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4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18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就中华卤虫(Artemia.sinica)家系构建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具体的讨论。交配产卵阶段基本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家系在抱对后24~60小时便开始产卵,平均间隔时间为55.68小时,具有较好的产卵及时性,同时有效地排除了假性交配现象,保证了在第20日龄时测定各性状值后建立家系、统计交配、产卵数据的准确性。各家系产卵情况统计结果表明,以生产2批卵的家系最多,46个,以产卵总量在151~200粒之间的家系最多,26个,产卵总量大于150粒的家系为70个,完全满足家系构建的需要。半同胞家系方面,在全同胞家系获得足够数量休眠卵的基础上,对仍在抱对的家系采用人工分离抱对雌雄个体的方法进行半同胞家系的组建,以便实现半同胞家系构建的同步性。本试验各生产阶段基本参数的获得,对指导中华卤虫构建家系进行遗传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为了保护和发展极小种群植物川柿,开展此研究。【方法】采用观测法,连续3年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种子萌发方法:(1)后熟0、30、45、60天,剥离清洗播种;(2)后熟60天,以GA300、600、1000 mg/L溶液浸种1h;播种基质为河沙(保持一定湿度),放置室内,统计萌发时间和出苗率。【结果】(1)川柿花期4-5月,10月为果熟期,单果直径32.7±5.80mm,单果重23.0±5.30g;种子肾形、千粒重1070g;成年植株呈隔年开花、结果现象;(2)种子经“后熟+河沙播种”,可萌发,其中以后熟60天的出苗率较高,为65%;直接播种种子,出苗率5%;“后熟+GA溶液浸种+河沙播种”,出苗率均高于65%,其中以GA600mg/L浸泡1h处理,出苗率最高为83.3%。【结论】极小种群植物川柿为常绿叶乔木,有隔年开花、结果现象; “果后熟60天+GA600mg/L浸泡种子1h +室内河沙播种”可提高种子萌发率,为川柿种子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同饵料对中华虎头蟹幼体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中华虎头蟹苗种繁育过程中饵料及投喂的影响,进行了不同饵料对中华虎头蟹溞状幼体和大眼幼体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中华虎头蟹各期幼体生长发育效果较好的饵料为动物性饵料,Z1期以卤虫无节幼体为开口饵料,只投喂扁藻后期幼体发育较差;Z2以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的搭配为好;Z3期则以轮虫为适宜饵料;M期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4.
一种吻蛭类大鱼蛭在大菱鲆鱼体上的感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山东省威海崮山育苗场发现大菱鲆成鱼及幼鱼鱼体感染寄生虫,受感染的鱼由于处于感染初期,并经过及时的处理,所占比例较低。病鱼症状为鱼体体色变黑、瘦弱、离群、不摄食甚至死亡。寄生虫寄生于大菱鲆的体表及鳃部,虫体黑褐色,全长40~50mm。经鉴定,该寄生虫属于环节动物门(Annelida),蛭纲(Hirudinea),吻蛭目(Rhynochobdellida Blanchard),鱼蛭科(Piscicolidae Johnson),鱼蛭属(Piscicola Blainville),大鱼蛭(Pisciola magna Yang)。  相似文献   
5.
经近五年的调查,总结出信阳地区经常发生和危害严重的十种鸡病的发病原因及防制措施,提出了常发鸡病的综合防制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新疆橐吾属2新种,即新疆橐吾Ligularia Xin jiang ensis C.Y.Yang et S.L.Keng和天山橐吾Ligularia tianschanica C.Y.YangetS.L.Keng。  相似文献   
7.
35年生楠木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对福建南平樟湖国有林场35年生楠木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以及其生长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35年生楠木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和林分蓄积量分别为17.3m、24.0cm和229.220m3·hm-2,林分生物量和乔木层则分别达193.503t·hm-2和182.948t·hm-2,乔木层生物量占整个林分总生物量的94.55%.林分年均净生长量为5.227t·hm-2;乔木层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小顺序为:干(70.43%)>皮(7.74%)>枝(3.31%)>叶(1.00%);树干生物量垂直分布呈金字塔形,活枝和鲜叶主要分布在9m以上.与杉木生长过程相比,楠木在早期生长较慢,生长高峰期较迟且高峰值较小,整个生长曲线较为平缓、均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韭蛆的药剂减量化防治技术.[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进行田间试验,评价农药增效剂倍创(两份保和减维康)与辛硫磷混用对韭蛆的防治效果.[结果]减少30% ~40%的辛硫磷用量,加入实际用药量14%的两份保、减维康对韭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01% ~92.46%、81.07%~86.12%,与40%辛硫磷乳油常规剂量的防治效果(89.42%)相当.[结论]农药增效剂倍创与辛硫磷混用防治韭蛆时,推荐辛硫磷减量程度为30%~40%.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天敌对龙眼害虫的控制作用,以龙眼角颊木虱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研究红星盘瓢虫和小毛瓢虫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2种天敌瓢虫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均属Holling Ⅱ型,对猎物的捕食量(Na)都是随着猎物密度(N)的增加而增加,而对猎物的捕食量(Na)和寻找效率(a)均随着龙眼角颊木虱虫龄的增加而降低,处理时间(Th)延长;红星盘瓢虫的寻找效率大于小毛瓢虫,处置时间则更短,在同一虫态既定猎物密度下,红星盘瓢虫的捕食量显著大于小毛瓢虫。  相似文献   
10.
张仲景论治胸痹具有独到认识,概括起来有如下4个方面:阳微阴弦,以定虚实之机;虚瘀相因,以分标本之型;五脏相关,以论和调之治;遣方施药,以明复阳之效。张仲景立足阳微阴弦的脉象角度,着重从虚实进行致痹阐述,创立以宣痹通阳为主的温通之法,对现代中医的临床运用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