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8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271篇
林业   302篇
农学   204篇
基础科学   152篇
  612篇
综合类   1067篇
农作物   101篇
水产渔业   186篇
畜牧兽医   348篇
园艺   113篇
植物保护   12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Kyounghoon  LEE  Tohru  MUKAI  Donhyug  KANG  Kohji  IIDA 《Fisheries Science》2004,70(6):1051-1060
ABSTRACT:   An application of the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ADCP, 153.6 kHz) in combination with a scientific echo sounder (EK60, 38 and 200 kHz) was investigated to estimate the density of krill Euphausia pacifica . The acoustic backscattering strength from sound scattering layers was compared with biomass estimates from midwater trawls. Euphausia pacifica was targeted among mixed species populations in the sound scattering layer in the offshore Funka Bay area of Hokkaido, Japan. Th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acoustic backscattering by krill were calculated using a distorted wave Born approximation scattering model at three frequencies. Krill aggregations identified from the EK60 data were extracted as the mean volume backscattering strength difference between two frequencies. They were then used to identify similar aggregations in the ADCP data by matching observation times and depths for the two methods, which were applied simultaneously. Results from the comparison of the mean volume backscattering strength and the density calculated from the ADCP and EK60 showed that ADCP can be used to measure density and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krill aggregations. Current speed and direction at the study site were found to be 16.1 cm/s and 187.0°, respectively, and krill speed and direction (including the current component) were found to be 19.8 cm/s and 172.2°,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ADCP data, the net speed and direction of the krill aggregations were found to be 5.9 cm/s and 128.0°,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国国民经济系统与河南省经济子系统的同构性为基础,利用河南省1987年投入产出表,计算出诺依曼最优生产强度和与之相应的最优价格,进而对照现行价格,提出了我国价格体系改革走向的基本构想,并对其合理性、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路面管理系统是通过对路面运行状况、使用性能、使用周期、进行对比、分析,预测路面管理的最佳养护预算投资并在最佳养护经济投资条件等各种因素限制下,寻求道路养护管理最佳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4.
节能日光温室光照强度的分布及其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充分考虑了温室结构和植株生长影响的基础上,对日光温室光照强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冠层上部辐射强度的南北差异比东西差异大;冠层下部光照条件东西差异明显,南北差异不大。总体上讲,辐射强度上下差异比南北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
宗绪岩  王世富  李丽 《蚕业科学》2005,31(4):494-496
对不同pH及阳离子浓度下柞蚕蛹蛋白的溶解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柞蚕蛹蛋白的等电点pI为4.2~4.5。测定不同的阳离子对其溶解度的影响顺序为Zn2+>Ca2+>Mg2+>Na+,随着阳离子浓度的增加,蛹蛋白的溶解性增加,当离子浓度超过1.0 mol/L时,其溶解性则降低。  相似文献   
6.
武冈林场第二代人工杉木中幼林抚育间伐强度试验表明:a.杉木中幼龄林抚育间伐能促进林分胸径、树高、材积的增长,能使林分的速生期延长1-2年,能有效地提高林分产量,提高木材质量;b.不同的抚育间伐强度类型对林分生长因子的影响效果不同,以株数间伐强度30-40%效果最佳;c.对培育大径材的杉木林分,可实施三次间伐,第一次在9-11年,第二次在14-16年,第三次在19-22年;第三次间伐能明显促进后期林分胸径生长。  相似文献   
7.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优势种种群竞争关系及其动态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优势种群的种内、种间竞争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种内竞争较之与其伴生树种间的竞争剧烈。华北落叶松种内、种间竞争强度大小顺序为:种内>云杉>红桦>白桦>关帝柳>花楸>山杨。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之间存在显著的幂函数非线性回归关系,回归结果与林分实际相符,从而为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混交林理论研究和合理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喀斯特区域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播过程特征,使用SPI与SRI标准化指数识别区域干旱,采用交叉小波、小波相干、状态转移概率等方法探讨传播强度、响应率等干旱传播特征。结果表明:(1)上世纪60 s和70 s气象干旱、水文干旱的干旱持续时间较短,而80 s与21世纪初期区域干旱持续时间较长;SPI与SRI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播的过程需要1.5个月。(2)喀斯特区域的干旱传播强度DPI>1,且响应率偏高,水文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发生极为敏感,尤其是在地表切割深度较浅、岩溶发育较为强烈的区域。(3)传播过程主要受地表切割深度的影响较大,各下垫面条件对干旱传播过程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地表切割深度>岩溶发育强度>高程>地形地貌,其中,干旱传播特征与地表切割深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岩溶发育强度、高程、地形地貌呈正相关;在浅切割、中等切割或海拔较低、岩溶发育强烈的区域,各等级间的DPI、Rr的转移较为活跃,整体上传播特征在57年间呈增强的趋势。研究结果旨在为区域干旱防治与监测提供理论依据,尤其是为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温度、营养盐浓度以及光照强度对淡水浮丝藻(Planktothrix sp.)及其代谢产物二-甲基异莰醇(2-MIB)的影响,为控制丝状蓝藻生长及预警水体嗅味物质污染提供实践依据。浮丝藻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藻种库分离于安徽巢湖;设置的实验温度为15、20、25、30℃,BG-11营养盐溶液体积分数为20%、30%、50%、100%,光照为1 000、2 000、3 000、4 000 lx。结果表明,温度对浮丝藻生长密度、总2-MIB生成量及胞外2-MIB分泌量影响最显著,25℃是浮丝藻最适宜生长温度,最高细胞密度可达6.04×105个/mL,30℃是其最适宜的产2-MIB温度,总2-MIB生成量和胞外2-MIB分泌量均最高,分别为3.64×103ng/L和2.78×103ng/L;其次为营养盐浓度,增大BG-11营养盐浓度,浮丝藻生长密度和总2-MIB生成量会随之增加,低浓度营养盐时胞外2-MIB分泌量所占比例较高,表明低浓度营养盐更有利于浮丝藻进行胞外2-MIB分泌;光照对浮丝藻生长及产嗅味物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以超高产小麦兰考矮早八和豫麦49为材料,研究了开花期旗叶光合与水分利用对光强的响应。结果表明:开花期,随着光强的增加,旗叶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率(WUE)均表现不同程度增大,超过一定的光强后反而下降;但胞间CO2浓度(Ci)随光强的增加而降低。与豫麦49相比,兰考矮早八在较高光强下旗叶仍表现出较高的光合特性与水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