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效益明显突出于其它品种,发展势头迅猛,但由于品种特性,需要精品栽培,管理不好容易造成品质不佳,售价不高,去年,浪漫红颜葡萄又走进种植户视野,很多农户就种植阳光玫瑰还是浪漫红颜犹豫不决,本文就浪漫红颜葡萄与阳光玫瑰葡萄的相同、相似特性,浪漫红颜葡萄优于阳光玫瑰葡萄的特性,阳光玫瑰葡萄优于浪漫红颜葡萄的特性3方面进行了详细比较,并针对性提出建议,对指导农户品种选择有着较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一年生和多年生砧木自根苗绿枝嫁接的生长差异,利用‘阳光玫瑰’新梢作为接穗,嫁接在一年生和多年生的‘3309C’‘SO4’‘5BB’砧木上。结果表明,嫁接在多年生砧木上的‘阳光玫瑰’叶片长、宽均比嫁接在一年生砧木上的大;嫁接在‘5BB’上的‘阳光玫瑰’生长状况(节间长、节间粗、叶片数和卷须数)比‘3309C’和‘SO4’上的差,叶绿素含量低;一年生苗嫁接的叶片薄壁细胞少、气孔数少、主脉最外侧细胞活跃排列更紧密,栅栏组织排列不紧密,海绵组织所占比例大;多年生嫁接的茎尖细胞活跃,排列紧密,分生能力强;大多数嫁接在砧木上的‘阳光玫瑰’叶片中开花基因的表达都降低;嫁接在一年生砧木上的基因表达水平比嫁接多年生砧木的高,VvFT基因表达量高于自根‘阳光玫瑰’,VvTFL低于自根‘阳光玫瑰’。本研究为生产中‘阳光玫瑰’的嫁接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材料,在花穗分离期分别进行留穗尖3 cm、留穗尖5 cm、留穗尖7 cm、间隔疏除小穗处理,以不修剪(CK-1)和去副穗及穗尖(CK——2)作为对照,研究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均能不同程度提高阳光玫瑰葡萄单粒重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数无差异。综合比较,留穗尖7 cm的穗重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固酸比较好。因此,留穗尖7 cm花穗整形方式可作为阳光玫瑰葡萄重要花穗整形方式。  相似文献   
4.
以汉沽玫瑰香葡萄为试材,探究不同臭氧浓度对玫瑰香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在(0±1) ℃条件下对玫瑰香葡萄分别用6.42、10.7、14.98 mg/m3三种不同浓度臭氧化空气在密封大帐内进行处理,每天处理30 min,以不进行臭氧处理为对照,分别测定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还原糖含量、硬度、果柄耐拉力、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0±1) ℃贮藏条件下,80 d 的贮藏期内,与对照组相比,6.42 mg/m3臭氧处理组差异不显著,10.7 mg/m3臭氧处理对葡萄果实的还原糖含量、果柄耐拉力与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有较好影响, 14.98 mg/m3臭氧处理效果最好,可有效延缓果实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硬度以及果柄耐拉力的下降,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使过氧化氢酶保持较高活性,延缓葡萄的衰老进程,达到较好的贮藏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5.
阳光玫瑰引种于淮南试栽,采用单干双蔓避雨栽培,栽植第2年每666.7m^2产量500kg,第3年1500kg,结果枝率85%,坐果率较高。果穗圆锥形,平均单穗重600g以上,单粒重8~14g,果实8月中下旬成熟,黄绿色,玫瑰香味较浓,香甜可口,成熟果树上挂果达2个月。抗霜霉病和炭疽病性强于巨峰,偶感灰霉病,幼果易发生日烧危害。总结了避雨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行间生草对玫瑰香葡萄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玫瑰香葡萄园行间间作薄荷、猫薄荷、紫花苜蓿以及清耕对照处理,研究间作对玫瑰香葡萄品质及葡萄园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玫瑰香葡萄其着色和成熟的时间顺序为:猫薄荷薄荷紫花苜蓿对照CK。3种行间生草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清耕。不同处理的土壤速效氮含量顺序为:对照CK薄荷紫花苜蓿猫薄荷。不同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的顺序为:紫花苜蓿猫薄荷薄荷对照CK。不同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顺序为:薄荷猫薄荷紫花苜蓿对照CK。  相似文献   
7.
Valorization of three varieties of grap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seed methanolic extracts of three Vitis vinifera (Muscat d’Italie, Syrah and Carignan) were assayed for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ie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are strong variations in the contents of total phenols (440.97–121.94 mg GAE g−1 DW), flavonoids (48.07–16.81 mg EC g−1 DW) and tanins (37.15–14.9 mg EC g−1 DW) from the studied seeds. The phenolic composition of these extracts was determined by RP–HPLC after acid hydrolysis. The main phenolic compound was quercetin with 27.2% in Muscat d’Italie, 48.8% in Syrah and 28.4% in Carignan. Besides, all seed extracts showed remarkable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with IC50 values ranged from 1.8 to 30 μg ml−1. EC50 values of reducing power activity ranged from 100 to 120 μg ml−1. The high phenolic content and the considerabl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vitis seed extracts could potentially be considered as an expensive source of natural antioxidants.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不同浓度及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玫瑰香葡萄进行无核化处理,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玫瑰香葡萄无核化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广西玫瑰香葡萄生产提供有效的无核化处理技术。【方法】以4种不同浓度、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吡效隆(CPPU)、脱落酸(ABA)和氯毗脲(KT-30)对玫瑰香葡萄进行无核化处理,试验共设7个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以清水为对照。选取长势一致的花序,于花前2d对花穗进行第1次浸泡处理,15d后再浸泡一次。葡萄成熟后测定单果重、颗粒大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无核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结果】7个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玫瑰香葡萄的无核率,其中以处理1的效果最好,果实无核率达86.0%;7个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均能获得与常规有核栽培大小及品质基本一致的果实。【结论】生产上宜在玫瑰香葡萄开花前2d用20mg/LGA,处理花穗,15d后再用10mg/LGA,+2mg/LKT-30+10mg/LABA处理一次,能获得与常规有核栽培大小及品质基本一致的无核化果实。  相似文献   
9.
以环渤海湾地区主栽葡萄品种"玫瑰香"为试材,采用常规理化指标测定方法及比色法,研究了天津市滨海新区茶淀镇、河北省昌黎县十里铺乡和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镇地区"玫瑰香"葡萄的果实品质及酚类物质的差异性,以期为"玫瑰香"葡萄的高效种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天津地区"玫瑰香"葡萄中可溶性固形物(18.80%)和总糖(16.92 g·(100g)^-1)含量较高;河北地区可滴定酸(0.43 g·(100g)^-1)和维生素C(2.69 mg·(100g)^-1)含量比其他两地高,糖酸比为36.15;山东地区"玫瑰香"葡萄的整体品质欠佳。"玫瑰香"葡萄不同部位中酚类物质含量呈现葡萄籽>葡萄皮>葡萄果肉。天津地区葡萄籽中总原花青素和总多酚含量高于河北和山东地区,山东地区葡萄籽中总黄酮含量相比其他两地较高。天津地区"玫瑰香"葡萄相比河北和山东地区品质较好,酚类物质相对丰富,山东地区果实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10.
以玫瑰香(Vitisvinifera L.CV.Muscat Hamburg)葡萄为试材,研究果实纵横径,始熟期前后pH值、可溶性糖、总酸和脱落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玫瑰香葡萄果实纵横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分第一个快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第二个快速生长期三个时期,果实内可溶性糖主要为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含量很少。可溶性糖含量在始熟期开始快速上升,三种糖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始熟期前平均日增量分别为0.29,0.23,0.01mg/g,始熟期后三者平均日增量分别为1.35,1.67,0.12mg/g。始熟期前果实内葡萄糖:果糖为12:1,始熟期后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开始快速升高,果糖升高速率高于葡萄糖,到花后77d,二者差距逐渐缩至葡萄糖:果糖为1:1。pH值在始熟期开始快速升高,总酸含量和pH值呈吻合相反变化趋势。脱落酸含量伴随始熟的发生而迅速增加,果实成熟阶段有一个高峰,完熟前下降。总之,随着花后56d葡萄果实成熟的启动,可溶性糖含量(主要葡萄糖和果糖)、pH值和ABA水平开始快速上升。葡萄果实成熟的启动依赖于ABA峰出现,而果实完熟过程不依赖于ABA的积累。葡萄果实始熟期前后可溶性糖含量、pH值和ABA水平之间平行关系调控的生理机制,即ABA持续积累的生理机制是今后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