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香根草、紫穗槐的水土保持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4年连续的定点、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香根草、紫穗槐生物埂保水能力在第3年后达到或超过次生植被的保水能力;香根草生物埂第2年后保水能力超过紫穗槐生物埂,第3年后无土壤侵蚀发生;紫穗槐 生物埂第2年即无土壤侵蚀发生;香根草、紫穗槐生物埂降低土壤坡度的作用非常明显;种植香根草、紫穗槐生物埂后,玉米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该技术适宜在黔中乃至全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水分管理方式对香根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四种不同的水分管理条件下香根草生长研究发现:香根草最适宜在土壤水分饱和的湿润环境中生长,这时它的成活率最高,分蘖速度最快,植株高度生长也最快,定植后3个月,其对应的根体积、根干生物量、茎叶干生物量和根茎比也最高。  相似文献   
3.
香根草Vetiver zizanioides发达的网状根系,以及净化水体、抗污染的生物学特性使其成为水土保持、改善环境的先锋植物。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于2003年开始对该草种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笔者从香根草的生物学特性及抗逆性方面阐述了香根草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香根草杜松烷型倍半萜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飞生  文媛  龙高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636-5638
[目的]分析香根草杜松烷型倍半萜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水蒸气蒸馏法(SD)、微波辅助萃取(MAE)、乙醇萃取的多个香根油样品。[结果]共检测出9个杜松烯倍半萜化舍物,经分析比较,证实其中4个杜松二烯倍半萜成分,可在不同方法提取的香根油中重复检出,相似度高。[结论]研究结果为香根油品质鉴定和香根草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公路边坡香根草生物治理中应用新型抗旱保水剂和高效缓释肥料的试验证明,该技术措施既能保证香根草生长期间的水分和养分的有效供应,又能提高香根草的种植成活率和坡面覆盖率,达到较好的护坡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既施用缓释肥料,又采用保水剂处理的香根草移栽成活率达93%,坡面覆盖率达90%,护坡效果极好,150 d后坡面香根草已形成草篱,能有效地拦截坡面水土,生物治理和景观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不同种植时间、不同种植基质的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分株苗、组培苗根际丛枝菌根(AM菌)感染检测,探讨了香根草对AM菌的感染特性.结果表明,在消过毒的森林泥炭土中,组培苗种植12个月感染率只有20.0%,感染强度低;种植22个月只有53.3%,感染强度为中.分株苗种植在自然土壤中,3个月就有AM菌感染,其感染率为56.7%;种植22个月感染率达到最高峰,为80.0%,感染强度为中等;种植时间为33个月时,感染率不再增加,但感染强度进一步增高.说明香根草根际AM菌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可能与苗源无关,而与种植基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邱清华  邓绍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204-15206
[目的]为了比较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对土壤盐分吸收能力的优劣。[方法]采用不同等级的NaCl溶液或K2CO3溶液,定期定量浇灌栽培在同质地土壤上的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通过5个月试验研究,分析香根草的成活率、分蘖率和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的生物量积累率及植株体内的盐分含量,并比较了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吸收土壤中盐分的质量和能力。[结果]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都对土壤中盐分有吸收能力,且苜蓿对土壤盐分吸收能力最强,香根草对土壤盐分吸收能力次之,三叶草对土壤盐分吸收能力最弱。[结论]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对土壤中盐分的吸收能力与土壤盐度有关,同时对土壤中盐分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  相似文献   
8.
笔者介绍了香根草的特性与应用、香根草的优良生理生态特性与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根据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和生态环境修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论证香根草引种西北并栽培繁殖及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并进一步从香根草耐旱、耐盐碱、抗寒抗酷热的特性及西北各地区未来气候温度的发展趋势的预测,论证香根草引种西北并栽培繁殖及开发利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废旧电池在2种处理方式不同浓度下胁迫对香根草的细胞膜透性、脯氨酸(Pro)含量、叶绿素(Chl)含量、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稀释液浓度、内含物量增加,香根草叶片生长速率、Chl含量、Pn、Tr和Gs虽呈下降趋势,而Pro含量有所升高,膜透性增大,但不同稀释液和内容物填埋处理对香根草的胁迫毒害作用差异不明显,在稀释液浓度为14.44%或以下和内容物占土壤2.70%或以下时,香根草能生长,在稀释液浓度为20.20%或以上和内容物占土壤4.00%或以上时,香根草均死亡。  相似文献   
10.
香根草能够有效诱集水稻害虫稻蛀茎夜蛾Sesamia inferens雌成虫在其上产卵,但孵化出的幼虫在香根草上不能完成生活史。为了初步明确香根草对稻蛀茎夜蛾幼虫生理生化水平的影响,本研究分析测定了取食香根草后稻蛀茎夜蛾幼虫体内解毒酶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取食水稻的幼虫相比,取食香根草后幼虫解毒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和AChE活性显著提高。其他两种解毒酶,羧酸酯酶CarE和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无显著差异。取食香根草后,4龄幼虫GSTs比活力约为取食水稻的2.1倍;2龄幼虫AChE比活力约为取食水稻的2.9倍。本研究结果表明香根草可能存在某些有毒活性物质或者次生代谢物质,诱导了稻蛀茎夜蛾体内GSTs和AChE的活性,这可能是稻蛀茎夜蛾取食香根草后的应急防御机制之一。此研究结果为深入阐明香根草在生理、生化水平上对稻蛀茎夜蛾幼虫的影响奠定了基础,为开发以香根草为基础的稻蛀茎夜蛾绿色防控新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