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以乳酸质量浓度及菌丝形态为考察指标,对米根霉首批发酵培养基及补料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适于米根霉半连续发酵的培养基,建立了米根霉半连续发酵工艺,并进行米根霉半连续发酵产乳酸的稳定性试验.得到首批培养基参数为葡萄糖120 g/L,(NH_4)2SO_4 2 g/L,NaH_2PO_4 0.16 g/L,KH_2PO_4 0.14g/L,MgSO_4·7H_2O 0.2 g/L,ZnSO_4·7H_2O 0.22 g/L,CaCO_3 60g/L;补料培养基参数为葡萄糖100g/L,(NH_4)_2SO_4 2 g/L,KH_2PO_4 0.1 g/L,ZnSO_4·7H_2O 0.33 g/L,MgSO_4·7H_2O 0.15 g/L,CaCO_3 50 g/L,摇瓶重复稳定发酵30批次,罐发酵重复稳定发酵20批次,葡萄糖转化率最高达到86%.  相似文献   
2.
传统方法生产丹贝(大豆发酵食品)都以静态方式进行固态发酵,发酵过程中热质传递受到一定的限制,会产生温度梯度,且气体组分不均匀,从而导致发酵产品质量不稳定。滚筒式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可以促进热质传递,使物料均匀发酵,且易于实现机械化生产和扩大生产规模。笔者参予设计制造了450L的滚筒式生物反应器,并利用其进行了固态发酵生产丹贝的应用研究。以2株根霉为发酵剂,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固态发酵的对照试验,并对发酵过程中物料的化学组分和微生物组成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滚筒式固态发酵产品质量可靠;不同的菌株对搅动有不同的反应,其中微孢子根霉对搅动有适应能力,适用于滚筒固态发酵。  相似文献   
3.
 Pichiamembranefaciens能有效抑制桃果实采后软腐病。笔者观测和比较接种拮抗酵母菌P .mem branefaciens和软腐病菌Rhizopusstolonifer对采后桃果实多酚氧化酶 (PPO)、过氧化物酶 (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诱导情况。试验结果表明 ,桃果实接种P .membranefaciens +R .stolonifer 2 4h后 ,PPO和PAL活性开始升高 ,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只接种R .stolonifer也能诱导桃果实PPO和PAL活性的增加 ,但效果不如接种拮抗菌 +病原菌的好。然而 ,接种拮抗菌 +病原菌和只接种病原菌对诱导POD活性都没有明显的作用。可以认为 ,拮抗菌诱导抗性相关酶活性的提高是发挥抑病作用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烟草上米根霉Rhizopus oryzae对6种杀菌剂 (代森锰锌、多菌灵、嘧霉胺、嘧菌酯、啶酰菌胺及氟啶胺) 的敏感性,并就其适宜的保存条件进行了筛选,同时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上述6种杀菌剂对烟叶霉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米根霉孢子萌发和烟叶霉烂病均表现出了不同的抑制活性。其中,抑制孢子萌发活性最为明显的是氟啶胺和啶酰菌胺,其EC90值分别为0.67 和1.53 mg/L;其次为代森锰锌和嘧菌酯,15.16和17.66 mg/L;最弱为嘧霉胺和多菌灵,71.87和81.96 mg/L。对烟叶霉烂病防效最好的为嘧菌酯,50 mg/L处理的防效为85%;其次为啶酰菌胺,200 mg/L处理时防效为83%;氟啶胺的防效较差,1 000 mg/L处理时仅为48%;而代森锰锌、多菌灵和嘧霉胺在最高使用剂量 (分别为4 000、800和800 mg/L) 时防效均低于20%。病原菌保存方法筛选结果表明,保存后米根霉的孢子萌发率均发生了不同程度降低。其中,4 ℃保存于20%甘油组的孢子悬浮液萌发率为60%;4 ℃保存的孢子干样萌发率为36%;4 ℃保存的孢子悬浮液和 –20 ℃保存于20%甘油的孢子悬浮液萌发率均低于20%;20 ℃保存的孢子干样萌发率为11%;–20 ℃保存的孢子悬浮液萌发率为6%。研究结果可为烘烤期烟叶霉烂病防治和米根霉孢子的保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抑菌圈法研究了75%百菌清、50%多菌灵与99.5%丙酸在不同浓度下组合对高寒地区青贮饲草根霉菌的毒力。结果表明:丙酸(200mg/kg) 百菌清(400mg/kg)、丙酸(200mg/kg) 多酸灵(300mg/kg)、丙酸(100mg/kg) 多菌灵(300mg/kg)组合对根霉菌的毒力没有显著差异,但其毒力均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以丙酸(200mg/kg) 百菌清(400mg/kg)组合对青贮牧草根霉菌的抑菌作用最佳,其毒力分别是丙酸(200mg/kg) 多菌灵(300mg/kg)组合的1.05倍和丙酸(100mg/kg) 多菌灵(300mg/kg) 组合的1.20倍。  相似文献   
6.
以107个/ml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pusilus)孢囊孢子悬液颈静脉接种2月龄山羊,每只5ml,每日1次,连续3日,经88d观察3/4只山羊死亡。病羊临床表现精神沉郁,消瘦,体温升高,腹泻,后肢瘫痪,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白细胞成倍增加,全血GSH-PX活性降低,S-GOT、S-GPT和AKP活性升高,血清胆固醇值上升,但以上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变化与对照羊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病理变化为全身扩散性毛霉菌病,其典型病变在肺脏,整个肺脏遍布灰白色圆形小结节。镜险肺结节中心为毛霉菌丝或碎片,周围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包绕。腿肌大部分肌束呈凝固性坏死,周围微血管内形成血栓  相似文献   
7.
甘薯软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室内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有效控制甘薯软腐病的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市售药剂对甘薯软腐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托布津超微可湿性粉剂对甘薯软腐病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它药剂无明显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 vivo and in vitro effects of Rhizopus (filamentous fungus) extract (RU) in masu salmon Oncorhynchus masou Brevoort. Underyearling fish were fed with RU for 16 months. Monthly changes in body growth, gonadal maturation and serum levels of sex steroids were monitored. Gonads were also incubated at 0, 1, 10, 100 and 1000 μg RU mL−1 Leibovitz's L‐15 medium for 18 h. The levels of steroids in serum and cultured medium were measured. It was determined that RU‐fed immature and mature males, when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s,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body growth during spring, summer and the spawning period. Similarly, immature RU‐fed females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fork length and body weight in autumn, spring and summer. Furthermore, RU‐fed males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serum testosterone (T) and 11‐ketotestosterone (11‐KT) levels in the pre‐spawning season, and 17α, 20β‐dihydroxy‐4‐pregnen‐3‐one (DHP) in the spawning season. In vitro RU incubation of gonads showed a dose‐dependent and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 11‐KT, oestradiol‐17β and DHP release in the medium. It appears that the causes of enhanced body growth and increased steroid production herein observed in salmonids are the physiologically active substances that may be present in the mycelium of the fungus.  相似文献   
9.
利用从茯砖茶中分离出的冠突散囊菌和从普洱茶中分离出的黑曲霉、根霉分别接种于以茶多酚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单一菌株发酵,对发酵过程茶多酚类化合物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期内,随着发酵时间延长,各发酵液的茶多酚总量显著降低,冠突散囊菌、黑曲霉、根霉发酵液中多酚分别降低38.9%、85.5%和92.1%;黄酮类总量在黑曲霉、根霉的作用下先下降后上升,冠突散囊菌则波动上升;各处理儿茶素总量均显著下降,其中酯型儿茶素含量直线下降,非酯型儿茶素和没食子酸的含量均先增加后减少.在黑曲霉、根霉作用下,茶黄素、茶红素含量显著减少,茶褐素含量增加.冠突散囊菌发酵液中茶黄素含量减少,茶红素含量增加,茶褐素含量基本不变.基于不同优势菌对茶多酚的转化在质和量上均有差异,有必要对其转化产物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杀菌剂对甘薯致病菌Hypocrea sp. SP-4和Rhizopus stolonifer SP-1生长的抑制效果,本文从腐烂的甘薯块根中分离到的匍枝根霉SP-1(Rhizopus stolonifer SP-1)和Hypocrea sp. SP-4的孢子接种在含有不同杀菌剂浓度的PDA培养基上,在13℃和28℃条件下培养。同时也将2种孢子接种在甘薯块根上,进行培养观察。结果表明:2株真菌低温条件下,在不含杀菌剂的培养皿上的生长速度明显比28℃条件下要缓慢些;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对Hypocrea sp. SP-4和R.stolonifer SP-1生长抑制的稀释度分别为1000倍和500倍。在28℃条件下,2种杀菌剂对Hypocrea sp. SP-4都有良好的抑制效果,但对R.stolonifer SP-1抑制率,甲基托布津只有21%,多菌灵则有58%。在用杀菌剂抑制甘薯块根侵染的过程中还发现,甘薯块根在没有创伤的情况下,2株真菌在低温条件下不会引起腐烂,说明它们是通过伤口侵染甘薯块根的。综合几个指标可以得出:适度低温和避免甘薯块根出现伤口能够减少甘薯块根被真菌侵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