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环境监测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概述微生物燃料电池应用于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对目前已有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型传感器为监测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微生物燃料电池用于易降解碳源、有毒污染物及微生物数量检测三方面的研究.最后探讨了微生物燃料电池传感器目前还未被广泛应用于实际水质监测的原因,以期为未来研究开发高性能微生物燃料电池传感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杉木林生态系统净化水质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刘煊章  田大伦 《林业科学》1995,31(3):193-199
对杉木林生态系统净化水质功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大气降水而进入杉木林生态系统的物质中,有二氯丁烷,苯等有机污染物,还有Pb,Ca等重金属元素。经过林冠层、地被物和土壤层的截留作用,这结污染物质不仅种类减少,而且浓度大为降低,进一步阐述了森林净化水的机理和效益。为森林净化水质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阳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0):133-134
对星海湖现有水体的污染情况和其周边污染源的调查结果表明:星海湖的水质受灌溉渠补水影响较大,次要影响为星海湖内水产养殖对水质所造成的影响。鹿儿岛生活污水、大气降尘和大气降水对星海湖水质造成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城市大气重金属污染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城市大气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现状,详细论述了大气重金属污染元素的来源、迁移与转化过程以及造成的环境学效应,尤其是生物有效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展望了未来大气重金属污染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我国沿岩海域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引起的水域环境污染及污染现状等,讨论了环境污染对渔业生产的影响,从管理、防治、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以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
土壤污染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44,自引:6,他引:44  
陈晶中  陈杰  谢学俭  张学雷 《土壤》2003,35(4):298-303
作为环境和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壤极易遭受污染。在列举土壤主要污染模式和主要土壤污染物类型的基础上,本文对主要污染物的分类、特性以及在土壤中的行为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论述。指出对上述内容的深入研究,对土壤污染的控制与治理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最后,本文提出了防治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结合重庆市的污染物排放现状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目标完成情况,分析重庆市"十五"期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存在的技术和管理问题,提出了重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对策,为重庆市"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唐燕秋  陈佳  李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392-17394
利用重庆市1998~2008年的经济状况数据和污染物排放数据,建立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计量模型,进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经济增长和污染物排放的关系不完全符合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过程中,通过实施积极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和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运用等外在调控机制,可以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雨水中污染物浓度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多场降雨中pH、可沉降物、总磷、总氮、氨氮以及高锰酸盐指数的监测,分析了不同污染物质在雨水中的分布规律。分析表明,雨水呈酸性,雨水中可沉降物、总磷、总氮、氨氮以及高锰酸盐指数的浓度分别在9~245、0.038~0.250、2.83~6.25、0.11~4.90和0.70~16.00 mg/L;除pH和总氮浓度随降雨量增加变化趋势不是很明显外,其他物质的浓度随着降雨量增大而逐渐减少;初期雨水中各物质的浓度(pH除外)较高,在降雨量达8~15 mm时物质浓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于海军  范天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75-13276,13306
利用牡丹江2006~2007年较详细每日环保大气监测资料以及探空资料,来分析牡丹江山区出现逆温的属性特征,重点分析并对逆温的生消规律、大气污染物的日变化及出现逆温和没有逆温情况下的浓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来分析逆温对大气主要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牡丹江出现逆温主要以地形辐射逆温为主,逆温在08:00和20:00有逆温强度中心峰值,并对大气污染物浓度产生较大影响。当出现逆温时,在05:00~08:00、20:00~23:00时间段,污染物浓度增大,其他时间段浓度较小或变化不十分明显:没有逆温时,大气处于不稳定层结状态,有利于污染物扩散,浓度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