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228篇
农学   185篇
基础科学   25篇
  153篇
综合类   945篇
农作物   179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235篇
园艺   317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皱木耳Auricularia delicata新品种"鹿肚耳"的形态特征和食用特点,测定其与黑木耳、毛木耳、毛木耳白色变种"玉木耳"人工栽培子实体的基本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含量和氨基酸组成,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鹿肚耳热量235 kJ/100g、蛋白质7.21 g/100g、脂肪1.5 g/100g、碳水化合物48.4 g/100g、总膳食纤维29.3g/100g,含有5种常量元素、5种必需微量元素,其中,硒元素含量是黑木耳的4.6倍;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氨基酸化学评分(CS)和氨基酸评分(ASS)分别为12和18.86,色氨酸为其限制性氨基酸;蛋白质综合评价低于其他3种木耳。  相似文献   
2.
在丛生竹林下对不同基质配方和硒浓度菌棒进行埋棒栽培以及覆土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产量及其营养成分有显著影响,而且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有利于提高竹荪产量。改良基质配方菌棒竹荪产量比常规配方提高约50%;在添加外源硒质量分数为0~2.0 mg/kg的浓度范围内,竹荪子实体产量先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后再有所降低,基质中添加1.5 mg/kg硒肥比不添加产量提高了195.30%。基质中添加硒质量分数为1.0~2.0 mg/kg的硒肥可以较显著地提高竹荪花的硒含量,其干物质中硒含量平均值从约2.50 mg/kg提高到8.05~13.30 mg/kg,外源硒肥利用率达到9.70%~15.36%。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子实体的粗蛋白及粗多糖含量有明显影响,改良配方竹荪蛋与竹荪花的粗蛋白含量是常规配方的1.21和1.29倍,其粗多糖含量是常规配方的4.81和1.35倍;基质中添加硒肥与不添加硒肥相比,竹荪蛋与竹荪花中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40.90%和14.30%。在硒质量分数为1.0 mg/kg的竹荪菌棒林下覆土栽培试验中,三列浅沟形覆土方式单位面积鲜竹荪蛋产量最高,为10.27 kg/m2;双列龟背形覆土方式单个菌棒的鲜竹荪蛋产量最高,达1.40 kg。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基质生物转化率分别为93.00%和94.14%,达到了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从食用菌种类及其分布、产值、食用菌企业、食用菌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等方面介绍了粤北地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总结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菌种问题突出,品牌意识缺乏;食用菌产业标准化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食品质量安全无保障;资源浪费严重;精深加工不足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工厂化代料栽培花菇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工厂化代料栽培花菇技术,根据花菇成因及香菇菌丝生长、原基分化、花菇形成三个阶段所要求的生态条件不同,分别按三个阶段设计了培养室、催蕾室、催化室,利用设施人工调控工艺条件,进行菌丝培养、催蕾和催花管理,使花菇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小试获得了80%的花菇率,比室外高棚层架方式提高近1倍。  相似文献   
5.
陕西秦巴山区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临夏地区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1984—1986年在自治州全境进行调查。基本查明,临夏地区分布有53种野生果树,分别隶属于13科26属。其中木本50种,草本3种;蔷薇科野果最多,有31种,占58.5%。对19种主要野果的糖、酸、维生素C、氨基酸及钙、磷、钾、镁、铁、铜、锌、钼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其中维生素C含量在500mg/100g以上的有8种。特别是西北蔷薇(Rosa davidii Crep),其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高达2354 mg/100g,为传统水果的数十至数百倍,远高于沙棘和猕猴桃。此外,并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是一种高营养野果。它分布广泛,蕴藏量较大,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梨菇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江西赣南北部林区的野生裂菇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它含金属元素15种、粗蛋白含量达27.52%、氨基酸含量达23.98%,是一种很优秀的野生食用菌。  相似文献   
8.
中国葡萄野生种对葡萄根癌病的抗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田间接种鉴定,系统研究了中国葡萄属13个种和变种的26个株系对葡萄根癌病的抗性,筛选出高抗株系10个。其中燕山葡萄(♀)因扦插容易生根,可用自根苗作为抗葡萄根癌病砧木进行嫁接试验,其余可用作抗葡萄根癌病的育种资源  相似文献   
9.
采用含有1/2野牦牛血液的冻精为吉林当地10头黄牛输配。结果,受配牛妊娠率为100%,产犊成活率为100%,杂种后代牛在采食性能、抗寒暑能力及生长速度方面都优于本地黄牛。初步表明利用含1/2野牦牛血液的冻精改良本地黄牛有较强的种间杂种优势,可为生产利用。  相似文献   
10.
《蒙古秘史》中的野生食用植物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经考证,在《蒙古秘史》中的植物古蒙古名称中,有山荆子、稠李、地榆、鹅绒委陵菜、葱、山韭、山丹和野韭等8种野生食用植物。植物区系及地理分布的研究表明,这些植物在十二世纪蒙古人所采集的地点,即现在的蒙古国肯特山脉地区仍有广泛分布。从民族植物学的研究看,它们在蒙古族民间被用于代粮、野菜、茶用、药用和调味品,比过去的利用有了很大的发展,已成为独特的植物利用文化。本文不仅对蒙古学研究能够提供可靠的依据,而且对寻找新的食用植物种类及其开发利用研究也提供了一些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