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84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篇
  55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叶木通栽培条件下的生长结果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是木通科木通属的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半落叶藤本野生果树。果实是一种品质优良的野生鲜食水果,但其种子多,果肉少,可食率较低,需要经过驯化选育栽培加以利用。从2005年起搜集野生三叶木通进行人工驯化栽培,观察其生长结果习性。结果:在人工栽培条件下果实最大单果重313.5 g、最小97.7 g、平均单果重78.1~244.1 g,并初步掌握了其生长结果习性,为进一步生产栽培及育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盆栽条件下,对5个种源沙柳进行了水分胁迫处理,在不同干旱阶段对苗木叶水势、土壤含水率、蒸腾速率、光合速率等气体交换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柳属于亚低水势忍耐脱水耐旱树种,叶水势随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下降,变化趋势可用双曲线方程y=a b/x(0.389 0<a<0.520 3,8.906 6<b<11.466 9)拟合,其中民勤种源沙柳的双曲线方程中b值最低,为8.91,表现出较强的耐旱特性.在正常水分供应条件下,榆林种源沙柳的光合速率为23.89 μmol/(m2·s),水分利用效率为3.44 μmol/mmol,表现出很强的光合生产能力.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各种源沙柳苗木的水分利用效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民勤种源沙柳的增加值最大,为0.75 μmol/mmol,表现出了较强的抵抗干旱的能力,而榆林种源沙柳对水分亏缺则非常敏感,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都急剧下降.这充分表明在水分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榆林种源沙柳具有最大的光合生产潜力;而当遇到干旱胁迫时,民勤种源沙柳则表现出极强的维持体内水分平衡的能力,是5个种源中最耐旱的种源.  相似文献   
3.
Sand barriers 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mechanical implements for wind-blown sand control and desertification prevention. However, there is no standard quantitative cost analysis of the sizes and materials required for sand barriers.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original land grid division model for optimal resource utilization, we calculated the total side lengths of square and regular hexagonal sand barriers with the sizes of 1.0 m×1.0 m, 2.0 m×2.0 m, and 3.0 m×3.0 m in a desertified region of t...  相似文献   
4.
2014年浑善达克沙地黄柳生长季水分来源同位素示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柳是我国内蒙古东部和辽宁西部沙丘上广泛分布的多年生灌木,是极佳的固沙树种.通过利用氢同位素示踪方法,测定了2014年浑善达克沙地黄柳生长季茎干水与潜在水源(降水、土壤水、地下水)氢同位素比率δD值,并利用多源线性混合模型IsoSource,计算了黄柳对各潜在水源的利用比例.结果表明:在5月黄柳80%以上利用120 ~ 160 cm土壤水和地下水;6月主要吸收0~40 cm土壤水;7月主要吸收120~160 cm土壤水;8月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利用率为82%.这表明生长在不同季节的黄柳对于各潜在水源的利用有特定的适应结果,同时也说明荒漠灌木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朝着最优的方向发展,实现最大限度的水分利用.  相似文献   
5.
以多元醇为液化剂(m(聚乙二醇)∶m(丙三醇)=4∶1),浓硫酸为催化剂,对沙柳木粉进行液化试验。将所得的液化产物多次清洗得到不溶液化残渣,应用FTIR、XRD和SEM对液化残渣的化学成分、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沙柳木粉液化反应分为木粉分解阶段和液化产物缩聚两个阶段;反应30 min后得到的残渣的红外光谱特征峰大致相同。XRD分析表明,残渣中含有大量的Si O2,木粉液化时非结晶区首先被破坏而降解,残渣的结晶度升高;反应后期结晶区发生降解,残渣结晶度略有下降。SEM图像表明,随着反应的进行,残渣由纤维状变为尺寸更小的连在一起的块状堆积物。  相似文献   
6.
正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为菊科(Compositae)苍术属(Atractylodes)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入药具补脾健胃、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在我国广泛栽培,并以于术(浙江临安于潜)品质最佳[1]。近年来白术生产由于品种单一,长期连作等因素导致病毒病害日趋严重。据报道,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2])、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 2,  相似文献   
7.
垂枝作为特殊的林木形态结构,因形态优美在全世界被广泛用于绿化和园林景观而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对垂枝植物的研究表明赤霉素在垂枝形成中起作用,但是垂枝形成的分子背景研究仍比较缺乏。本研究以旱垂柳(Salix matsudana var. pseudo-matsudana)的垂枝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旱垂柳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叶片、茎尖和茎基部进行了转录组和数字表达谱测序研究,共获得71 474个Unigenes序列。将Unigenes与COG和KEEG数据库比对,与转录和信号转导机制相关的基因在旱垂柳中高度富集,最终确定8 359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427个基因与激素相关。进一步分析赤霉素相关基因得出,主要参与2条赤霉素合成途径,具有生物活性的GA4是合成途径中的主要产物,而且GA4在枝条中的含量显著高于GA1和GA3。参与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中的GID1B在旱垂柳中上调表达,以及在G1和G4生长期的表达量高于其他时期,而DELLA蛋白GAI在G2生长期以后下调表达,GID1B和GAI在旱垂柳的垂枝生长过程中可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探索赤霉素在旱垂柳垂枝形成中的分子作用,可为林木形态的遗传改良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模拟降雨操纵试验(对照、降雨增加45%和减少50%),研究第2年沙柳和柠条灌丛不同径级分枝生长对模拟降雨改变的响应.结果表明:1)沙柳10~15 mm径级的分枝基径、枝长和生物量对降雨改变有一定响应,15 ~ 20 mm径级分枝枝长和生物量对降雨改变有响应;干旱显著降低了10 ~ 15 mm径级枝长和生物量的增加量,而增水增加了15~20 mm径级枝长和生物量的增加量,其他径级对降雨改变无显著响应.2)柠条<20 mm径级的基径生长对降雨改变均有显著的响应,但只有< 10 mm径级枝长对降雨改变有显著响应,小径级分枝对降雨改变的响应更敏感.增水增加了< 10 mm径级生物量,而干旱并未导致该径级生物量显著降低;增水对10~20 mm径级生长季生物量并未产生影响,但干旱导致该径级生物量显著降低.3)增水导致沙柳和柠条每丛生物量增加量分别为11.3%和35.5%,而干旱导致每丛生物量增加量分别下降14.2%和36.8%,降水改变对柠条生长的影响要大于沙柳.该研究可为未来降雨格局改变下,2种灌木的生长动态和生产力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消落带植物南川柳(Salix rosthornii Seemen)的耐旱特性,为消落带种群构建和植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在盆栽条件下,对南川柳1年生幼苗采用控水方式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同时设置对照组进行正常灌溉,并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电解质渗漏(EL)、丙二醛(MDA)等一系列与植物耐旱能力相关的生理指标以及抗氧化性酶活性的变化,系统讨论了南川柳对干旱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南川柳幼苗叶片具有较强的水分保持能力,并且在复水后有相对较快的恢复能力;10天和20天的干旱胁迫对南川柳叶片电解质渗漏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随胁迫时间的持续,EL和MDA都显著升高。在干旱胁迫下,南川柳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CAT对胁迫最为敏感,而POD响应相对较为缓慢;在复水20天后3种酶活性有所恢复,但均未恢复到对照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Phytoextraction of Cd and Zn with Salix viminalis in field trial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bstract. Use of high biomass crops such as the willow Salix viminalis to extract metals for soil remediation has been proposed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low biomass-producing hyperaccumulating plants. High yields compensate for the moderate heavy-metal concentrations in the shoots of such species. We report the first long-term trials using Salix viminalis to extract heavy metals from two contaminated soils, one calcareous (5 years) and one acidic (2 years). Total metals extracted by the plants were 170 g Cd ha−1 and 13.4 kg Zn ha−1 from the calcareous soil after 5 years, and 47 g Cd ha−1 and 14.5 kg Zn ha−1 from the acidic soil after 2 years; in the first year outputs were negligible. After 2 years, Salix had performed better on the acidic soil because of larger biomass production and higher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shoots. Addition of elemental sulphur to the soil did not yield any additional benefit in the long term, but application of an Fe chelate improved the biomass production. Cd and Zn concentr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leaves than stems, highlighting the necessity to collect leaves as well as shoots. On both soils, concentration in shoots decreased with time, indicating a decrease in extraction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