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紫杉木材解剖构造及其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紫杉(TaxuscuspidataSieb.)木材的解剖特征、管胞的大小、长宽比等进行了较详细地测定与分析;对紫杉木材的气干密度、干缩系数、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紫杉木材射线管胞内壁锯齿状加厚明显,交叉场纹孔多为窗格状,偶见松型,管胞的长宽比平均值约为50,气干密度平均值约为598kg/m3,差异干缩约为18;1%NaoH抽出物较落叶松高,其它化学指标比落叶松低。  相似文献   
2.
几个水稻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育性遗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别以花粉可育率和田间结实率为指标,采用保持系(p1)×恢复系(p2)杂交组合的六个群体及P1、P2、F1、F2、B1(F1×p1)和B2(F1×p2),分别与不育系测交的方法,对三个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遗传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其结果表明:(1)恢复系为古223时,以花粉可育率和田间结实率为指标,D汕A、G汕A和W汕A三个不育系的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均受两对独立主效基因的控制;(2)恢复系为IR24时,以花粉可育率为指标,D汕A和W汕A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均受三对主效基因的控制,其中一对独立,两对连锁,交换值为25%;而G汕A的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仍受控于两对独立主效基因。以田间结实率为指标,该三个不育系的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均受两对独立主效基因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对来源于Gambiaka Kokum细胞质、青小金细胞核的两个同质共核不育系G_(12)(青小金)A,G_(22)(青小金)A的研究表明:两个不育系在植株的开花习性,光合作用强度,根系合成有机物质的能力,花粉败育类型,败育花药的细胞学结构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可恢复性及控制雄性不育性的遗传物质等都育真实而显著的差异。作者认为:水稻不育性并非受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固有的不育基因控制,而是在不育系培育过程中,由核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雄性不育核遗传型,此种核不育遗传型与不协调的细胞质共同作用,导致雄性不育的产生。并用此假说对本研究中同质共核不育系间产生的遗传差异作了初步的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对籼粳杂种F_1在雄配子发育的三个时期(四分体期、小孢子期和花粉成熟期)花药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有广亲和基因的籼粳杂种花药游氨基酸总量,以及其中的丙氨酸、苏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明显低于普通籼粳杂种,而脯氨酸含量则表现相反的趋势。这反映了二者在花粉发育过程中游离氨基酸代谢的重大差别。  相似文献   
5.
Veld condition assessment and establishment of grazing capacity norms provide guideline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sustainable practices. However, conventional monitoring methods are becoming inadequate to meet future challenges, where quantification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is required. This study proposes an on-site remote sensing method for monitoring above-ground biomass in rangelands. A preliminary model was formulated, based on simple regress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canopy reflectance properties and aboveground biomass. This model was validated in semi-arid environments (Nama-karoo and Kalahari)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experimental trials. Model accuracy was found to be primarily a function of canopy structure and vegetation composition where increases in dwarf shrub presence resulted in greater variations of both NDVI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and LAI (Leaf Area Index) measurements. Temporal variation in model accuracy could also be observed which seem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precipitation event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proposed remote sensing method has potential as a ground truthing technique for determination of rangeland biomass. Indications are that this method is well suited for use in grass dominated veld types. With further refinement, implementation of this technique should also be possible in dwarf shrublands.  相似文献   
6.
对水稻植株七种营养元素分析水稻坐蔸的原因,一是P、K、Zn的不足和Mn过剩,二是各营养元素之间相互吸收与运输及拮抗作用,造成植株生长系统内养分不平衡。通过养分适量的调节,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于1977年在雅安市本校农场,就五个光、温反应特性不同品种:DissiD52/37、矮脚南特、矮子占、71—56、IR_8作亲本,采用非限定半双列杂交获得10个杂种F_1,对其高温短日生育期、短日促进率(短日敏感性),高温促进率(感温性)进行了测定。结果(1)短的高温短日生育期在杂种F_1表现呈完全显性或超亲显性;(2)在适温条件下,短日促进率(短日敏感性)高的,在杂种F_1表现为完全显性或超亲显性。并观察到在适温以下低温条件,明显抑制了短日敏感性的表现;(3)在自然日照下,高温促进率低的特性,杂种F_1表现为完全显性,而在短日处理下结果恰相反,即高温促进率高的为完全显性或超亲显性。另外,讨论了水稻品种光、温特性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8.
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扼要叙述了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的可能途径,还介绍了在变异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最后作者对水稻杂交有种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用干燥器密闭贮藏历年稻种资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籼、粳、糯稻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年度间存在明显差异,表现籼稻〉糯稻〉粳稻。探明与种皮颜色、蛋白质含量高低无明显相关关系。在本试验条件下,籼稻可保存20年,粳稻9年,糯稻10年以上。影响稻种活力的因素除与本身遗传因子、种子成熟度外,和种子含水量、温度、贮藏方式有密切关系,科学发芽提高贮藏稻种的发芽力。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在水稻始穗期用云大 - 12 0水剂、赤霉素、三十烷醇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不育系Ⅱ - 32 - 8A对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影响 ,结果证明该不育系在喷施赤霉素后效果最好 ,能使每 6 6 7m2 产量比对照提高 4 3 16 % ,异交结实率比对照提高 2 3 0 6 % ,千粒重比对照增加 1 16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