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0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10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花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桂花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园林应用进行概述和研究,提出因地制宜、层次错落、季相变化、背景烘托、民族传统的配置原则,并就园林应用上桂花的独立造景,桂花与其他植物的配置,桂花与山石、建筑物的配置作了分述。  相似文献   
2.
桂花幼苗对不同程度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以二年龄盆栽桂花为试材,研究其对不同程度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当胁迫程度加深时,桂花幼苗叶片的组织水、自由水含量及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比值明显降低,轻度胁迫与对照间束缚水含量无显著差异,但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细胞膜相对透性、MDA、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胁迫程度的加重,升高加快;在胁迫过程中,重度胁迫和中度胁迫的POD和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它们达到高峰的时间不同,重度胁迫在第6天达到高峰,中度胁迫在第9天达到高峰;轻度胁迫时2种酶的活性均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桂花‘日香桂'Osmanthus fragrans cv.rixianggui嫩叶为试验材料,根据转录组数据库中SVP基因的保守序列信息,通过PCR方法克隆得到日香桂SVP基因,将其命名为QfSVP,运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OfSVP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OfSVP基因全长1325bp,开放阅读框(ORF)为687bp,编码22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保守性分析发现,OfSVP所编码的蛋白中含有MADS-box基因家族特有的K-box区域。通过ProtParam ExPASy在线软件分析OfSVP蛋白质分子式为C1121H1859N327O364S9,分子量为26030.60Da,理论等电点PI值为5.80。不稳定指数为68.10,属于不稳定蛋白质。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结果表明OfSVP与油橄榄(Olea europaea)、黄连(Coptis chinensis)和芝麻(Sesamum indicum)的同源性分别达到94%、83%和82%;OfSVP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对于进一步了解桂花'日香桂'成花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桂花幼胚培养及愈伤组织增殖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培养基对桂花胚的培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S 1-1.5 mg.L-16-BA有利于桂花幼胚的萌发;MS 2 mg.L-16-BA 0.3 mg.L-12,4-D有利于幼胚苗的幼叶愈伤组织的诱导,诱导率高,且质地致密;B5 1.5 mg.L-16-BA 0.05 mg.L-1NAA有利于幼胚苗基部产生的愈伤组织的增值诱导,所形成的新愈伤组织呈淡绿色,且质地致密,生长很好,并能分化出根。  相似文献   
5.
桂花盛花期预报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吴炫柯  段毅强  李家文  刘永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82-8482,8484
利用柳州市近10 a(1995~2005年)9月上、中、下旬的平均温度、降水量,降雨日数、平均最低温度、平均湿度以及桂花盛花期的物候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各气象因子对桂花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桂花盛花期的主要气象因子是9月中旬平均气温9、月中旬平均最低气温与9月上旬平均最低气温,建立桂花盛花期预测模型,并对1995~2005年桂花盛花期出现日期进行回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回测准确率高,可用于指导柳州市桂花花期的预报。  相似文献   
6.
以采后桂花为试材,用100nL·L^-1、200nL·L^-1、300nL·L^-13个不同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1-MCP预处理可以延长桂花的贮藏寿命,延缓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的下降,保持细胞质膜的完整性,减少MDA积累,延缓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保护酶POD和CAT活性的降低,其中以200nL·L^-1处理效果最好,其次为100nL·L^-1处理。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在南阳市综合表现较好的引进种桂花新品种,对南阳市引入的5个桂花品种(月月红、九龙桂、日香桂、金满堂、喜得贵籽)和南阳市当地品种四季桂进行了适应性、抗性、观赏性等指标的测定;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6个桂花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结果表明:供试桂花品种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日香桂、金满堂、喜得贵籽、月月红、四季桂、九龙桂。其中,引种桂花品种日香桂的关联度最大,在南阳市的综合表现最好;九龙桂综合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8.
低温胁迫下桂花品种的生理变化及耐寒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低温胁迫下12个桂花品种的相对电导率、SOD和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以及相对含水量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并结合越冬表现对其耐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晚银桂、速生金桂和朱砂丹桂等的耐寒性较强,硬叶丹桂和堰红桂的耐寒性差;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品种耐寒性强弱。对耐寒生理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各指标间比较孤立,相关性不强,评价桂花品种耐寒性需要进行多指标测定。  相似文献   
9.
以柳叶桂、山桂和四季桂3个桂花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其水分、光合色素的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和叶绿素荧光(Fv/Fm)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山桂和柳叶桂的各种水分和光合色素的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与四季桂差异显著,其Pn日变化和蒸腾速率日变化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Pn峰值出现在10:00左右,而蒸腾速率的峰值出现在12:00左右,最大光化学效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但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利用银桂花资源,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GC/MS)分析银桂花不同组织器官、不同时段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银桂花花冠的主要成分为β-芳樟醇42.10%、氧化芳樟醇22.23%、紫罗兰酮15.89%;花蕊主要成分为安息香醛26.06%、紫罗兰酮24.09%、β-芳樟醇23.22%、薰衣草醇12.87%、氧化芳樟醇9.40%;花托主要成分为叶醛33.30%、乙酸叶醇酯18.10%、己醛12.87%、β-罗勒烯12.37%。不同采集时间样品中氧化芳樟醇、紫罗兰酮在花冠、花蕊、花托中的相对含量为上午≥下午,β-芳樟醇、薰衣草醇在花冠、花蕊、花托中的含量是下午≥上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