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杀菌素对阿里山潜蝇茧蜂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多杀菌素敏感的橘小实蝇实验种群做寄主饲养阿里山潜蝇茧蜂,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多杀菌素对阿里山潜蝇茧蜂雌蜂和雄蜂的LC50分别为0.090 8 mg/mL和0.027 4 mg/mL,LD50分别为1.004 1 mg和0.804 3 mg。分别用1 000、2 000、3 000倍液的多杀菌素处理阿里山潜蝇茧蜂成蜂,与对照相比,不同倍液的多杀菌素亚致死剂量均使阿里山潜蝇茧蜂的寿命显著缩短;雌蜂的总产卵量、平均产卵量、寄生率、子代成蜂羽化率等均随着多杀菌素浓度的增大而减少;但子代雌雄性比之间差异不显著;阿里山潜蝇茧蜂寄生橘小实蝇卵的拟合方程符合Holling圆盘方程Ⅱ型,处理寄主的时间随着多杀菌素浓度的增大而增加、瞬时攻击率、搜寻效应等均随着多杀菌素浓度的增大而减少。结果表明,多杀菌素的亚致死剂量可通过缩短寿命、降低繁殖力、改变功能反应参数等影响阿里山潜蝇茧蜂,从而影响生物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成蜂饲养密度和繁蜂益害比对阿里山潜蝇茧蜂子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成蜂饲养密度为300对.笼-1时,子代雌蜂数量占总出蜂量的60.34%;随着成蜂饲养密度的增大,子代雌蜂比例逐渐降低;当成蜂饲养密度达700对.笼-1时,子代雌蜂所占比例降至38.30%.当寄主橘小实蝇卵与寄生蜂雌蜂的比例为5∶1时,寄主发育至蛹期的数量和羽化的寄生蜂数量分别为10.25粒和8.88只;随着寄主卵比例的增大,寄生蜂子代出蜂量也随之增多;当寄主卵与寄生蜂雌蜂的比例增至25∶1后,寄生蜂子代出蜂量不再增多.  相似文献   
3.
橘小实蝇寄生蜂凡氏费氏茧蜂Fopius vandenboschi(Fullaway)隶属膜翅目小茧蜂科潜蝇茧蜂亚科,是田间控制橘小实蝇的优势蜂种,在国外田间控制橘小实蝇已获得巨大成功,而国内应用寄生蜂田间控制橘小实蝇尚属空白。本研究室在研究中发现田间已有凡氏费氏茧蜂F.vandenbosch定殖,并室内繁殖成功。本文详细地描述了该寄生蜂的特征,旨在为田间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29、32、35、38、41℃)阿里山潜蝇茧蜂[Fopius arisanus (Sonan)]幼虫、蛹和成蜂体内保护酶系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经不同高温处理后,阿里山潜蝇茧蜂各虫态体内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8℃为幼虫、蛹和雌蜂体内CAT清除H2O2的最适温度.同一处理温度下,幼虫体内CAT活性高于蛹,雄蜂体内CAT活性高于雌虫.(2)热胁迫处理后,雌雄蜂体内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均高于对照,且雄蜂体内POD活性高于雌蜂.幼虫、蛹和雌蜂体内POD活性随温度的升高呈“M”形变化趋势,分别在35、38、35℃时达最大值.(3)阿里山潜蝇茧蜂高温暴露后,幼虫和蛹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均在35℃时达最大值,雌雄蜂体内SOD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分别在35、32℃时活性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5.
研究营养补充对阿里山潜蝇茧蜂(Fopius arisanus Sonan)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物和寄主对阿里山潜蝇茧蜂的寿命均有显著影响。在无寄主存在的情况下,以蜂蜜+水饲喂阿里山潜蝇茧蜂,其雌蜂平均寿命为(37.8±1.1)d,而提供橘小实蝇卵时雌蜂平均寿命为(19.2±3.8)d。寄主存在与否,不予饲喂的阿里山潜蝇茧蜂,其雌蜂最长寿命均不超过1周。饲喂蜂蜜+水能够显著提高阿里山潜蝇茧蜂的产卵能力,使子代雌蜂比例增高。  相似文献   
6.
在室内研究了布氏潜蝇茧蜂和长尾潜蝇茧蜂的种间竞争。结果表明,当寄主橘小实蝇幼虫供两种蜂同时产卵寄生时,2种蜂的各自寄生率与其单独存在时的寄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2种蜂共存时的总寄生率比长尾潜蝇茧蜂单独存在时的寄生率显著提高,与布氏潜蝇茧蜂单独寄生相比无差异。2种蜂均能寄生已被另一种蜂产卵寄生的寄主幼虫。长尾潜蝇茧蜂寄生后0、24、48 h再供布氏潜蝇茧蜂寄生,2种蜂后代个体在寄主体内发育过程中,布氏潜蝇茧蜂数量逐渐减少,长尾潜蝇茧蜂数量无变化。布氏潜蝇茧蜂寄生后24或48 h后再供长尾潜蝇茧蜂寄生,长尾潜蝇茧蜂个体比例逐渐下降,而布氏潜蝇茧蜂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7.
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 Coquillett)是危害多种蔬菜和水果的重要害虫,化学防治效果成效甚微,生物防治有望成为最有潜力的防治技术。本文主要对瓜实蝇的寄生性天敌阿里山潜蝇茧蜂(Fopius arisanus Sonan)和弗氏短背茧蜂(Psyttalia fletcheri Silvestri)的生物学特性、影响寄生蜂存活和雌雄性比的主要因素、寄主范围及寄主选择性、扩繁技术及其对实蝇的防治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为2种蜂在瓜实蝇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阿里山潜蝇茧蜂与长尾潜蝇茧蜂的种间竞争.结果表明:长尾潜蝇茧蜂不能识别被阿里山潜蝇茧蜂寄生过的寄主幼虫.寄主供阿里山潜蝇茧蜂寄生后再供长尾潜蝇茧蜂寄生,会造成寄主幼虫及蛹的大量死亡,在存活下来的寄主羽化出来的寄生蜂中阿里山潜蝇茧蜂占多数,总的羽化率(75.95%)比阿里山潜蝇茧蜂或长尾潜蝇茧蜂单独寄生时的羽化率(63.43%或62.25%)都高.寄主供阿里山潜蝇茧蜂寄生后间隔不同时间再供长尾潜蝇茧蜂寄生,各处理问长尾潜蝇茧蜂的羽化率无显著差异;时间间隔为132h时,寄生蜂总的羽化率最高,为86.63%.  相似文献   
9.
在17℃、20℃、25℃、30℃和34℃5个温度条件下,就布氏潜蝇茧蜂Fopius vandenboschi(Fullaway)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幼虫的寄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7-34℃范围内,其功能反应数据均能用Holling圆盘方程拟合,其瞬时攻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4℃时瞬时攻击率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的瞬时攻击率,其处理时间最短.各处理温度下,布氏潜蝇茧蜂的自身密度干扰作用均符合Hassell-Varley模型(a=QP-m),干扰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已成为当今社会广受关注的问题.尽管国内的一些学者就阿里山潜蝇茧蜂[Fopius arisanus(Sonan)]和橘小实蝇SIT技术分别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研究,然而关于应用该蜂和不育雄虫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进行田间联合防治的研究还未见相关报道.为此,为探讨天敌昆虫和雄性不育技术对橘小实蝇的田间综合治理(IPM)技术,开展了阿里山潜蝇茧蜂和橘小实蝇不育雄虫的田间释放试验:首先应用性引诱剂降低田间野生雄虫数量;而后,释放橘小实蝇不育雄虫,进一步降低田间橘小实蝇种群数量;最后,释放阿里山潜蝇茧蜂对田间残余的橘小实蝇卵进行追踪寄生,以达到持续控制的目的.通过监测整个防控期田间橘小实蝇的种群数量以及果实受害率和防治效果作为评价指标评价该防治方法的综合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应用阿里山潜蝇茧蜂、橘小实蝇不育雄虫并配合引诱剂的综合措施对橘小实蝇的种群数量有明显控制作用,田间总体防治效果可达90%左右.此外,提出完善橘小实蝇田间防控措施的建议,并提出该研究的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