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林业   9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从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针叶上分离到松针壳蠕孢(Hendersonia acicola Munch & Tub.)真菌,并描述其形态特征。在三种培养基上培养,结果松针汁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快,5d后产生分生孢子;PDA次之,7d后产生分生孢子;玉米粉琼脂培养基生长最慢,27d后产生分生孢子。在无光照条件下的三种培养基上均不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在8—28℃下均能萌发,但以25℃、pH值为4、相对湿度为100%,萌发最快。光照对孢子萌发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以紫茎泽兰和湿地松幼苗为材料,研究球腔菌属4个菌种毒素粗提物活性,并与松针褐斑病菌对比。结果显示:褐孢霉菌和草莓蛇眼小球壳菌对湿地松幼苗和紫茎泽兰均具有伤害作用,且为非寄主专化性毒素。在MS液体培养基中,松针褐斑病菌产毒高峰为10~20d,20d达到最大;褐孢霉菌和草莓蛇眼小球壳菌产毒高峰为5~10d,10d左右达到最大。不同浓度毒素粗提液对紫茎泽兰伤害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松针褐斑病菌和褐孢霉菌毒素粗提物活性比草莓蛇眼小球壳菌毒素粗提物活性更强;梨球腔菌和柿子球腔菌在MS液体培养基中不能产生明显伤害生测材料的毒素物质。  相似文献   
3.
ThediseasedyellowneedlesofPinusrylvestrisvar.mongoliaLitvinwerecollec-tCdinAershanForestBureau,theNeiMonggolAutonomousRegionandintheforestareasofHeilongiiangProvince.Theseneedleswereculturedundercertainrelativehumidityandtemperatureinroom,andconidiaandcirrhiwereproduced.ThefungiwasidentifiedasDeuteromycotina,Coelomycetes,Sphaeropsidales,Hender-sonia.Basedonthereport(Wehmeyer,l946),therearetwospeciesofHendersorniaonpinesandaccompaniedbyLoPhodermelIa.Thesetwofungicansup-presstheapotheci…  相似文献   
4.
我国湿地松抗松针褐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湿地松松针褐斑病是我国南方松树上的重要病害,本文综合概述了我国自80年初开始的湿地松抗松针褐斑病的研究,重点介绍了湿地松松针褐斑病的抗病选择和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些研究作了分析评述,122株抗病单株已被收集,4hm^2抗病湿地松种子园已在省建立,松针褐斑病的抗病机制也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松针褐斑病是马尾松的一种新的病害。调查发现在发病严重的湿地松林下及林缘的马尾松幼树已普遍感染松针褐斑病,发病率达67.1%,个别发病严重的植株已濒临死亡。而在马尾松纯林调查中未发现马尾松褐斑病。马尾松褐斑病发生规律是春季为发病盛期,秋季为新叶发病期;病菌潜育期比湿地松上长一个月以上,病菌子实体产生的数量也比湿地松上产生的数量少的多。可见,马尾松是抗褐斑病较强的树种。  相似文献   
6.
子代测定是林木抗病育种的一个必要环节,亲本的抗病性以及生长性状在子代会发生变异。本项研究对福建省湿地松抗褐斑病种子园8年生的6个单系和6年生的5个单系子代抗病性和生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针叶感病率性状在各家系间呈极显著差异,抗病选育具有良好的效果。本试验选出的抗病性表现强(针叶感病率低于15%)且稳定的家系有32、8和10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1985年在内蒙古阿尔山林业局樟子松人工林内,大面积针叶枯黄早落,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和结实。经人工诱发病害试验和林内定点观察研究结果,该病害是由沟小散斑壳菌(Lphodermella sulcigena(Rostr.)H(?)ha)引起的传染性病害。讨论了(Lophodermella sulcigena)与松生壳蠕孢菌(Hendersonia acicola)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对紫茎泽兰抗病相关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斌  余静  陈勃 《草业科学》2005,22(6):81-84
采用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叶片为材料,研究了松针褐斑病菌粗毒素处理后植物叶片6种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浓度为1 mg/mL粗毒素处理紫茎泽兰离体叶片后,紫茎泽兰抗病相关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处理12 h后,紫茎泽兰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分别比对照降低了80%,100%,53.8%,62%,61%,70%.  相似文献   
9.
湿地松对褐斑病的抗性随植株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一年生以下幼苗的病害症状以叶枯为主,二年生以上幼树则多在针叶上出现病斑。选壮苗和施用混合肥可提高一年生以下幼苗的抗病性。 用高抗、中抗和感病湿地松个体的嫩枝作接穗,一般实生苗湿地松作砧木,无性系植株的抗性和原来母株的抗性相一致,其发病程度还受到砧木感病性的影响。 针叶组织抽提液的缓冲容量与针叶病斑数显著相关。高抗植株和感病植株的抽提液对褐斑病菌的产孢影响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福州市松针褐斑病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珠河 《福建林业科技》2003,30(2):68-69,73
介绍福州市松针褐斑病[Lecanostictaacicola(Thum.)Sydow.]的发生、发展状况,分析了该病流行原因,提出了具体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