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0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11篇
林业   118篇
农学   133篇
基础科学   305篇
  473篇
综合类   529篇
农作物   69篇
水产渔业   119篇
畜牧兽医   157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6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免疫组化BA法,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气溶胶感染乳鼠脏器组织中的病毒动态分布进行了观察,并对其抗体消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BA法为病理诊断EHFV感染提供了一种准确的手段;②EHFV可通过气溶胶途径感染乳小鼠,乳小鼠感染EHFV的LD50值可作为环境浓度的参考值;③EHFV气溶胶途径感染乳鼠后,4h即可在心、肺,1d在嗅球部检出,并可在其组织细胞中增殖,经血循、嗅神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等多途径扩散,造成多组织脏器的泛发性感染。感染后12~14d,病毒检出率和病毒量均达峰值。动物自身免疫系统对EHFV有一定的清除能力;④感染乳鼠脑、肺、肾等脏器组织的病变与人类感染EHFV的病变有一定的相似性,提示可作为人EHFV的模型动物;⑤抗原检出率高于抗体检出率,ELISA法检出率高于IFA法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鸡舍环境耐药细菌气溶胶及其向环境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对舍内粪便、空气和舍外环境(10、50、100m)中的空气分离到的细菌鉴定,包括细菌DNA分子生物学检测及药物敏感实验以及细菌含量统计学分析,证明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舍内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包括耐药细菌通过舍内外气体交换排往鸡舍周围环境,舍周边环境在一定范围内受到生物污染。研究显示,在粪便、舍内空气、舍外环境10、50、100m空气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80%以上对氯霉素(CMP)和对苯唑青霉素(OXA)耐药;粪便和舍内外环境空气中的80%以上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氨苄青霉素(AMP)、氯霉素(CMP)、头孢唑啉(CFZ)均为抑制。证明该鸡舍曾经使用过这些药物治疗或作为添加剂在饲料中添加,鸡群产生了耐药细菌菌株,并向环境传播。测量数据统计结果指出,十里河鸡场鸡舍内环境空气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与舍外环境中相应菌群含量比较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但舍外10、50、100m之间的相应菌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鸡舍内环境细菌气溶胶含量产生多,含量高,菌源强度大;另一方面,反应了鸡舍内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包括耐药细菌能向舍外环境扩散,位舍外环境在一定的范围内受到动物源性生物污染,影响范围大于100m。通过对鸡舍环境微生物气溶胶来源的探讨发现,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与舍内空气相应菌群数量关系比较,呈现正相关(r=0.99)。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粪便可能是微生物气溶胶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Inhalation therapy plays an increasing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equine respiratory disorders. Thisalternative to systematic treatment permits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medication to act locally while minimizing side effects and residues. In human medicine, literature in this field is prolific and continuously renewed, whereas in veterinary medicine, applications of aerosol therapy are less extensive. This review considers the principles of action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devices used for inhalation, i.e., nebulization, metered-dose inhalation and dry powder inhalation, describes the technical and pract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ir use in the equine species and consider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inhalation device. The pharmacological agents currently administered to horses by inhalation are also discussed. Perspectives of aerosol therapy in the equine species, including aerosols already used in human medicine 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for horses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A 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选用血-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为采样介质,对两个不同种兔舍环境空气中需氧菌总数和葡萄球菌总数进行了检测,并对葡萄球菌的菌群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兔舍内需氧菌含量分别为1.73~85.8×103CFU/m3、2.71~9.66×103CFU/m3空气,葡萄球菌含量分别为0.94~7.84×103CFU/m3、1.02~6.54×103CFU/m3空气。兔舍空气中葡萄球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和马胃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含量占葡萄球菌总数的26.3%~29.6%,其次是腐生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另外,还对需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A ndersen-6级收集器不同层级上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约有56.4%的需氧菌和49%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在3~6层上,空气动力学直径(A erody-nam ic d iam eter,D ae)在6~0.2μm,它们能进入人、畜的气管、支气管,甚至细支气管,对饲养员和动物的呼吸道构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5.
6.
不同覆土深度对鸡腿菇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试验研究 11种覆土深度对鸡腿菇子实体产量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覆土深度对子实体产量、有效子实体数和幼蕾数均存在显著的影响。覆土越厚 ,幼蕾数越少。当覆土深度在 0 5~ 3cm时 ,子实体产量和有效子实体数随着覆土层的加厚逐渐增加 ,在覆土深度为 3cm时达到最大值 ,覆土深度大于 3cm时 ,则随着覆土层的加厚而逐渐减少。从生产的角度看 ,覆土 3cm是比较适宜的覆土深度 ,此时的子实体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数学理论分析,推出了梯形明渠的临界水深和正常水深高精度解析计算式,并与现有文献相关计算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推出的临界水深计算式相对误差小于0.3%;当梯形明渠坡比0.1~7时,新推出的正常水深初值计解析算公式相对误差一般小于3%;另外,给出了收敛速度更快的正常水深迭计算公式,且在m1时正常水深计算公式在初值迭代一次后其误差均小于0.5%。新推出的梯形明渠临界水深和正常水深解析计算式方便简捷、精度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抗炎方面探讨贵阳中医二附院院内制剂“复方肿节风雾化剂”在对咽炎治疗上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耳二甲苯致炎法、角叉莱胶所致炎症肿胀度等法制作炎症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而体外抑菌实验则用其对致咽炎的5种常见病菌的抑菌作用进行评价;同时抽取使用不同剂量复方肿节风雾化剂的咽炎试验组及空白组大鼠的血液通过分析,观察血常规的变化及其白细胞介素-1 (IL-1)的水平.[结果]复方肿节风雾化剂高、中、低3个不同浓度均能减轻在二甲苯所诱发的小鼠耳肿胀、角叉莱胶所致大鼠足趾肿胀的炎症肿胀度,但抗炎作用随着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在体外试验中,复方肿节风雾化剂对肺炎链球菌、溶血链球菌、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伤寒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76、105、38、65、30 mg/ml.复方肿节风雾化剂降低了咽炎模型大鼠血浆中的白细胞数、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含量;阳性对照组及复方肿节风雾化剂高、中、低3个不同浓度组IL-1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结论]复方肿节风雾化剂可能通过抗炎、抑菌、降低IL-1水平,达到治疗咽炎的作用.该研究为复方肿节风雾化剂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Wint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represents almost 50% of total cereal produc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accounting for approximately 25% of total mineral nitrogen (N) fertilizer applied to all crops. Currently, several active optical sensor (AOS) based systems for optimizing variable N fertilization ar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for a variety of crops, including wheat. To ensure successful adoption of these systems, definitive measurable benefits must be demonstrated. Nitrogen management strategies developed based on small-scale plot research are not always meaningful for large-scale farm conditions. In 2010–2012 (5 site-years) on-farm study was implemented in northern Poland utilizing a strip-trial design. The objective wa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AOS in combination with a built-in algorithm for variable N rate fertilization. In this study, the reference uniform N rates (farmer’s practice) were comparable to optimum variable N rate recommendations. Side-by-side comparisons of uniform and variable N application revealed inconsistent benefits in terms of grain yield, grain protein content (GPC), N use and N use efficiency (NUE). Anticipated yield increases and/or reduced N rates are typical drivers for AOS adoption. Significant yield increases are not easily attained on farms with winter wheat yields already close to maximum yield potential. Thus, sensor-based variable N rate recommendations for fields previously fertilized with relatively low uniform N rates would often entail more appropriate allocation (redistribution) of the same amount of total N. This would minimize N surplus in areas of lower productivity and to improve the sustainability of N management overall.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4个钢筋混凝土(RC)超短柱、4个型钢混凝土(SRC)超短柱和6个RC分体柱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8个超短柱的剪跨比为1;6个分体柱的剪跨比为2.4.试验结果表明,RC超短柱的变形能力不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要求.不设剪力连接件的SRC超短柱的破坏模式为黏结破坏,与RC超短柱相比,其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并无明显提高;设置剪力连接件的SRC超短柱的破坏模式为斜压破坏,其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显著提高,但构件的变形能力仍然难以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要求.试验结果还表明,在RC超短柱中开缝,形成剪跨比大于2的RC分体柱,可有效提高柱子的延性和变形能力.对于RC分体柱,随轴压比的提高,构件的抗弯承载力提高,但延性和变形能力下降;当设计轴压比大于0.7时,RC分体柱的变形能力不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要求.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SRC超短柱的剪力连接件设计方法和RC分体柱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