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5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吉兰泰盐湖上风向的戈壁、灌木林地表层颗粒空间格局特点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揭示该地区的风沙运动规律,对加强相关地区的植被类型及其空间配置格局的防沙效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乌兰布和沙漠西南边缘的吉兰泰盐湖为试验区,以试验区内戈壁、灌木林地表层颗粒为研究对象,利用样方法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地表层不同土壤风蚀颗粒的百分含量,采用经典描述性统计及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抗风蚀能力颗粒百分含量的小尺度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 2个样地颗粒越小,空间分布的变异性越大,峰度越尖锐。2裸露戈壁样地内3种风蚀颗粒含量的半方差函数模型均为线性模型,模型决定系数均在0.8以上,分布形态为随机分布,空间相关性中等;灌丛林地内3种风蚀颗粒的分布特征比较复杂,0.42 mm颗粒的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变异大。3由于灌丛对样地内不同风蚀颗粒分布的影响,导致灌丛林地及其周边0.84 mm的不可蚀颗粒呈聚集分布,空间分布比较强烈。  相似文献   
2.
试论吉兰泰盐湖的发育与资源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包头-吉兰泰断陷盆地西南部的吉兰泰盐湖,其发育过程大体经历了外泄湖、内陆湖与盐湖三个阶段。目前盐湖已发育为干盐湖,并有快速发展为沙下湖之趋势。湖盐开采中出现的晶间卤水水位下降、流沙入湖等问题既是盐湖演化的必然结果,又与开发中轻视资源保护有关。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在顺应盐湖演化规律的基础上采取人工措施,延缓盐湖演化的速度,在盐湖演化为沙下湖之前完成全部采盐任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内蒙古自治区吉兰泰盐湖防风固沙林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土壤水盐因子对盐湖防护林体系植被群落分布的影响,为该盐湖防护林抚育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数量分类和排序方法,探讨土壤水盐因子对吉兰泰盐湖防护林体系植被群落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双向指示种分析将防护林体系共8科16属16种植物划分为6群落类型,其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对吉兰泰地区梭梭与肉苁蓉生境土壤生态系统主导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法简便易行,符合客观实际。梭梭林地土壤各因子对梭梭树高生长影响的关联序为:全磷>pH值>容重>全氮>有机质>全钾>全盐>含水量。  相似文献   
5.
吉兰泰盐湖防风固沙林体系土壤理化性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吉兰泰盐湖防风固沙林体系为对象,通过测定不同部位土壤理化性状,评估该防风固沙林体系防沙治沙效益,并可为干旱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吉兰泰盐湖防风固沙林带营建35年后,在林带拦截风蚀物质和植被改良共同作用下,原有流沙质地发生了明显改变。与流动沙垄相比,防护林带土壤细砂及粉粒含量显著增加,其增幅分别为30.55%,500.00%,粗砂含量与流动沙垄相比减少27.00%。(2)防护林带内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及全氮含量最高,分别是流动沙垄的252%,665%,1 466%;全磷各样地差异不明显,盐湖湖心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分别为流动沙垄的276%和202%;过渡带白刺灌丛样地土壤全钾含量最高,为流动沙垄的153%。总体上各养分含量与中砂、细砂、极细砂和粉粒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3)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钾素能够综合反映防护林体系土壤质量改良效果,且防护林带土壤综合养分最高。在历经35年发展后,防护林带土壤速效氮、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204.20%,90.63%,94.11%,说明防风固沙林体系对土壤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研究成果可为评价吉兰泰盐湖防风固沙林体系防护效益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吉兰泰盐湖引种樟子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吉兰泰地区樟子松引种及生长状况调查,运用主成份分析法,找出该区评价樟子松生长的第一主成份、第二主成份,并运用 R 型因子分析法将其生长指标归类:地径、树高为一类,冠幅为一类;分析了灌水、施肥等人为经营措施对樟子松生长的影响;对照比较了樟子松林地改善后的林地环境。从而初步论证了在吉兰泰地区干旱、土壤严重盐渍化内陆盐湖地区引种樟子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铺设规格生物基可降解聚乳酸(PLA)沙障障格内风蚀稳定凹曲面形态特征、断面轮廓及蚀积效应等指标,为聚乳酸沙袋沙障规格优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吉兰泰盐湖周边流动沙垄铺设的0.5 m×0.5 m,1 m×1 m,1.5 m×1.5 m和2 m×2 m规格的聚乳酸沙袋沙障为研究对象,待风季后测量障格内稳定凹曲面蚀积形态,绘制凹曲面形态图并计算蚀积参数等。[结果] 4种规格沙障障格内均能形成稳定的凹曲面,且呈四周高中间低的整体格局。0.5 m×0.5 m,1 m×1 m,1.5 m×1.5 m和2 m×2 m障格内的净堆积强度分别为17.29,7.09,0.61,-8.2 g/cm~2。[结论]障格内稳定的凹曲面形成前,0.5 m×0.5 m和1 m×1 m障格内以堆积为主;1.5 m×1.5 m障格内风蚀堆积近乎平衡;2 m×2 m障格内部在布设初期呈风蚀状态,但稳定凹曲面形成后,仍可控制地表风蚀。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遥感影像分析和差分GPS方法精确测量各级湖岸堤高程,通过OSL定年技术对湖滨沉积物进行年代测定,重建湖泊演化的时空分布格局和环境变化历史。通过大范围的野外调查和测试,结果表明:在吉兰泰盐湖周围存在海拔高度1080~1070m,1060m,1050m,1044m和1035m的5级湖岸堤。在吉兰泰东北70km处乌兰布和沙漠腹地贺日木西尼也存在1080m的古湖岸堤和海拔高度1052m到1035m的长达11km的古沙嘴。各级湖岸堤沉积物由湖滨砂或湖滨砂砾石组成,含有蓝蚬等贝壳体,这些证据是吉兰泰古湖存在和湖面波动的重要标志。通过1080m湖岸堤沉积物的OSL年代测定,确认在MIS 3阶段的60ka B.P.前后发育吉兰泰古大湖,此时湖水向东延伸至乌兰布和沙漠腹地,水深达到60m。根据贺日木西尼湖岸堤高程和分布特征来推断,此时的吉兰泰古湖可能与河套古湖产生水源联系。吉兰泰古大湖形成和演化过程,受到区域气候、黄河(内蒙古段)演化和河套古湖的演变以及区域构造运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吉兰泰地区梭梭与肉苁蓉生境土壤盐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吉兰泰地区梭梭与肉苁蓉生境土壤盐渍化成因 ,土壤盐分分布特征和盐分组成类型等。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 ,对土壤可溶性盐离子与 p H值、全盐含量进行了关联分析 ,揭示了该区土壤可溶性盐离子与 p H值、全盐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及排序。  相似文献   
10.
以吉兰泰荒漠绿洲过渡带为研究区,通过对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灌丛沙堆形态特征、各形态参数间关系及白刺灌丛生长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龄的增加(白刺纯林除外),白刺灌丛沙堆各形态参数变化范围较大,并向长椭球形方向发展,部分向不对称"蝌蚪状"方向演化。(2)4种不同生境条件下,白刺灌丛沙堆各形态参数相关系数均在0.782以上(P<0.01),表现为显著性相关,这是各生境白刺灌丛沙堆协同发展的结果。(3)对各生境白刺灌丛沙堆长轴与短轴、水平尺度与沙堆高度之间进行回归方程分析,分别呈显著性线性关系(R^2>0.721 7)和幂函数、二次函数关系(R^2>0.835 1)且斜率均为正,表明4种生境灌丛沙堆均处于发育阶段。(4)白刺灌丛株高和盖度对灌丛沙堆形态特征有明显影响,即白刺灌丛株高越高、盖度越大,白刺灌丛沙堆高度、底面积和体积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