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0篇
农学   74篇
  10篇
综合类   150篇
农作物   159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J. Q. Yan    Q. Z. Xue  Y. X. Wang 《Plant Breeding》1996,115(5):301-304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callus induction, green plant regeneration and culture efficiency were observed among restorer lines and their hybrids in rice. Average callus induction percentage of F1, hybrids was about twice that of their parents. Twenty doubled haploid (DH) lines that showed normal fertility with both indica and japonica CMS lines, were selected as widely compatible restorers (WCRs). TG8 derived from CPSLO17/Minghui 63 not only showed normal fertility to both indica and japonica test varieties and CMS lines, but also exhibited superior agronomic traits, in particular short plant, desired plant type, high tillerability, large panicles, good grain quality and resistance to rice blast disease. Strong heterosis for yield was observed in crosses between indica or japonica CMS lines and TG8. TG8 possessed a dominant, widely compatible gene (WCG) that was inherited from the variety CPSLO17.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 anther culture technique is a quick and effective way of developing widely compatible restorers in rice and that it is applicable to the direct use of intersubspecific heterosis with the three-line method.  相似文献   
2.
郭爽  沈火林  杨文才  杨娟  王雯 《园艺学报》2009,36(10):1443-1449
 以辣椒(Capsicum annuum L. )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3A、121A, 和其相应的近等基因恢复系23C、121C为试验材料,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 SSH) 技术成功构建了CMS恢复基因诱导表达的消减cDNA文库。结合高密度点阵膜杂交差异筛选, 获得了282个阳性克隆。通过测序, 除去重复序列共得到175个Unique ESTs。在GenBank上进行BLAST分析, 55个EST片段未找到对应的同源序列, 可能代表了新基因;120个EST片段找到了对应的同源序列, 包括103个已知功能基因和17个未知功能基因。按照MIPS功能分类法, 将其分为14个功能组, 涉及代谢、胁迫应答、蛋白活性、转录因子、信号转导等多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香5是由湖北省农科院选育的优质两系杂交稻恢复系,所配组合广两优5号(广占63-4S/香5)于2013年通过了湖北省审定.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供体亲本MD12086-1351中的抗稻瘟病基因Pi9、抗褐飞虱基因Bph14、Bph15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渗入到香5背景中,育成了3个同时携带Pi9、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新株系.鉴定结果表明,新株系的叶瘟抗性明显提高,穗颈瘟抗性部分提高,苗期抗褐飞虱,分蘖盛期高抗白叶枯病;产量、主要农艺性状、香味和稻米品质主要指标与香5相似.新株系所配的组合在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上与香5所配的组合相似.表明新株系可以作为香5的替代系用于培育抗稻瘟病、抗褐飞虱和抗白叶枯病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4.
苹果黄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及混配增效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苹果黄蚜药剂敏感性变化及药剂混配的增效作用, 采用FAO推荐的微量点滴法, 测定了苹果黄蚜在白天不同时间对杀虫剂啶虫脒、氟氯氰菊酯、马拉硫磷、溴氰菊酯的敏感性, 及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混配对苹果黄蚜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 苹果黄蚜在白天对所试药剂的敏感性呈规律性变化, 在9∶30am和4∶30pm对各药剂均出现敏感性高峰, 为喷药的最佳时间, 而在2∶30pm敏感性最低, 应减少在此时向区域内用药; 混配增效试验结果表明, 溴氰菊酯与马拉硫磷以有效成分1∶9, 吡虫啉与马拉硫磷以1∶10和1∶15, 啶虫脒与马拉硫磷以1∶10和1∶15混配对苹果黄蚜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杂交水稻的白叶枯病抗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以其对目标基因快速而精确的选择为回交育种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工具。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实验室运用分子标记辅助的回交育种方法,将广谱高抗白叶枯病基因Za21迅速导入到杂交水稻的两个优良恢复系明灰63和6078之中,成功地完成了其抗生改良,并通过配组而达到了改良杂交水稻抗性的目的。本研究所运用的分子标记辅助的水稻回交育种程序是:通过一次杂交、二次回交改良杂交水稻抗性的目的。本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水稻籼粳杂种一代生育期的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生育期不同的籼型野败恢复系和保持系与典型粳稻和籼粳中间型亲本配制成80份籼粳杂种一代组合,用亚种肉品种间杂交为对照,研究了籼粳稻杂种一代生育期的表现。结果表明,以籼粳亚种间杂种一代生育期优势最强,一般都超过双亲平均值;品种间杂种一代生育期优势最弱,接近中亲值;籼或使型亲本配籼粳中间型亲本,杂种一代生育期优势介于上述两类型组合之间。籼粳杂交由于双亲的不同,组合间F1生育期优势差异很大,有的组合甚至出现负向优势.这种生育期优势差异既受双亲本身生育期的迟早所支配,如杂种一代生育期长短排列顺序为中籼/晚粳>中籼/早或中粳>早籼或早熟中籼/晚粳>早籼或早熟中籼/早或中粳;又受籼型亲本所含的野败恢、保遗传基因所制约,凡用籼型野败恢复系配制的籼粳杂种一代其生育期优势明显减弱,并与双亲籼、粳遗传距离的大小有关,杂种一代生育期优势随双亲籼、便遗传距离的扩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7.
水稻除草剂敏感基因导入恢复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以农林8号m为主体亲本与优良恢复系杂交,成功地将除草剂(苯达松)敏感基因转育到恢复系中,携带该基因的恢复系不但对苯达松敏感(抽穗期用1800 ̄2700ml/hm^2苯达松喷施可使整穗或整株死亡),而且所配组合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8.
两个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材料对白背飞虱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白背飞虱种群调查和水稻产量、室内白背飞虱蜜露量、产卵量及卵发育率测定,在浙江富阳和重庆秀山两地研究了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材料对白背飞虱的抗虫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育系协青早A和珍汕97A表现出对白背飞虱比感虫对照品种TN1更感虫的"超感虫性",稻株上的若虫量分别高达371.1和292.5只/丛.在杂交稻汕优63和协优9308上的若虫数量与TN1上的相当,杂交稻的感虫性主要来源于其不育系亲本.在无杀虫剂防治的情况下,感虫杂交稻组合的千粒重和产量损失率高达22%和78%左右,不育系材料被完全毁灭,表现为虫量越大,千粒重下降幅度越大,产量损失率越高.蜜露量测定表明,恢复系明恢63和9803具有一定的耐虫性.白背飞虱在杂交稻及其亲本上的产卵量和卵发育率没有显著差异.还对杂交稻抗虫性的改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高粱主干恢复系主要农艺经济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不育系和7个恢复系(1383-2为对照)为材料,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对7个主要农艺经济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力估算。结果表明,所有恢复系中,只有晋恢4在7个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都表现出正向效应,尤其在穗重、千粒重和产量等性状上表现出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所配TX623A/晋恢1、SX44A/晋恢3、HNA/晋恢6和V4A/晋恢7组合表现出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晋恢3在千粒重、穗粒重和产量性状上,晋恢2在穗重、穗粒重和产量性状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这3个恢复系所配组合TX623A/晋恢4、SX44A/晋恢4、SX44A/晋恢3、TX623A/晋恢2和TX7501A/晋恢2在产量性状上表现出较高的特殊配合力。这7个性状的遗传是由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主要以非加性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10.
含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水稻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常规杂交育种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对携有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的亲本材料CBB23进行回交转育和农艺性状改良。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检测目的基因,快速获得了12份具有Xa23基因的恢复系稳定材料。采用白叶枯病菌株的专化强毒菌系P6对该12份材料进行室内接种鉴定,筛选出1份高抗白叶枯病的抗性新恢复系材料。应用3个不同的不育系对该恢复系进行测交,结果表明该恢复系具有良好的恢复性及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