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中国传统农学和西方近代农学的哲学基础、方法论及它们各自的不足。中国传统农学思想的阐释借鉴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和范畴,以朴素的系统、整体观察为特征。西方近代农学则以还原论为基础,以实验、分析方法为特征。系统科学是20世纪兴起的联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一门横断性学科,是探索整体、演化及其复杂性的科学。现代农学研究应引入系统科学的哲理观和方法论,对于融合中国传统农学与西方近代农学、发展现代农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基础,针对豫北地区强筋小麦育种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强筋小麦育种技术体系。新麦系列优质强筋高产高效小麦品种的育种实践表明,新品种与栽培技术、产业加工的有机结合能够适应当前豫北地区的农业发展需要,值得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3.
运动休闲作为一种现代生活时尚渐渐走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并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学术界对运动休 闲的研究促使相关专业走入高校并成为一门新专业。从个人休闲、专业发展以及社会建设的广角提出运动 休闲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构建具有中国时代特征的运动休闲理论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中国最早的城市——城头山古文化遗址"蕴藏的野茶陶杯文化的研究剖析,挖掘出"和"文化内涵是起源中国野茶文化并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进化哲理;探讨并提出了城头山野茶的"和"文化利用、弘扬与建设是推进茶叶大省向千亿茶业强省转变的哲理性途径。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咨询的内涵扩大和外延伸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了那些有心理问题但还没有及时走进心理咨询室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质上是素质教育,自始至终要贯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只有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才能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创新是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森林经营及林业发展历史进行了简要总结及论述,并从5个方面探讨了森林经营历史对林业发展的启示:(1)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发展是矛盾与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2)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发展应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3)注重森林资源保护的客观普遍联系.(4)提升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推动林业快速有序的发展,是全社会所关注的主题,需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探索保护森林资源最有效的途径.(5)世界各国应该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世界林业,构建全球生态和谐.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为哲学基础,针对豫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影响冬小麦生产的现状,以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研发既注重高产又强调节水的新型农作技术。生产实践表明,豫北地区的冬小麦新型农作节水技术能够大幅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值得在相似生态区推广。  相似文献   
8.
“宋明理学”将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了一个高峰。理学家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糅合道教万物化生理论和佛教思辨哲学,建立了一个比较精致、圆滑的哲学体系。它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等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在看到它积极意义的同时,更要认识到其根本的历史局限性,应有选择地加以扬弃。  相似文献   
9.
作为人类哲学思想的“蓄水池”,康德不仅以其批判哲学实现对传统哲学的根本变革,而且以其新哲学理念深刻影响现当代西方哲学的总体发展。康德的批判哲学开德国古典哲学之先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其贡献在于倡导并实践批判的精神。然而康德的批判是不彻底的。当前,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高扬“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的精神,“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由康德所奠定的那种高瞻远瞩的理性批判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珍惜和深思的。  相似文献   
10.
思维与对象的直接联系才能产生真实的发展与研究。为能显现思维的存在并使之导向真实,作者从思维的主体观察者和主体的观察对象环境两方面寻求着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