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7篇
农学   5篇
  4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苦豆子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菌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种消毒时间对健康苦豆子植株体内的内生放线菌进行分离。结果表明:消毒3 min消除非内生菌的影响效果较好;同一植株分离内生放线菌的数量,根部比茎、叶部多。经初步鉴定,苦豆子内生放线菌以链霉菌属和诺卡氏菌属为最多,分别占分离总数的35%和27%;其次为小多孢菌属,占12%;而类诺卡氏菌属、小单孢菌属、孢囊放线菌属和分枝杆菌属分离较少。26株纯化菌株对茄子枯萎病菌进行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3株抑菌带宽度达到10 mm以上的菌株,其中菌株KDS22发酵液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狼尾草栽培技术的优化及其在园林中的正确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系统分析仪测定0(对照)、25%、50%和75%遮荫处理下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的叶片光合参数,并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与比叶重。[结果]全光照狼尾草的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分别为37.24和1892.42μmol/m^2·s。遮荫25%、50%、75%处理的狼尾草LCP较全光照分别降低了11.39%、29.11%和63.16%,差异显著,而其表观量子效率(AQY)、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基本没受影响。遮荫25%、50%、75%处理的狼尾草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48.25%、72.22%和53.07%。遮荫75%处理的比叶重较全光照降低了29.50%。[结论]狼尾草能适应一定的弱光环境,但75%遮荫会显著降低其光合效率,影响其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3.
林天兴  李超  龚明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73-14675
[目的]研究了分离自苦豆子,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48株内生细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有代表性的10株菌进行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采用总DNAERIC-PCR方法和16S rRNA基因全序列分析方法对48株内生细菌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表明,在Watson距离为0.31时,48株菌被划分为6个ERIC群和2个独立成群的菌株,从每个群中挑选出代表性的菌株测定其16S rRNA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分别属于Bacillus atro-phaeus、Bacillus subtilis、Bacillus cereus、Bacillus megaterium、Bacillus pumilus、Serratia marcescens。[结论]该48株内生菌遗传多样性明显,通过对该48株菌的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地位的确定,可以为研究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的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棉花生产中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苦豆子内生真菌的分离和拮抗生防菌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分离方法对健康苦豆子植株体内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筛选,结果表明:苦豆子的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有所不同,同一植株根部比茎部种类多。经初步鉴定均为半知菌。拮抗结果表明:分离获得了内生菌菌株对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无孢菌KG20对小麦赤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82.5%,并产生明显抑菌带。无孢菌KG20菌株培养滤液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其培养滤液对6种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尤其对小麦赤霉病菌抑制作用强,抑制率达79.23%。  相似文献   
5.
以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钼酸钠对低温胁迫下狼尾草幼苗中几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钼酸钠可显著提高低温胁迫下的狼尾草叶片总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抗坏血酸、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等物质的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缓解狼尾草受到的低温冷害;钼酸钠缓解低温胁迫的最低效应质量浓度为0.5 mg·L-1,且在0.5~5.0 mg·L-1质量浓度范围内对狼尾草渗透调节物质和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田埂边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条带对棉田内捕食性天敌发生及其控蚜作用的影响,为棉花生产中田埂合理保留保育天敌的功能性杂草、促进棉田天敌保育与害虫自然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系统调查田边苦豆子条带及棉田天敌与害虫种群,罩笼评价天敌控害功能。【结果】 苦豆子与棉花上捕食性天敌种类基本相同、群落结构相似,苦豆子条带上各类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数量均显著高于棉田。处理棉田(棉田边有苦豆子条带)中瓢虫、草蛉、蜘蛛密度分别为对照棉田(棉田边无杂草)的1.3、3.4和4.5倍,发生高峰期较对照棉田提前一周左右。6月上旬和8月,处理棉田的捕食性天敌和蚜虫之间的益害比显著高于对照棉田。处理棉田捕食性天敌对棉蚜控害指数显著高于对照棉田。【结论】 苦豆子杂草带对有益天敌具有明显保育作用,能促进棉田捕食性天敌的发生与生物控害。  相似文献   
7.
不同水分条件下苦豆子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田间不同水分条件下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豆子种子产量高达1 806 kg/hm2。水分是影响苦豆子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其中降低生殖枝分化率及抑制生殖枝的生长是水分控制苦豆子有性繁殖的2个主要途径。研究还表明,在干旱生境中,苦豆子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存在显著竞争,而在水分充足条件下,则其竞争性减弱。这一研究结果对控制苦豆子种群的扩散及危害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苦豆子植株不同部位醇提液对大鼠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秋季苦豆子植株不同部位提取物对消化道运动的干预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号处理系统测定了浓度递增(0.5%~8.0%)的苦豆子植株不同部位(豆子、豆荚、叶和顶须)醇提液对大鼠离体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并初步探究其机理。结果显示,与用药前相比,苦豆子植株各部位均在浓度递增到2.0%~4.0%时使离体小肠收缩频率和幅度减小(P<0.05),并呈剂量依赖关系,而对收缩张力影响不显著(P>0.05),其中豆子抑制作用最强。同时,胆碱能M-受体激动剂氯贝胆碱引起的小肠平滑肌兴奋作用可被2.0%豆子完全抑制,且2.0%豆子的抑制作用不能被氯贝胆碱扭转。结果表明,苦豆子植株各部位对离体小肠运动均有抑制作用,且可能与阻断M-受体作用有关。提示苦豆子植株各部位有望用于缓解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胃肠活动过度症状。  相似文献   
9.
摘要:为探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鉴定种子硬实特性上的普遍性,该文采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大豆、苦豆子和决明子单粒种子硬实特性的定性分析模型,每种种子均选择120粒种子进行近红外定性分析,种子分为建模集、检验集2组,建模集80粒,检验集40粒,各组中硬实与非硬实种子的比例为1:1,比较了光谱重复次数、光谱范围以及不同建模样品的建模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二次平均光谱所建模型的鉴别率优于单次光谱;大豆采用4 000~5 000 cm-1光谱范围,矢量校正预处理,主成分为8时,建模集与检验集鉴别率均在85%以上;决明子采用4 000~8 000 cm-1光谱范围,一阶导数预处理,主成分为4时,模型建模集与检验集鉴别率均在90%左右;苦豆子采用4 000~8 000 cm-1光谱范围,二阶导数预处理,主成分为8时,模型的建模集与检验集鉴别率均在95%以上。以上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单粒种子硬实特性的判断,有助于硬实机理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伊犁河谷托乎拉苏大草原占据优势的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解析苦豆子蔓延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了解伊犁河谷草原毒害草蔓延机制及提供草原毒害草管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随着海拔的上升而增加,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均随海拔、土层的增加而增加。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活性有机碳的3种组分与总有机碳、全氮以及土壤湿度3个指标之间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且3种组分之间也相互存在显著相关。研究表明海拔、全氮含量以及总有机碳3个指标显著影响苦豆子种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