题,中国石化总公司沧州炼油厂油品车间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建筑设计院联合研制了CZGL软件,实现了炼油厂储运系统计量、动态自动监测、逻辑自动报警、报表和管理自动化。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的机械化精准作业的先进技术与机具,从土、种、肥、药、水等方面着手,研究耕整、施肥、施药、灌溉等重要环节机械化精准作业关键技术与机具,分析目前的发展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提高我国现阶段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完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体系,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下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酶活性及氮磷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前期,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以及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碱解氮含量均在拔节期达到最大值,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速效磷含量在抽雄期达到最大值。在玉米生长后期,各种土壤酶活性和氮磷养分含量又呈降低趋势。土壤脲酶活性与氮磷养分含量,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速效磷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蔗糖酶活性与氮磷养分含量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氮磷养分含量之间,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碱解氮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密度确定为6.75×104株·hm-2时,最佳施肥量为纯N 210 kg·hm-2、P2O5168 kg·hm-2。  相似文献   
4.
The paper presents an on-line algorithm for predicting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power transformer winding according to its load current. The algorithm has accounted for the whole history of load current and variations of ambient temperature. The overload capabilities of transformer can be increased by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the winding temperature and the necessary durability of the transformer can be ensured. The algorithm can also forecast the future winding temperature and the time of reaching the max, permitted the assumed future load current and oil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应用现状,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方法]通过分析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和问题、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及缺陷,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供应充足,但由于科研成果成熟度较低、推广体制不健全、农业分散经营等因素,转化率较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但仍面临基层群众利用网络学习的意识不强,信息本身缺乏实用性且形式单一、缺乏互动等问题.[建议]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引导基层群众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生产的积极性;加强农业信息需求调研,提高信息实用性、突出地域性;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农民、专家、政府之间的直接交流机制;强化政府作用,鼓励知识服务型企业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多渠道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6.
李相林  谢华  彭波  谢洲  杨瑞刚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1):1849-1855
【目的】研究速生桉种植中氮素对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影响,可为广西饮用水源地速生桉种植的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横县六蓝水库饮用水源地为例,采样分析水源地取水口处水质。在为期5年(2011~2015年)的一个轮伐期内,以六蓝水库汇水区为研究尺度,实地调查汇水区各村屯林农的肥料施用情况,估算肥料用量及污染物氮的排放量,并分析氮的排放量与水质污染因子的相关性。【结果】采样结果显示,除第1年(2011年)的总氮监测数据达Ⅱ类水质标准外,其余4年(2012~2015年)的数据均未达Ⅱ类水质标准,氨氮的5年监测数据均能达Ⅱ类水质标准。六蓝水库汇水区速生桉林业面源总氮排放量占流域范围所有污染源总氮排放量的84.7%。速生桉施肥引起的总氮排放量与总氮监测数据显著相关(α=0.05,P=0.023),与氨氮监测数据不显著相关(α=0.05,P=0.106);生活污染源和分散式畜禽养殖污染源的总氮排放量与氨氮监测数据极显著相关(α=0.01,P=0.009),与总氮监测数据不显著相关(α=0.05,P=0.072)。【结论】六蓝水库饮用水源地氮素主要污染源为速生桉林种植施肥,总氮排放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水库总氮因子浓度。因此,采取科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控制和安排汇水区内速生桉的肥料用量与次数,进而减少氮素排放,对于预防饮用水源地水体富营养化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