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蝗虫对蓝光偏振光和非偏振光的定向响应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启航  周强 《农业机械学报》2011,42(12):116-120
为给蝗虫灾害光电诱导捕集治理技术中蝗虫诱导光场性质的确定及不同光场的筛选组合提供理论支持,利用LED光谱色非偏振光、蓝光偏振光和行为反应试验装置,进行了不同光照特性的蓝光偏振光场和光谱色非偏振光场对蝗虫定向选择的对比试验,探讨了不同光场对蝗虫定向选择行为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蓝光偏振光条件下,蝗虫对光谱色非偏振光的趋光定向响应以紫光最优;蝗虫对偏振光和紫光的趋光定向响应对比中,蝗虫对线偏振光和紫光选择的对比率差别最小;蝗虫对偏振光的趋光定向响应取决于偏振光的光照强度,对非偏振光的趋光定向响应取决于光谱色和光照强度;蝗虫敏感光谱色光照强度和蓝光偏振光光照强度对蝗虫趋光响应敏感临界点的差别程度是影响其趋光定向响应选择差异的原因,但就光场光照性质而言,蝗虫敏感光谱色及其光照强度是提高蝗虫诱导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蝗灾社会反应机制定型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燕鹏  吴克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775-17777
概述了南宋以前各代应对蝗灾的措施,从积极和消极2方面探讨了南宋蝗灾的社会反映机制,指出了蝗灾反应机制在南宋最终定型,并成为南宋以后各代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3.
元代蝗灾防治措施及成效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元一代,灾害频发,作为生物灾害中最严重的蝗灾给社会带来深重灾难。元代蝗灾有鲜明特征:时间、地域上的不均衡性、多大灾。元代蝗灾防治较前代出现了一些新变因素,既有较成功的经验,也有值得关注的教训。考察探悉元代的蝗灾防治及其成效,对深化中国古代农业灾害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牧鸡防治草原蝗虫效果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蝗虫危害严重的草地上放牧90日龄鸡群,试验结果表明,在60d的防治期,牧鸡防治面积757hm^2,平均灭效96.5%,投入产出比1:3.2,为今后应用该生物技术防治草原蝗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综合利用蝗虫资源,实现蝗灾可持续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蝗灾发生和防治的现状,从生态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并对蝗虫资源的产业化提出了相应的构想,这对蝗灾的长期可持续的治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蝗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对传统农业社会经济破坏程度来看,蝗灾是仅次于水旱灾害的一种高危害的灾种。本文以灾害学、历史学等学科的方法,比较系统地探讨了明清时期江淮地区蝗灾的几个阶段以及时空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A critique of “Preventive control and desert locust plagu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 Symmons   《Crop Protection》2009,28(10):905-907
Magor, J.I., Lecoq, M., Hunter, D.M. [2008. Preventive control and desert locust plagues. Crop Protection 27, 1527–1533, doi:10.1016/j.cropro.2008.08.006], claim that their version of a desert locust preventive control programme has caused plagues to be rarer, shorter and geographically more limited, but without producing any evidence of control campaign success. There are many reasons why success is unlikely, some of which they admit. Their “model” does not support the case; it has sundry flaws and is not consistent with actual events.  相似文献   
8.
董维广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244-3245
[目的]为了测定东北野生红胫小车蝗虫体内实用元素的含量。[方法]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蝗虫体内实用元素Na、K、Ca、Mg、Zn的含量。[结果]红胫小车蝗虫体内实用元素Na、K、Ca、Mg、Zn的含量分别为2.66、3.52、0.18、0.49、0.09mg/g,回收率分别为99.78%、100.43%、100.28%、100.69%、102.78%。[结论]东北野生红胫小车蝗虫药用、食用可以补充人体内逐渐失去的一些微量元素,从而增强身体免疫力。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速度快,消除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且可以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国目前蝗灾发生和防治的现状 ,从生态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 ,并对蝗虫资源的产业化提出了相应的构想 ,这对蝗灾的长期可持续的治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启航  周强 《农业机械学报》2012,43(11):197-202
依据蝗虫对光声振的响应特性,利用自行设计的光声振叠加效应激发蝗虫趋光响应的行为反应试验装置,进行了光声振耦合激发蝗虫趋光响应的试验.结果显示:光声振耦合对蝗虫趋光效应的激发起到增益增效作用,其对蝗虫的推拉驱动性激发效应,能够有效实现蝗虫的趋光诱导效应,其中组合光谱光照强度决定了蝗虫的趋光聚集效应,且光照度增加10倍,光声振激发蝗虫趋光聚集的效果提高25%;在一定范围内,光声振有效激发了蝗虫趋光定向响应,调控光照主导了蝗虫的趋光响应,振动决定了蝗虫趋光的驱动激发效果,而声频起增效增益性激发作用;光声振信号刺激蝗虫多重感受器,产生了有利蝗虫趋光聚集的叠加效应,声频模式、光谱光照调控模式与循环振动模式的合理组合,可有效提高蝗虫趋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