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晒青毛茶进行级别分类,并通过统计分析找出重要理化成分。结果表明:PCA和PLS-DA均可以直观地对晒青毛茶级别进行分类,其中能够稳定地分类出3级毛茶,而难以将6级和9级毛茶明显地分类。通过PCA载荷图(Loadings plot)和PLS-DA变量重要性因子(Variable important for the projection,VIP)分布图可得出氨基酸含量为级别分类的重要理化成分,其中赖氨酸(Lys)、脯氨酸(Pro)和苯丙氨酸(Phe)是对级别分类最重要的3种氨基酸组分。  相似文献   
2.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外源接种黄曲霉产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接种产毒黄曲霉进行模拟普洱茶发酵试验,并在发酵结束时通过LC-MS/MS法对茶样进行黄曲霉毒素检测,研究普洱茶发酵过程中黄曲霉的生长及产毒情况。结果表明,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接种的黄曲霉能在茶叶中生长繁殖,初期生长较快,但随发酵时间的延长,黄曲霉在茶叶中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其数量逐渐下降。发酵终止时,未在茶样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  相似文献   
3.
云南普洱茶感官品质与内含成份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云南不同地区选择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5家云南普洱茶生产企业,到厂现场进行普洱饼茶随机取样,共取样6个;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感官审评,在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进行内含成份分析,研究云南普洱茶感官品质与内含成份的关系,为云南普洱茶的规范生产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水浸出物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普洱茶的品质,并与普洱茶的汤色、浓度、滋味密切相关;茶多酚含量相对较高的茶样其感官品质均高于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的茶样;咖啡碱含量和糖类物质含量对云南普洱茶的感官品质的影响不是主要因子,但可以适度增进云南普洱茶的内质。  相似文献   
4.
普洱茶固态发酵过程的实质是微生物代谢作用,而黑曲霉在代谢中为优势菌,对咖啡碱代谢产生巨大影响。以黑曲霉为单一菌种,分别接种到茶叶、茶汤和含咖啡碱的液态培养基,并测定不同发酵阶段嘌呤碱的含量。结果表明,黑曲霉对茶叶碱的影响大于可可碱,对可可碱的影响大于咖啡碱,在咖啡碱液态培养基发酵中,茶叶碱增加幅度最大,且与咖啡碱浓度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普洱市发展生物质固体燃料产业的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普洱市的能源消费现状与工业生物质能终端消费情况,分析了普洱市林业、农业秸秆资源概况,展望了普洱市发展生物质固体燃料产业的前景,提出了发展对策,指出普洱市可基于现有较发达的木材工业体系,优先建立与发展基于林业生物质资源的生物质固体燃料产业带。  相似文献   
6.
采用主成分和区位商分析的方法,在对普安县农业优势产业部门进行选择的基础上,对各乡镇的农业优势产业也进行了比选,为普安县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依据,指出了依托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农业产业,是构建普安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7.
贵州普安县优质富硒茶及土壤环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普安县优质茶产业发展,对该县优质茶叶及产地土壤环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州普安县精细加工的春茶品质优良,普安茶场的春茶中硒元素含量为0.28~0.33mg/kg,达国家富硒茶标准;该茶场分布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地层之上,茶园土壤硒含量达0.59~3.07mg/kg,属富硒~高硒土壤。该县在类似地质环境与土壤条件的地区发展优质富硒茶叶生产,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余清  张如阳  汤首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799-802,809
[目的]掌握普洱市烤烟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和危害特点。[方法]于2006~2008年对普洱市烟区主要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观测和大面积普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结果]烟草花叶病(TMV和CMV)在烟苗移栽10 d后便开始发病危害烟株,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危害高峰期;黑胫病在整个大田生育期均有危害,6月底达到危害高峰;青枯病属于区域性病害,5月上旬便开始危害并持续至7月底;赤星病从6月中旬开始零星发生,烟叶进入成熟采烤阶段后发病速度加快,8月中下旬进入发病稳定期;烟蚜发生危害主要集中在5月30日至7月10日,且有2个危害高峰;5月中下旬是烟青虫的始发期,7月上旬达到为害高峰。[结论]普洱市烟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危害时期以及危害程度各不相同,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思茅松梢斑螟为思茅松新记录害虫,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性的森林枝梢害虫.2007~2009年,在云南省普洱市通过对思茅松梢斑螟的地理分布、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并在室内对思茅松梢斑螟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思茅松梢斑螟在普洱市分布范围广,主要分布于海拔700~1 800 m;思茅松的被害株率为31.90%~98.82%,枝梢被害率为25.49%~32.33%.成虫寿命9.3天,每次产卵1~3粒,1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现象严重;2月上旬到11月中旬为幼虫主要危害期.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前人对王世懋及其《学圃杂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从整体上诠释学界的研究情况,进而分析了目前为止学术界对王世懋及其《学圃杂疏》研究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在史料的综合利用方面.最后,提出笔者的个人观点,旨在为学界未来关于王世懋及其《学圃杂疏》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