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9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175篇
林业   34篇
农学   115篇
基础科学   2篇
  38篇
综合类   584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165篇
畜牧兽医   614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4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北京地区南瓜病毒病种类及其主要侵染病原,2016~2017年在北京周边采集疑似感染病毒的南瓜病样84份,并根据南瓜上的6种病毒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反转录PCR(RT-PCR)检测。结果表明:共有79份南瓜病样检测显示阳性,其中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检出率最高,为52.38%;其次是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和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检出率分别为44.01%、14.29%,其他病毒暂未检出。此外,16.67%的样品受2种病毒复合侵染,CMV和ZYMV复合侵染占7.14%,ZYMV和WMV复合侵染占9.52%。北京地区南瓜上优势病毒种类为CMV,且存在病毒复合侵染现象。  相似文献   
2.
根据病毒的理化特性,从猫三联活疫苗中分离出猫鼻气管炎、猫西洋太和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筛选出每种病毒敏感的细胞,并将该3种病毒分别分别在其中传代与扩增;通过电镜观察此3种病毒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在宿主细胞内增殖部位、分布情况等,并以此对猫3种病毒进行了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3.
4.
1990-1992年从野外山羊流产的胎儿中分离到2株病毒。1994年又从野外自然流产的山羊胎盘中分离到1株病毒。用琼脂扩散试验做交叉反应,证明3株分离病毒属于同一种病毒。用FUDR抑制试验鉴定其核酸型为RNA,在电镜下为圆形颗粒,直径约60-70mm,其能在BHK21,Vero细胞上和鸡胚中增殖,产生明显的CPE。将其回归孕山羊,引起51.2%(21/41)流产。研制的福氏完全佐剂灭活苗初试与对照比较,可使流产降低46%,血清学反应证实其与BTV,IBARKIV,EHDV,AKBV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大肠杆菌毒力因子研究概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因子主要有黏附素、毒素、外膜蛋白 ( OMP)及铁转运系统等。在大肠杆菌侵袭宿主组织并引起其发病的过程中 ,这些毒力因子相互协调、发挥作用。文章对毒力因子的致病作用、致病机理、免疫原性及其在疾病防制中的应用几个方面的研究概况作了综述 ,为防制大肠杆菌病、研制新型高效的大肠杆菌疫苗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 ,文章还介绍了近年来已相继研制成功的全菌体疫苗、纯化菌毛疫苗、单价或多价基因工程菌毛疫苗以及重组肠毒素双价基因工程苗、OMP亚单位疫苗等。展现了新型疫苗的研制 ,给防制大肠杆菌病带来了新的前景以及大肠杆菌作为工程菌的应用对畜禽其他疾病防制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犊牛睾丸细胞培养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IBRV),反复冻融,差速离心提取病毒,用Triton X-100溶解,超声波处理,制成IBRV TritonX-100亚单位抗原,经SDS-PAGE电泳,其分子量在176kD-53kD之间,其中有6条清晰的蛋白带。该抗原与一定比例的白油-司盘佐剂乳化,接种育成年,经间接ELISA检测,可使接种的育成牛产生高效价的血清抗体(OD492mm=1.57)。2种不同剂量(80mg/头,40mg/头)的IBRV亚单位疫苗接种育成牛,体内抗体效价相差不显著,抗体可在体内持续12周,用IBRV TrionX-100亚单位疫苗2次接种育成牛,其体内抗体效价显著高于用灭活疫苗2次接种育成牛体内的效价。试验结果表明:提取的IBRV多肽制作的亚单位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且抗体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7.
用组织培养技术将富士苹果茎尖外植体建立在MS培养基中,形成试管苗。取4—6周龄的茎与愈伤组织,徒手切取约1mm厚的横切面,印迹在硝化纤维膜上。印迹组织经封闭后,与CLSV碱性磷酸酶标抗体反应。对反应结果进行显色。感染CLSV的印迹组织呈紫色反应,正常组织无显色反应。结果表明,该方法十分容易检测印迹组织中的CLSV。带毒愈伤组织较茎的显色反应敏感,显色反应时间仅为茎的一半(15min)。CLSV在愈伤组织中有两种分布情况:一是所有组织均有显色反应;二是呈不均匀分布。CLSV在茎组织中有三种分布情况:第一,除髓部外,表皮、皮层及维管系统中均有分布;第二,不均匀分布,CLSV集中分布于表度组织中,在皮层及韧皮部仅有少量分布;第三,“嵌合”分布,即同一种组织中部分组织带毒,部分为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8.
通过MDCK传细胞从黑龙江某狐场疑似狐狸脑炎病狐的肝脏中分离到对本动物具有较强致病能力的强毒株,定名为FEV-H。经系统鉴定,并与已知国内分离毒株狐狸脑炎病毒FEV-8801,狐喉气管炎病毒FAV-2比较,证实为狐狸脑炎病毒,属犬1型腺病毒(CAV-1)。  相似文献   
9.
The pathogenicity and virulence of ten Greek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 strains from different hosts (citrus, pear, apple, peach and cherry) were evaluated using three different laboratory methods, which produced results in good agreement. All ten strains were virulent on apple, pear, cherry and peach trees. The extent of tissue colonized varied considerably among strains and cultivars. On excised shoots and twigs of apple and pear, strains BPI 176, BPI 203, PI 2 and PI 14 were the most virulent and strains BPI 689, BPI 992, BPI 4, BPI 20, PI 18 and PI 19 were the least virulent. On excised shoots and twigs of peach and cherry, strains BPI 176, BPI 203, PI 2, PI 14, PI 18 and PI 19 were the most virulent and strains BPI 4 and BPI 20 were the least virulent. Moderate virulence was evinced by strains BPI 689 and BPI 992. These pathogenicity assays are proposed as rapid and reproducible screening systems to evaluate the susceptibility of apple, pear, cherry and peach cultivars to this bacterial pathogen.  相似文献   
10.
在陕西省线辣椒主产区多点随机取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陕西线辣椒病毒病毒原进 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陕西线辣椒病毒病毒原有BBWV、PMMV、CMV、ToMV、TMV、PVY和 CVMV。优势毒原是BBWV、PMMV和CM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