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5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91篇
林业   228篇
农学   179篇
基础科学   62篇
  307篇
综合类   1010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102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6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渊 《中国食用菌》1996,15(2):19-21
为提高天麻栽培产量,扩大天麻栽培地域,提高山区有限土地利用率,笔者将影响天麻田间高产栽培的几个关键因子进行比较试验,总结出天麻田间高产栽培的有效措施,为大力发展天麻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上海销售端扇贝冻品的品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探究市售扇贝冻品的品质评价方法以及冻藏过程中导致其品质劣变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依据冰柜温度、冻藏时间、产品形式、包装方式和摆放位置共5种常见影响因素,对上海市售的11种扇贝冻品商品进行采样,测定白度、解冻损失、蒸煮损失、持水力、回复性、内聚性、弹性、咀嚼性、硬度和感官评分共10项品质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构建扇贝冻品品质评价模型,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扇贝冻品品质劣变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扇贝冻品10项品质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了3个因子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3.33%,可以代替原有指标来综合评价扇贝冻品的品质,建立了市售扇贝冻品的品质评价模型:f=0.467f1+0.302f2+0.231f3,其中,f1公因子包括弹性、回复性、内聚性、蒸煮损失和持水力,f2公因子包括硬度、白度和咀嚼度,f3公因子包括解冻损失和感官评分;进一步由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冻藏时间、冰柜温度和产品形式是影响扇贝冻品品质的关键因素,其他2种因素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基于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能够较好地进行扇贝冻品的品质评价并分析导致其品质劣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农林业造成的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黄国勤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0):104-107
简述了2008年初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发生、发展特点,分析了灾害给江西各地农林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灾减灾的若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武夷山脉主峰地区凝冻灾害及其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海拔2 157.5m,是我国大陆东南地区10个省市区的最高峰.在2008年的罕见冰雪灾害中,该区域以凝冻天气为主要表现的灾害具有:持续时间长、坡向差异显著,并有明显的海拔规律的特点.灾害的形式主要为植被因超负荷重力作用出现机械性损害.对该地区植物群落的演替和野生动物的正常繁衍造成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宋代关中平原洪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宋代自公元960年到1279年的319年间关中平原洪涝灾害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宋代关中平原洪涝灾害共发生34次,平均每9.38年发生一次,发生频次时间分布在宋代早、中、晚期变化不均,有显著的阶段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与其它朝代相比,宋代洪涝灾害相当少,这主要与当时气候干旱有关。在季节分布上洪灾集中于夏、秋两季;在空间分布上是从宝鸡、西安、咸阳、渭南、铜川依次减少;在等级分布上,宋代关中地区洪涝灾害可划分小、中、大、特大四级灾害,各占洪灾总次数的18.5%,40.8%,25.9%,14.8%;宋代关中平原洪涝灾害发生主要由降水和气候异常波动以及人为活动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西汉时期西北地区农业开发的自然灾害背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西北开发的关键时期,尤其是汉武帝一朝,西北开发功勋卓著。在西汉时期大规模开发西北的决策过程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因素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自然灾害对西北开发的影响作用也不容忽视。西汉时期严峻的灾害形势对关中和山东农区造成了重大破坏作用,国家粮食安全岌岌可危。出于化解灾害风险的现实需要,西汉王朝不得不以战争的手段解决北部匈奴问题,依靠农业生产扩大西北地区耕地面积,移民实边。经过两百年的刻苦经营,西汉时期终于奠定了西北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关中、河套、河西、河湟主要农业生产区全面形成,中国传统农业阶段第一个人口高峰出现并维持了一千多年之久。  相似文献   
7.
利用乌鲁木齐气象站1961-2009年的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风速以及EI Nino/La Nina事件统计数据,采用趋势线法和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近49 a来乌鲁木齐气候变化与EI Nino/La Nina事件的关系。结果表明:49 a来乌鲁木齐降水量和气温均有所增加,风速具有一定的下降趋势;气候向暖湿化方向转变。1961-2009年共有16个厄尔尼诺事件年,13个拉尼娜事件年。EI Nino/La Nina事件影响乌鲁木齐季节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风速。在厄尔尼诺年,乌鲁木齐冬季降水偏少、风速偏小、年平均气温偏高、容易形成暖冬,且易发生旱灾。在拉尼娜事件年,乌鲁木齐春季或夏季往往降水偏多、风速偏大、易遭遇洪水、寒潮和风灾。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近50 a干旱灾情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利用甘肃省近50a的旱灾统计资料,分析旱灾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揭示重大旱灾的基本事实,总结出甘肃旱灾的基本特征,提出旱灾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以原始林为主,森林结构复杂,稳定性好。建立自然保护区60年来,仅在2019年大规模暴发了落叶松毛虫灾害。本研究旨在对致灾状况和致灾因子进行分析。 方法 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遭受虫害的北坡森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样地,在2019年和2020年进行了监测,对森林受损和恢复情况进行了研究;并从气象条件和森林结构两个方面探究了长白山地区落叶松毛虫大暴发的原因。 结果 研究表明:(1)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整体上成灾区发生比例不大,但局部受灾程度很重。虫灾区占到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总面积的12.5%,其中,一般灾区占21.8%,重灾区占79.2%。受灾的主要树种为鱼鳞云杉、臭冷杉、红松和长白落叶松。(2)长白山落叶松毛虫成灾区森林有所恢复,但是不同林型恢复程度差异明显。长白落叶松林受损林全部恢复,红松阔叶林中红松纯林以及海拔1 100 m至1 300 m云冷杉林重度受损林恢复差。(3)3种受损林型林分结构存在差异,导致3种林型虫口的密度存在差异。云冷杉针叶林竞争指数和大小比数低,树势强,虽然其多样性和混交度高,但都是针叶树种,可视为纯林,因此受害最重。红松针阔混交林竞争指数和大小比数高,树势弱,但是其多样性和混交度高,有较多的阔叶树种,因此受害程度低于云冷杉。长白落叶松林的竞争指数、混交程度、大小比数和多样性指数均为3种林型最低,由于其为先锋树种,树龄小,叶片少,虽然易遭受虫害,但虫口较少,特别是第二年受损落叶松可以恢复叶片生长,其受害程度较低。(4)2018年和2019年气象条件总体高温、干旱和日照时数多,特别是2018年秋冬气温极高和2019年春季降水极少是落叶松毛虫暴发的重要气象原因。 结论 目前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林分结构和气象气候条件有利于松毛虫的爆发,可能会周期性出现。  相似文献   
10.
湿地松是宁都县第二大人工栽植优势树种,笔者通过近3a的实践和走访,探讨湿地松高产栽培和抚育管护技术及防灾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