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刘术永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553-7555
在阐述绅士的含义及来源的基础上,剖析了绅士在乡村社会自治中的作用,探讨了绅士自治在我国传统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孔子向内构建认知结构,以"德"、"才"、"行"为核心支撑因素,设立了"君子"的个体德育目标。"君子"内化于"仁",外化于"礼"。由"君子"上推,"君子"向外协调社会关系,以"仁"与"礼"治人,完成建立社会秩序的历史使命,从而设立了"有道"的社会德育目标。如此层层递进,自下而上地构建了一个个体德育目标和社会德育目标密切联结的德育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传统社会绅士的乡村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272-2274
传统中国,帝国行政机构的管理并没有渗透到乡村一级,乡村治理主要依赖绅士阶层。绅士权威基础来源于帝国赋予的身份及特权,民间认同是获得权威的决定因素。绅士依靠自主网络实现了乡村的有效治理,但是其治理活动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邵婵 《古今农业》2020,(1):35-44
从官、绅及乡绅之间的文书互动梳理明末嘉善的徭役改革历程可以发现,嘉善的均田均役其实只是均甲的改革,是地丁合一、货币化的里甲法。在均田均役过程中,政府希望通过经济改革控制社会各阶层的流动与分化,有效控制乡绅和地方社会。乡绅们则希望保富恤贫、重申祖制以强化等级格局。官绅的差异掩盖不了他们想要强化社会秩序、实现对地方社会控制的本质。而由官绅主导的改革反而使地方社会处于混乱、停滞状态,促使地方社会阶层流动趋向减弱、社会依附趋向强化。种种变与不变的矛盾循环,亦证明国家强制推行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