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4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篇
  7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7年11月和2008年5月,对筼筜湖的游泳生物开展了2个季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出现的游泳生物种类有69种.其中鱼类44种,虾类7种,蟹类14种,头足类3种,口足类1种;渔获量的优势种为远海梭子蟹和尼罗罗非鱼,渔获尾数优势种则以硬头鲻和远海梭子蟹为主.湖内刺网平均单位面积渔获量1.0069g/m2·h,单位面积渔获尾数0.0192ind/m2·h.排水口年平均资源指数为1043.317g/网·h,资源密度为148.883ind/网·h.现存资源量为729.752kg,现存资源尾数为10.4168×104尾.调查结果表明,筼筜湖的游泳生物种类比2001年出现的60种和1992年的43种,分别增加15%和60.46%.表明筼筜湖的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黄鳍鲷挂牌标志放流和流刺网探捕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对厦门湾黄鳍鲷增殖放流效果的评估.于2011年在厦门五缘湾增殖放流97万尾黄鳍鲷苗种,其中放流标志黄鳍鲷苗种15 036尾.结果表明,一年标志鱼回捕率为0.612%;放流标志鱼主要回捕海域为厦门湾大离浦屿—后田—刘五店—欧厝—小嶝岛邻近海域;放流黄鳍鲷在海区的生长情况良好,平均生长速度约0.56 g/d;经1 a时间,放流黄鳍鲷平均尾重约0.27 kg,形成资源量约263 t,形成捕捞产量约1.61 t;从2006到2011年每年进行增殖放流,结果使厦门湾黄鳍鲷种群的相对资源量比例提高了约3.83%.表明,黄鳍鲷增殖放流获得了一定的资源增殖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三十年来厦门市气候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厦门市1971—2004年34年的基本气象资料,研究分析了该市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并确定了各自的气候突变点,据此分析了该市的气候类型。结果表明:(1)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市年均气温以每年0.0631℃的速度在升高,年均气温出现2个气候突变点,分别为1981和1998年;(2)年降水量多年变化趋势不明显,呈随机变化,年降水量出现2个气候突变点,分别为1977和1990年;(3)34年的气候类型分为暖湿、暖干、冷湿和冷干4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唐竹属一新变种--花叶唐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最近在研究中国竹亚科唐竹属中,发现一个新变种,分布于福建地区,现给予报道.  相似文献   
5.
厦门市行道绿化树种凤凰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厦门市行道绿化树凤凰木的生长状况,并拟合了树高(H)与年龄(Y)的最优模型,H=(-35.652+9.003Y)/Y,胸径D1,3)与年龄(Y)的最优模型:D1,3=(-316.647+48.462Y)/Y。结果表明,凤凰木行道绿化树在夏季具有降温增湿的小气候效应,凤凰木对台风的抗逆性强而且抗病虫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林业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探讨,阐述了沿海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厦门地区草坪主要害虫调查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芳 《福建林业科技》2001,28(4):46-48,90
1995~ 2 0 0 0年对厦门市草坪害虫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华南 (齿爪 )鳃金龟、华北蝼蛄、小地老虎、粘虫是近年来的主要害虫。文章对 4种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简要记述 ,并提出了在生产上行之有效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分析了近年来害虫发生原因、发展趋势及控制害虫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厦门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景观结构与异质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厦门城区绿地生态系统景观结构和异质性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厦门城区绿地生态系统中,单位绿地斑块最多,占城区绿地系统总斑块数的32%,而居住区所占面积较少,但斑块数却占总斑块数的28%。风景林地的斑块数最小,仅为1.3%,但其面积却在城区绿地系统中占的比例最大,达32.2%。公共绿地景观斑块不多,只占12%,而绿地面积较大,占总面积的24.6%。厦门本岛城市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243,绿地整体的多样性指数较低;景观优势度为0.914,均匀度为0.642,整体绿地景观格局分布不均匀,存在看少数绿地景观控制着整个绿地格局;绿地廊道密度为0.549,分布密度较低,不能很好地发挥生态防护功能。同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厦门植物园空气负离子浓度和PM2.5浓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选取了厦门植物园15个观测点及园外1个对照点,在一年四季早、中、晚对他们进行现场实测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四季植物园内空气负离子浓度均高于对照点;空气负离子浓度不同季节排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园内植被与水边、广场之间四季空气负离子浓度均有显著差异,郁闭度高的植被样点空气负离子浓度也较高,不同植物专类园之间空气负离子浓度无显著差异;PM2.5浓度不同季节排序为夏季冬季秋季春季。植被与水边、广场之间四季PM2.5浓度均无显著差异,不同植物专类园之间PM2.5浓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分析厦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